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任继愈主编
页数:314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347345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辑包括:汉学一家言、汉学家专页、欧美汉学史研究、中国文化在世界、汉学文献研究、书评与书介、汉学机构介绍与动态等部分。
作者简介
山东平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基金宗教组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是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本书特色
《国际汉学》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办,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一本综合性学术集刊。其宗旨是向国内学术界介绍世界各地汉学研究的历史、成果和新进展,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视域。同时积极推动国内学术界对域外汉学的研究,努力倡导国内学术界与海外汉学家的对话,使“汉学”和“国学”展开一种良性的互动,在一种跨文化的对比研究中,提升汉学研究的水平。
目录
特别关注 任继愈、汤一介、乐黛云在“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致辞
汉学一家言
北外的新使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作为汉学研究的西方中国游记
传教士与欧美汉学
德国视野里的“基督福音”与“中国心灵”——从花之安到卫礼贤
通往基督教文学的桥梁:丁韪良对中国语言、文学的介绍和研究
汉学文献研究
福建师大图书馆馆藏英文中国基督教史珍善本书目提要(一)
抗战期间(1937-1945)中国后方的学术研究
欧美汉学史研究
18世纪俄罗斯汉学概说
米列斯库与中罗文学关系
德国汉学的滥觞及其在19、20世纪之交的发展
汉学家访谈录 中国情铸五十秋——汉学家高利克访谈录
中国文化在世界
欧洲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托马斯·卡莱尔对儒家政治的采撷与利用
中意文化年
卫匡国的《中国文法》
意大利汉学:从1945年至今
17世纪耶稣会士著作中的地名在中国的传播
汉学家专页
高本汉和他的汉学名著《中国音韵学研究》
内山知也的隋唐小说研究
书评与书介
论赛珍珠的英译《水浒传》
深邃谨严精当新颖——读钱林森的《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译《(经由中国)从外部反思欧洲——西方对话》感言
形式的张力——读林顺夫《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姜夔与南爿
汉学机构介绍与动态
德国汉学协会介绍
美国亚洲学会年会在旧金山召开
附录 《国际汉学》第十五辑英文目录
编后记
汉学一家言
北外的新使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作为汉学研究的西方中国游记
传教士与欧美汉学
德国视野里的“基督福音”与“中国心灵”——从花之安到卫礼贤
通往基督教文学的桥梁:丁韪良对中国语言、文学的介绍和研究
汉学文献研究
福建师大图书馆馆藏英文中国基督教史珍善本书目提要(一)
抗战期间(1937-1945)中国后方的学术研究
欧美汉学史研究
18世纪俄罗斯汉学概说
米列斯库与中罗文学关系
德国汉学的滥觞及其在19、20世纪之交的发展
汉学家访谈录 中国情铸五十秋——汉学家高利克访谈录
中国文化在世界
欧洲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托马斯·卡莱尔对儒家政治的采撷与利用
中意文化年
卫匡国的《中国文法》
意大利汉学:从1945年至今
17世纪耶稣会士著作中的地名在中国的传播
汉学家专页
高本汉和他的汉学名著《中国音韵学研究》
内山知也的隋唐小说研究
书评与书介
论赛珍珠的英译《水浒传》
深邃谨严精当新颖——读钱林森的《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译《(经由中国)从外部反思欧洲——西方对话》感言
形式的张力——读林顺夫《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姜夔与南爿
汉学机构介绍与动态
德国汉学协会介绍
美国亚洲学会年会在旧金山召开
附录 《国际汉学》第十五辑英文目录
编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