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邵永海
页数:42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12997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读古人书》系列选取我国古代对历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典籍,以选本的形式呈现每一种典籍所蕴含的思想智慧,采用原文+注释+译文+解说的新颖结构,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亲自执笔,使读者如同亲临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经典读书课,真正无障碍读懂古人智慧。靠前本《读古人书之<韩非子>》出版后,广受好评。
《读古人书之<孟子>》是本系列第二本,全书分为八个主题,通过具体生动的故事展示孟子思想的各个侧面,使读者可以无障碍读懂孟子的思想精髓,同时有助于提高古代汉语阅读水平。
作者本人多年的汉语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经验保证了本书译注的准确和解读的深度。
作者简介
邵永海,山东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和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获得者,深受学生爱戴。研究领域为古代汉语、汉语史、出土文献等,著有《读古人书之》《读古人书之》等。
本书特色
《读古人书》系列选取我国古代对历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典籍,以选本的形式呈现每一种典籍所蕴含的思想智慧,采用原文+注释+译文+解说的新颖结构,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亲自执笔,使读者如同亲临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经典读书课,真正无障碍读懂古人智慧。本书为《读古人书》系列第二本。
目录
目录
一、人性善与仁爱之心
1敝质饔胙身
2庇肴宋善
3贝笕撕托∪
4毖杂氩谎
5彼吹奶┤
6奔γ而起
7避考褐田
8惫赜谝幻道德楷模的评价
9辈蝗讨心
10鼻蠓判
11绷脊笥肴怂贵
12本嗳擞谇Ю镏外
13弊员┳云
14笔肽苁虑兹粼子?
15蔽逯植恍
16备缸又间不责善
17苯魃髟褚
18比巳丝梢晕尧舜
二、仁政的理念与设计
1比收呶薜
2比视氩蝗
3钡妹裥恼叩锰煜
4本⌒攀椴蝗缥奘
5蔽迨步笑百步
6北C穸王
7本子远庖厨
8辈荒芎筒晃
9蓖贫
10痹的厩笥
11比收的效用
12焙悴与恒心
13泵窀ト
14币领而望
15币槐┦寒
16闭客的拖延症
17泵窨墒垢
三、民、社稷与君—孟子政治学
1碧煜鹿家
2泵裎贵
3蔽民父母?
4泵献拥奈⒀源笠
5蓖醢灾争
6蔽耐醯脑傲趾托王的园林
7彼能救民于水火?
8弊宰髂醪豢苫
9甭释恋囟食人肉
10泵永闷涿竦木王
11本正莫不正
12本王的能耐
13钡玫蓝嘀,失道寡助
14弊锶
15狈昃之恶
16被菝昭著的子产
四、致君尧舜上
1背子伊尹
2笔用袢缟
3惫婢
4蓖豕俗笥叶言他
5庇朊裢乐
6币蠹不远
7背贾四品
8逼胄王问卿
9崩髅褚宰匝
10甭侍煜露路
11币⑺粗治
12毕嗦识为伪
13甭称焦与他的男宠
14毖说齐国话
15鄙撇豢墒
16比诵韵蛏
五、反求诸己—修身与为政的统一
1泵┤顿开
2毕把刹徊
3背龆反尔
4备鞯闷渌
5蔽廾之指
6本慈苏撸人恒敬之
7被变之巧
8彼汲
9蓖蛭锝员赣谖
10庇写聿桓
11弊郧蠖喔
12本王之罪
13彼淝万人吾往矣
六、义利之辨与处世哲学
1碧煜挛跷酰皆为利来
2奔丈夫
3痹经沧海难为水
4蹦信授受不亲
5狈敫静虎
6北栈
7币粤谖壑
8钡茏犹嵛剩孟子为何不答?
9蔽甓崛酥君
10苯挥阎道
11庇沂Σ桓咝
12崩裼胧成
13焙伪卦焕?
14鄙嵘取义
七、人的尊严与士的使命
1倍郎破渖
2蔽抟孕『Υ
3碧炀粲肴司
4贝笳煞
5迸Q蜃伦
6鄙闻过情
7苯锐退速
8鞭朊缰长
9毕褪康淖颂
10泵献拥牡灼
11本子入仕的前提
12泵献拥牟怀贾论
13本子何养?
14笨襻与乡愿
15逼肴酥福的背后
16蔽蕹苤耻
17滨菇皇扌
八、孟子的心声
1笔ブ清者
2笔ブ和者
3笔ブ时者
4笨鬃又为孔子
5本子三乐
6敝人论世
7笔庇昊育
8辈缓鲜币说拿献
9焙迫挥泄橹
10鄙嵛移渌
《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与本书篇目对照表
参考文献
节选
政客的拖延症
原文
戴盈之曰:①“什一,②去关市之征,③今兹未能,④请轻之,⑤以待来年,⑥然后已,⑦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⑧或告之曰:⑨‘是非君子之道。’⑩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
①戴盈之:人名,宋国大夫。②什一:十分取一,指田租。③去:使离开,取消。关市之征:关卡和市场的税。④今兹:今年。⑤请:请允许我。轻:使轻,减轻。⑥来年:下一年。⑦已:止,停止。⑧日:每天。攘(rǎng):偷窃。⑨或:有的人。⑩是:这。指每天偷鸡这种做法。非:不是。损:减少。之:指偷鸡的行为。如:假如。非义:不合乎道义。斯:那么,就。
译文
戴盈之说:“田租十分取一,取消关卡、市场的税收,今年还做不到,请允许我先减轻征收,这样等到明年再完全废止现行的做法,怎么样?”孟子说:“现在有人每天去偷他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说:‘这不符合君子的道义。’那人说:‘请允许我先减少偷窃的数量,每个月偷一只鸡,这样等到明年以后再彻底停止偷鸡的行为。’假如懂得原先的做法不合乎道义,那么就该尽快罢手,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解说
孟子的仁政主张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不过,孟子明白由于诸侯国社会组织和管理的复杂性,不允许像某些落后部族一样,采用二十抽一的低税制。因此,他没有不切实际地鼓吹税率越低越好。他曾结合历史,向滕文公具体论述了他认为最为合理的税收制度:实行单一税制,按十抽一的税率收取田税,同时取消各种杂税;田税可以参照古代的井田制度征收。对孟子“什一而税,王者之政”的观点,需要结合当时的现实情况才能确切理解。春秋以降,井田制崩溃,什一税的惯例也被打破,赋税加重,一些诸侯国“租税倍于常”,出现了十分取二甚至十分取三的情况;各种徭役也日益繁重。西汉董仲舒指出:秦国用商鞅之法以后,百姓的徭役负担“三十倍于古”,而“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在这样的前提下,孟子力主什一而税,就不宜评断为一心复古,而是希望以古制纠正现实的弊病。
孟子很善于使用比喻。戴盈之拿时机不成熟来敷衍他,他马上就以偷鸡贼的比喻怒怼戴盈之。常人多有拖延症,把该做的事情找种种理由拖到最后再做;而政客的拖延则往往只是借口而已,各种所谓的“不可操之过急”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一张空头支票。譬如宋国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赋税负担过重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恶政滥权迟早将导致百姓的怨恨和反抗,对此既然已经是心知肚明,戴盈之却要等到明年再考虑改革,孟子斥责道:这跟偷鸡贼知道自己为恶,却要等到明年再改,又有什么区别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