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西强,奚国宁主编
页数:46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0302072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财务会计学是现代会计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本书主要依据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全面、系统地阐述财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本书重点介绍企业日常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化的会计处理方法,通过财务报告的形式,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完成一次完整的财务会计流程。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
本书主要适用于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以及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也可作为专业人士学习财务会计学知识的参考读物。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安财经学院首批立项重点建设的教材之一,根据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内容和要求编写而成,反映了现阶段我国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现状,书中将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全面系统地进行了阐述,内容体系完整,重点突出,难点分解得当,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该课程的主要内容。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 财务会计要素
第三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货币资金
第一节 货币资金概述
第二节 货币资金业务的核算
第三节 货币资金管理与控制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应收和预付款项
第一节 应收票据
第二节 应收账款
第三节 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第四节 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及其分类
第二节 存货的初始计量
第三节 发出存货的计价
第四节 计划成本法与存货估价法
第五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投资
第一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二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三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固定资产
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
第二节 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折旧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第五节 固定资产减值和处置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无形资产、商誉及其他长期资产
第一节 无形资产概述
第二节 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
第三节 无形资产的摊销、减值和处置
第四节 商誉
第五节 其他长期资产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负债
第一节 负债及其分类
第二节 流动负债
第三节 长期负债
第四节 借款费用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概述
第二节 实收资本
第三节 资本公积
第四节 留存收益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成本费用
第一节 费用的概念与确认
第二节 生产成本
第三节 期间费用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 收入和利润
第一节 收入及其分类
第二节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第三节 利润及其分配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 附注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三章 会计调整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第二节 会计估计变更
第三节 前期差错更正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节选
nbsp; 言
为了满足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我们
西安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团队在院教材编审委员会的统一组织下,编
写了《财务会计学》这本书。本书是西安财经学院首批立项重点建设的教材之
一。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以下特点:
(1)新颖性。本教材根据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的最新内容和要求编写而成,反映了现阶段我国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现
状,以便将最新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介绍给广大读者。
(2)科学性。科学性要求教材阐述的内容应能充分体现该门课程的科学原理
与核心知识,以便学生使用教材后能比较容易地掌握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该学科
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求编写方法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全面掌握。本教材在阐述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
和具体方法时能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能够从理论的高度进行解释,通过具体事例
进行说明,充分引导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认知和掌握财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
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系统性。本教材内容系统全面,知识点丰富。根据财政部最新颁布的
《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及具体准则,将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全面系统地
进行了阐述,内容体系完整,重点突出,难点分解得当,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
握该课程的主要内容。
(4)通用性。本教材语言精练、通俗易懂、逻辑清晰、由浅入深,适用于不
同层次读者的学习需要。力争使那些会计、财务基础较低的学生也能够比较容易
地读懂、学会财务会计学的基本内容。
本书编写组全部由西安财经学院长期从事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的专家、教授
和骨干教师组成。郭西强、奚国宁任主编,负责全书的总体设计,拟定编写大
纲;贾宗武、张变琴、赵珍珠担任副主编,协助主编工作。各章编写的分工是:
第一章、第五章由奚国宁编写;第二章由吴艳文编写;第三章由罗云庵编写;第
四章由张变琴编写;第六章、第七章由郭西强编写;第八章由赵珍珠编写;第九
章由吴俊保编写;第十章由张佩编写;第十一章由贡晓军编写;第十二章由贾宗
武编写;第十三章由王惠珍编写。最后由郭西强、奚国宁对全书进行总纂定稿。
本书编写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著作和教材。同时,本书的编写得
到了西安财经学院胡健院长、周作斌副院长以及教务处丁巨涛处长、吴旺延副处
长、褚诚德科长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编写过程正是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过渡时期。由于对新会计准则的理
解尚有一个过程,本书难免存在不足和尚需改进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
将不胜感激。
编 者
2007年8月10日
第七章无形资产、商誉及其他长期资产
