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瑞士]卡尔·
页数:256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93961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弗洛伊德是20世纪很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而荣格则曾被他称为精神分析王国的“王储”,二人对精神分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学术上的分歧及其他原因,二人很终分道扬镳。 本书集结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一些文章及演讲稿,从当事者的角度讲述了师徒二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并就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过程和其间所受到的批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书的标题“漂浮而不沉没”出自曾被弗洛伊德多次引用的巴黎城市箴言,喻指精神分析就像一艘船,它被汹涌的波涛拍打着,但永远不会沉没。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终生从事写作和临床治疗,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提出了自恋,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重要理论,使精神分析成为了解人类动机和人格的方法。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自我与本我》《少女杜拉的故事》《文明及其缺憾》等。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他提出了“情结”的概念,将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并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荣格的著述极为丰富,内容以精神分析为主,同时涉及文学、历史、神学、宗教等诸多方面,代表作品有《红书》《荣格自传》《分析心理学》等。
杨韶刚,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理论与心理学史分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西方心理学史、道德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尤其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庭教育等方面多有建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寻找存在的真谛》《精神追求:神秘的荣格》等专著14部,《杜拉的梦》《与自己对话的3个维度》《文明及其缺憾》等译著30多部。
本书特色
他是备受尊崇“精神分析之父”,却数次遭到背叛
他是精神分析王国的“王储”,后来却成为“叛徒”
他们曾经共同抵抗外部风浪,最终却互相批判
他们曾经情同父子,最终却形同陌路、分道扬镳
集结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文章及演讲稿,从当事者的角度讲述师徒二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揭开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分裂的真相
详细说明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过程和其间所受到的批评,正面回应外界的质疑与攻击,捍卫自己的观点与立场
如果我是摩西,那你(荣格)就是约书亚,将要拥有精神医学的许诺之地,而我对此只能从远处眺望。
——奥地利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勇敢地对抗着一个异于宇宙的虽然宏大却凄凉萧瑟的力量,对于这个宇宙,人类只可能提出局部而有限度的防御;而荣格却是一位通往极富挑战性的世界的向导,在他看来,对于这个世界,人类是真正与之协调一致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墨菲
我只能表达我真切的忧伤。由于颠倒黑白而导致的误解,许多人正在使自己不要使用精神分析所提供的异乎寻常的深刻洞见,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道德发展获益。我同样遗憾的是,许多人轻率地无视精神分析,而使自己看不到人类灵魂的深奥和美丽。有一些笨拙而又不负责任的人是出于哄骗的目的而使用精神分析的,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不会将此事置于科学研究及其结果的门前而不顾。
——瑞士心理学家 荣格
目录
1910 Sigmund Freud
Five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精神分析五讲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1910 Carl Gustav Jung
On the Criticism of Psychoanalysis
论对精神分析的批评
1912 Carl Gustav Jung
Concerning Psychoanalysis
关于精神分析
1914 Sigmund Freud
The History of the Psychoanalytic Movement
论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
关于本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1929 Carl Gustav Jung
Freud and Jung:Contrasts
弗洛伊德与荣格:一种对比
译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