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屠基达 著
页数:418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8112409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屠基达本人长达50年的飞机设计生涯为主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歼击机、教练机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作者本人挚爱祖国、挚爱航空的心路历程。
目录
五个大学生
飞机设计室的初创和徐舜寿同志
自行设计初教6飞机
两大困难一颗红心——忆歼5甲全天候战机研制
诞生于乱世的歼教5飞机
让歼7飞机有一对好眼睛
逼上梁山背水一战——歼7M型飞机诞生记
润物细无声——记亲切关怀航空工业的小平同志
超7史话
附录
儿时在绍兴
我在上海上中小学
长我育我忆母校
一生飞机情
跋(封面背景为空军飞行表演大队歼教5飞机)
飞机设计室的初创和徐舜寿同志
自行设计初教6飞机
两大困难一颗红心——忆歼5甲全天候战机研制
诞生于乱世的歼教5飞机
让歼7飞机有一对好眼睛
逼上梁山背水一战——歼7M型飞机诞生记
润物细无声——记亲切关怀航空工业的小平同志
超7史话
附录
儿时在绍兴
我在上海上中小学
长我育我忆母校
一生飞机情
跋(封面背景为空军飞行表演大队歼教5飞机)
节选
五个大学生
1951年9月,我们一行五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国家统一分配的大学生,来到了北国风光的哈尔滨平房的国营121厂,这里的气温明显比南方凉多了,对我们这些南方人来说,第一次到了“北满”,一切都显得新鲜。
为了接待我们,厂里已事先为我们在北厂安排了一间较好的宿舍,房子里甚至有一个用暖气管烧热水的小浴池,对比于那时不少家属宿舍没有暖气而是烧坑的,我们这间宿舍,可能是第一流的了,当晚到了北厂宿舍,我们打开自己随身带去的行李卷,带着终于到了新家的踏实感,很好地睡了一觉,第二天起来走20多分钟到南厂食堂吃了早饭,就到厂里报到。人事科的同志首先带我们去见了工厂厂长兼总工程师汤钦训,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知识分子老干部,见了我们来厂,有着也自内心的高兴和欢迎,亲自向我们介绍了工厂的情况,然后说你们五位都到技术科去工作。厂长办公室和技术科办公室都是小平房,相距不远,到了技术科,有两位副科长,为首的是年已40多岁的老工程师丢人徐坚副科长,另一位是部分修理厂过来的年轻的张万遮副科长。他们已事先知道我们的情况,就当场把我们五人一分为二,三个人在飞机组,两个人分到发动机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