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天骄著
页数:235000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68685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进步、外拓、现实:工业时代的英国文学研究》以动态发展的视角对英国文学发展进行了研究,意在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去糟取精。全书内容包括宗教改革后期、启蒙运动时期、前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后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文学。本书内容条理清晰,结构明了,逻辑严谨,叙述脉络清楚,力求做到科学性、规范性和学术性,相信本书的出版可以为英国文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作者简介
张天骄,男,1981年1月生,汉族,硕士,现任职于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事教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英国文学。任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
目录
第一章 宗教改革后期的英国文学(17世纪)
第一节 内战与王政复辟的社会状况
第二节 保王派与革命派诗人的对立
第三节 现实主义小说的初步发展
第四节 古典主义的萌芽:德莱顿
第五节 风俗喜剧的崛起
第二章 启蒙运动时期的英国文学(18世纪初期)
第一节 启蒙时代在英国:洛克、牛顿和沙夫茨伯里
第二节 蒲柏与古典主义诗歌的兴盛
第三节 “寓教于乐”的报刊文学
第四节 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丹尼尔·笛福
第三章 前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文学(18世纪中期)
第一节 书信体小说巨匠理查逊
第二节 “散文滑稽史诗”诗人菲尔丁
第三节 历险故事的讲述者斯摩莱特
第四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文学(18世纪后期)
第一节 恐怖哥特式小说的流行
第二节 感伤主义小说鼻祖斯特恩
第三节 浪漫主义诗歌端倪的出现
第四节 戏剧大师谢里丹
第五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文学(19世纪上半叶)
第一节 浪漫主义时代的到来
第二节 “湖畔派”诗人的崛起
第三节 积极浪漫主义派诗人的爆发
第四节 世纪的星辰:奥斯汀
第五节 历史传奇和浪漫故事的繁荣
第六节 “勃朗特峭壁”的守望
第六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文学(19世纪下半叶)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诗风的崛起
第二节 人间画面的温情描绘者:狄更斯
第三节 冷眼俯看名利场:萨克雷
第四节 “女性莎士比亚”:爱略特
第五节 “喧嚣尘世”的绝望诉说者:哈代
第六节 “为艺术而艺术”的戏剧家:王尔德
第七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文学(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20世纪初的时代背景与文坛概况
第二节 爱德华时代的“三巨头
第三节 乔治时代的诗人
第四节 爱尔兰民族戏剧的振兴
第八章 后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1945年)
第一节 现代主义思想的崛起
第二节 现代派诗人与“奥登一代”诗人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崛起
第四节 经济大萧条与社会讽刺小说的出现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左翼进步文学的崛起
参考文献
第一节 内战与王政复辟的社会状况
第二节 保王派与革命派诗人的对立
第三节 现实主义小说的初步发展
第四节 古典主义的萌芽:德莱顿
第五节 风俗喜剧的崛起
第二章 启蒙运动时期的英国文学(18世纪初期)
第一节 启蒙时代在英国:洛克、牛顿和沙夫茨伯里
第二节 蒲柏与古典主义诗歌的兴盛
第三节 “寓教于乐”的报刊文学
第四节 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丹尼尔·笛福
第三章 前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文学(18世纪中期)
第一节 书信体小说巨匠理查逊
第二节 “散文滑稽史诗”诗人菲尔丁
第三节 历险故事的讲述者斯摩莱特
第四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文学(18世纪后期)
第一节 恐怖哥特式小说的流行
第二节 感伤主义小说鼻祖斯特恩
第三节 浪漫主义诗歌端倪的出现
第四节 戏剧大师谢里丹
第五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文学(19世纪上半叶)
第一节 浪漫主义时代的到来
第二节 “湖畔派”诗人的崛起
第三节 积极浪漫主义派诗人的爆发
第四节 世纪的星辰:奥斯汀
第五节 历史传奇和浪漫故事的繁荣
第六节 “勃朗特峭壁”的守望
第六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文学(19世纪下半叶)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诗风的崛起
第二节 人间画面的温情描绘者:狄更斯
第三节 冷眼俯看名利场:萨克雷
第四节 “女性莎士比亚”:爱略特
第五节 “喧嚣尘世”的绝望诉说者:哈代
第六节 “为艺术而艺术”的戏剧家:王尔德
第七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文学(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20世纪初的时代背景与文坛概况
第二节 爱德华时代的“三巨头
第三节 乔治时代的诗人
第四节 爱尔兰民族戏剧的振兴
第八章 后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1945年)
第一节 现代主义思想的崛起
第二节 现代派诗人与“奥登一代”诗人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崛起
第四节 经济大萧条与社会讽刺小说的出现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左翼进步文学的崛起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