第一节无形资产概述
一、无形资产的特征与分类
(一)无形资产的特征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主要
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
态,这是它与其他有形资产相区别的一个显著标志,同时无形资产必须是可辨认
的。判断无形资产是否具有可辨认性,有两个标准:一是无形资产能够从企业中
分离或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
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二是无形资产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不论这
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分离。过去包括在无形资产中
的商誉,由于其存在无法与企业相分离而不具有可辨认性,因此不构成无形资产
的组成部分。无形资产具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无形资产所代表的是企业拥有的某些特殊权利或优势,虽然没有实物形态,
但却能使企业获得高于一般盈利水平的额外经济利益,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
无形资产通常表现为某种权利、技术或某种获取超额利润的综合能力,不具
有实物形态。例如,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企业的有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
经济利益,但其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方式与无形资产不同,实物资产是通过实
物的磨损和价值转移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而无形资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
身所具有的技术等优势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另外,有些无形资产的存在有赖
于实物作载体,诸如,计算机软件,若其不是相关硬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
属于无形资产,这并不改变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这一特征。
应当注意,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但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还有很多,
例如,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应收账款等,
它们都不是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将在长时期内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提供的经济利益有很大的
不确定性
无形资产所代表的特殊权利或优势一般可以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不会很快消
失,企业可以长期受益,但除了法律规定的年限之外,很难准确判断无形资产的
经济年限。
无形资产能否为企业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以及提供多大的经济利益,在很大
程度上受到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化、同行业竞争等,
使得其预期的获利能力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可能分布在零到很大的金额范围
内。同时,无形资产通常都不能单独获利,需借助于有形资产才能发挥其作用,
因而企业的收益中究竟有多少来自于无形资产是很难辨认的。此外,无形资产的
取得成本与其能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因而很难对其未
来的获利能力作出合理的估计。
3.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
无形资产的可辨认性包括:第一,无形资产能够从企业中分离出来或划分出
来,并能单独用于出售或转让,不需要同时处置在同一获利活动中的其他资产。
第二,无形资产产生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
业或其他权利或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例如,企业通过法定程序申请取得的专利
权、商标权等。
4.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
产以外的其他资产。无形资产由于没有发达的交易市场,一般不轻易转化为现
金,在持有过程中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情况不确定,不属于以固定或可确
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因而,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无形资产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其作用更加突出。因
此,企业必须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核算。从不同的角度、采取科学的方法对
无形资产进行合理的分类,是搞好无形资产管理和核算的基础工作。无形资产的
分类如下:
1.按取得来源分类
无形资产按取得来源不同,可分为购人的无形资产、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
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无形资产以及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等。这种分类
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更加准确和合理。因为不同来源取得的
无形资产,其初始成本的确定方法以及所包括的经济内容是不同的。
2.按使用寿命是否有限分类
无形资产按使用寿命是否有限,可分为有期限无形资产和无期限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否有期限应在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时就加以分析和判断。这
种分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正确的将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在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内系统而合理地进行摊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存在价值的摊销问题,使用寿命不能确定的无形资产,其价值不能进行摊销。
3.按内容分类
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
用权等。
(1)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
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
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应当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专利权都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
益,有的专利可能没有经济价值或者经济价值较小,有的专利则会被更有经济价
值的专利所淘汰。
(2)非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也称专有技术,是指不为外界所知、在生产经
营活动中已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的、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技术
和诀窍。非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经济性。非专利技术在生产经营
中,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第二,
机密性。非专利技术是采用保密手段控制、独占和垄断的技术,不受法律保护。
一旦公开,就失去了它的经济价值。第三,动态性。非专利技术是企业或技术人
员经过长期的研究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而且是不断发展的。
(3)商标权。商标是用来辨认特定的商品或劳务的标记。商标权是指专门在
某类指定的商品或产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商标权的内容包括独占
使用权和禁止使用权。商标权的价值在于它能使企业获取较高的获利能力。我国
商标法规定,商标权的有效期限为10年,期满前可继续申请续展注册期。
(4)著作权。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