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古典诗法举要-版画插图版

封面

作者:陈如江

页数:322页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201456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将诗法按感情、意象、语言、结构、诗趣、声韵六个方面大致分类,然后分别列出细目进行论述与阐释。在研究方法上则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既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对具体作品分析的空洞论述,亦避免只着眼于一句一词、缺乏理论上升华的琐屑之谈。在剖析古人作品时,既赏其诗法精妙独到之处,亦揭其缺陷与不足,以帮助读者借助这些诗歌创作的手法与技巧,真正把握诗人的艺术匠心,从而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与审美鉴赏能力。

作者简介

陈如江,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历任文学编辑、副总编辑。编审。著有《诗词百品》《唐宋五十名家词论》《寻找古典之美——诗词探艺录》《中国古典诗法举要》。主编《古诗指瑕》、《宋元词话》(合作)。合作编著《历代小品文精华鉴赏辞典》等。

本书特色

本书将诗法按感情、意象、语言、结构、诗趣、声韵六个方面大致分类,然后分别列出细目进行论述与阐释。在研究方法上则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既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对具体作品分析的空洞论述,亦避免只着眼于一句一词、缺乏理论上升华的琐屑之谈。在剖析古人作品时,既赏其诗法精妙独到之处,亦揭其缺陷与不足,以帮助读者借助这些诗歌创作的手法与技巧,真正把握诗人的艺术匠心,从而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与审美鉴赏能力。

目录

序 引

第一章 感情的表达

诗法之一:就景叙情

诗法之二:融情入景

诗法之三:立意高远

诗法之四:自标灵采:

诗法之五:乐景写哀

诗法之六:托物言志

诗法之七:正言若反

诗法之八:借人映己

诗法之九:因形说理

诗法之十:情中有思

第二章 意象的浮现

诗法之一:时空交织

诗法之二:瞻言见貌

诗法之三:化美为媚

诗法之四:体物入微

诗法之五:取神题外

诗法之六:以小见大

诗法之七:烘云托月

诗法之八:相题行事

诗法之九:非喻不醒

诗法之十:取类不常

第三章 语言的锻炼

诗法之一:颠倒词序

诗法之二:夺胎换骨

诗法之三:片言百意

诗法之四:淡中有味

诗法之五:借石他山

诗法之六:俗中出雅

诗法之七:惜墨如金

诗法之八:用事入妙

诗法之九:设眼句中

诗法之十:板中求活

第四章 结构的安排

诗法之一:先声夺人

诗法之二:推开作结

诗法之三:一字作纲

诗法之四:事断意贯

诗法之五:首尾相衔

诗法之六:交综呼应

诗法之七:盘马弯弓

诗法之八:龙跳虎卧

诗法之九:逆叙倒挽

诗法之十:疏密相间

第五章 诗趣的创造

诗法之一:反常合道

诗法之二:化丑为美

诗法之三:古意翻新

诗法之四:用常得奇 诗法之五:下语崭绝

诗法之六:认假作真

诗法之七:感觉移借

诗法之八:谐音双关

诗法之九:反覆成趣

诗法之十:寓庄于谐

第六章 声韵的和谐

诗法之一:四声参互

诗法之二:声义相切

诗法之三:随情用韵(上)

诗法之四:随情用韵(中)

诗法之五:随情用韵(下)

诗法之六:双声叠韵

诗法之七:同字回互

诗法之八:重言摹拟

诗法之九:重沓舒状

诗法之十:蝉联取势

主要征引书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古典诗法举要-版画插图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6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