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华中人文学术研究文库东坡文选.东坡诗选

封面

作者:钟惺,袁宏道,谭元春(选评)

页数:532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80424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人之为人本乎人性,基于人性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理所当然应以人文教育为天职和本分。人文教育的首要目标就在于使人学以成.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形塑皆与人文教育须臾不可离。若强以离之,则谓舍本逐末,蔽于道也,盖因“道之显者谓之文”。《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基于这种认识,历代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们都特别强调立德树人和厚德载物。

作者简介

陈于全,1970年11月生,安徽六安人,文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师,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国学研究院文献学研究中心成员。2011年度,曾任教于韩国安东大学中文系。主要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诗骚研究、陶渊明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专题等课程;在《文学遗产》、《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有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先后承担学校科研课题三项,参与撰写教材一部,出版专著一部。

本书特色

人之为人本乎人性,基于人性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理所当然应以人文教育为天职和本分。人文教育的首要目标就在于使人学以成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形塑皆与人文教育须臾不可离。若强以离之,则谓舍本逐末,蔽于道也,盖因“道之显者谓之文”。《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基于这种认识,历代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们都特别强调立德树人和厚德载物。

目录

目录

卷一赋/13

天庆观乳泉赋/14

卷二序/15

晁君成诗集引/16

范文正公文集叙/17

六一居士集序/18

送人序/19

卷三记·传/21

记/22

凌虚台记/22

仁宗皇帝御飞白记/23

李氏山房藏书记/23

滕县公堂记/25

放鹤亭记/26

思堂记/27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28

黄州安国寺记/29

石钟山记/30

李太白碑阴记/31

荐诚禅院五百罗汉记/31

传神记/32

成都大悲阁记/33

四菩萨阁记/34

传/36

僧圆泽传/36

卷四论/38

物不可以苟合论/39

《易》论/40

《诗》论/41

《礼》论/42

《春秋》论/44

《中庸》论上/45

《中庸》论中/46

卷五论/48

秦始皇帝论/49

论秦/50

论封建/51

论养士/53

论管仲/54

管仲论/56

孙武论上/57

孙武论下/58

卷六论/60

荀卿论/61

韩非论/62

霍光论/63

思治论(嘉祐八年作)/64

正统论·总论一(至和二年作)/67

正统论·辩论二/68

正统论·辩论三/69卷七策/71

御试制科策一道并策问/72

拟进士对御试策并引状问/79

卷八策/85

策总叙/86

策略一/86

策略四/87

策别·课百官三/89

策别·课百官五/91

策别·课百官六/92

策别·安万民六/93

策别·厚财货二/95

卷九策/97

策别·训兵旅一/98

策别·训兵旅二/99

策别·训兵旅三/101

策断上/103

策断中/105

策断下/106

私策问/108

卷十奏议/110

议学校贡举状/111

上神宗皇帝书/113

卷十一奏议/123

论擒获鬼章称贺太速札子/124

大雪论差役不便札子/124

辨举王巩札子/125

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126

杭州召还乞郡状/128

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130

录单锷吴中水利书/131

卷十二表状·启/139

表状/140

到黄州谢表/140

谢量移汝州表/140

乞常州居住表/141

登州谢上表/142

谢兼侍读表/143

谢除龙图阁学士知颍州表/143

颍州谢到任表/144

谢赐历日表/144

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145

代滕达道湖州谢上表/146

启/147

谢制科启/147

谢秋赋试官启/148

谢韩舍人启/148

贺欧阳枢密启(代大中公作)/149

卷十三书/150

上富丞相书/151

上曾丞相书/153

应制举上两制书/154

上刘侍读书/156

上韩魏公论场务书/157

答安师孟书/159

上韩魏公乞葬董传书/159

卷十四书/161

上文侍中论榷盐书/162

答舒焕书/163

谢张太保撰先人墓碣书/164

答李琮书/165

答毕仲举书/168

答李方叔书/169

答张文潜书/170

卷十五书/171

上王兵部书/172

与章子厚书/172

与谢民师推官书/174

与李方叔书/175

上知府王龙图书/176

答刘沔都曹书/177

答王庠书/178

与李方叔/178

与鲁直/179

又与鲁直/179

与庞安常/180

与王敏仲/180

又与王敏仲/181

与李公择/181

答富道人/181

答范蜀公/182

又与李公择/182

又与李公择/182

与蔡景繁/183

与蒲傅正/183

答宝月禅师/184

答赵昶晦之/184

又答赵昶晦之/184

与毛维瞻/185

答贾耘老/185

又答贾耘老/185

再答贾耘老/186

与开元明师/186

答王定国/186

与杨元素/187

与千之侄/187

与范纯父/187

与赵德麟/188

答张嘉父/188

与周文之/189

答程秀才/189

与元老侄孙/190

与米元章/190

又与米元章/190

卷十六碑/191

潮州韩文公庙碑/192

司马温公神道碑/193

富郑公神道碑/196

卷十七墓志铭/206

范景仁墓志铭/207

陆道士墓志铭/213

惠州官葬暴骨铭/213

朱亥墓志/214

亡妻王氏墓志铭/214

乳母任氏墓志铭/215

卷十八祭文·说·跋·书事·赞/216

祭文/217

祭文与可文/217

祭陈令举文/217

再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颍川)/218

惠州祭枯骨文/219

说/220

稼说(送张琥)/220

文与可字说/220

杨荐字说/221

刚说/222

跋/224

书曹孟德传后/224

书六一居士传后/224

书东皋子传后/225

书柳子厚牛赋后/226

书若逵所书经后/226

书事/227

书刘庭式事/227

赞/228

参廖子真赞/228

石室先生画竹赞并序/228

郭忠恕画赞并序/228

韩幹画马赞/229

应梦观音赞/230

静安县君许氏绣观音赞/230

小篆般若心经赞/230

卷十九铭·颂·祝文·偈·杂文/232

铭/233

却鼠刀铭/233

卵砚铭/233

王定国砚铭/234

文与可琴铭/234

香林八节/234

徐州莲花漏铭/235

九成台铭/235

苏程庵铭并引/236

夕庵铭/236

大别方丈铭/236

颂/238

石恪画维摩颂/238

鱼枕冠颂/238

观世音菩萨颂并引/239

十八大阿罗汉颂(选三)/239

祝文/240

祈雨吴山祝文/240

祭常山祝文/240

偈/241

灵感观音偈并引/241

杂文/242

问养生/242

后怪石供/242

药诵/243

酒经/243

论文/244

志林(选九)/244

卷二十外制·内制/247

外制/248

范子渊知峡州/248

克巩遥郡防御使/248

王安石赠太傅/248

吕由庚太常寺太祝/249

吕大临太学博士/249

内制/250

赐朝议大夫试户部尚书李常乞除沿边一州不允诏/250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诏/250

赐刘挚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250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251

赐宰相吕公著乞退不允批答/251

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251

赐宰相吕公著乞罢相位不许断来章批答/252

赐宰相吕公著乞罢相位除一外任不许批答/252

赐宰相吕公著乞罢相位除一外任不许批答/252

赐太师文彦博上第一表乞致仕不允批答/253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断来章批答/253

赐宰相吕公著上第一表乞致仕不允批答/253

赐宰相吕公著上第二表乞致仕不许断来章批答/254

赐新除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上第一表辞免恩命不允批答/254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华中人文学术研究文库东坡文选.东坡诗选》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60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