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
页数:312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49949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调查报告从宏观环境、发展战略、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化建设、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银行家群体、监管评价、发展前瞻、同行评价等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梳理,旨在透过中国银行家了解中国银行业在经济持续调整和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面临利润增速放缓、息差收窄、不良贷款“双升”等压力,应对这些情况的判断与思考,以及对市场发展和监管体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管理层、金融机构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共同推动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另有专题篇,研究探讨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资产管理业务统一规制等问题。
目录
导语
第一部分 宏观环境
一、近半数银行家认为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增速稳定在6.5 %
二、金融监管政策受到近八成银行家的关注
三、宏观经济政策评价整体较高。信贷规模和投向最受关注
四、外部国际环境仍然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五、银行家最为看好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
六、去杠杆背景下银行规模增长将放缓,落实金融去杠杆需多措并举
七、超过六成的银行家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对息差造成不利影响
八、七成银行家认为央行应温和去杠杆
九、超七成银行家认为银行不良率拐点在2018年及之后显现
十、中资银行参与债委会意愿较高
访谈手记之一: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卢鸿、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谢伟、
中国建设银行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吴建杭谈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下银行业的应变之策
第二部分 发展战略
一、全面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成为战略转型的重点
二、小微企业客户首次成为最受关注的重点发展客户
三、西方评级机构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难言客观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创造银行业发展新机遇
五、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更侧重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是推进综合化经营的关键
七、资产证券化业务方兴未艾,但应加强规范
八、践行“大投行”战略,创新股权融资业务和基础类投行业务并重
九、多数银行家对发展交易银行持稳步推进的态度
十、服务“一带一路”成为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首要关注点
十一、自贸区扩容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访谈手记之二:渤海银行董事长李伏安、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战略
发展规划部总经理秦斌、中国建设银行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吴建杭谈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第三部分 业务发展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未来综合竞争力提升最快
二、城市基础设施仍是信贷重点投放行业,冶金业继续收缩
三、小微企业贷款仍是公司金融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四、个人消费贷款仍是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重点,财富管理业务关注度大幅提升
五、理财业务收入在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大幅下降
六、银行理财业务流动性风险最受重视,增强产品研发能力成为理财产品管理重点
七、同业业务回归本源,通道类业务受重视程度逐年下降
八、监管趋严背景下银行杠杆运用能力削弱,通道类业务受影响最大
九、投贷联动业务发展迅猛,风险补偿体系仍需优化
十、银行业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助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行
访谈手记之三:浦发银行副行长谢伟、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中国东方资产
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规划部总经理秦斌谈去杠杆进程中债转股的市场化发展
第四部分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信用风险仍最受关注,银行探索新型金融工具处置不良资产
二、产能过剩以及小微企业贷款仍是风险重点,贷前审查与风险动态监测应齐头并进
三、强化日常流动性管理,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测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
四、合规风险的管理重点在于加强内部管理,员工的违规操作是操作风险发生的
最主要原因
五、银行内控要加强制度体系的建设和落实,并形成良好的内控文化
六、银行业服务“走出去”过程中侧重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的防控
七、信贷类业务成为案件风险排查的首要关注点
八、预防债券违约的传导风险最主要措施为内部防火墙的设置
九、防控房市风险重点要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甄选机制,严控商用房贷款
十、交叉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重点在于资管行业的统一规制
第五部分 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
一、未来中国银行业员工数量增长预期持续下降,大型商业银行尤为明显
二、人才流失对银行业总体影响较小,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和薪酬问题是人才
流失的主要诱因
三、银行家多策并用留住人才,为员工搭建广阔的职业平台尤为关键
四、银行家多措并举推动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升级
五、未来银行业人员结构优化调整主要偏向专业型和营销型岗位
六、未来一年资产配置情况将是以信贷为主、债券投资占比提高,负债来源仍以存款
为主
七、 “营改增”政策对银行财务系统及制度影响最大,增加可抵扣税项的呼声较高
八、lFRs 9将主要影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财务披露,各项准备工作需加快进度
访谈手记之四: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卢鸿、平安银行副行长何之江、上海农商银行
首席信息官周衡昌谈IFRs 9的实施
一、金融科技发展提升银行家对信息化建设期望,未来投入继续增加
二、银行家持续关注信息科技风险,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风险关注度下降
三、七成银行家认为金融科技对支付结算影响最大,第三方支付成为银行家最
关注领域
四、银行家积极应对金融科技,发力移动支付和网络银行等离柜业务
五、银行家持续关注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应用程度较高
六、银行家普遍关注网络借贷领域的风险
访谈手记之五:渤海银行董事长李伏安、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中国光大银行
卢鸿副行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上海农商银行首席信息官周衡昌谈金融科技
第七部分 公司治理
一、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备受关注
二、银行公司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激励监管方式仍是短板
三、超八成银行家认为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治理的改善具有正面影响,但限薪令
给银行业带来人才流失等问题
四、规避关联交易审批违规授信是关联交易领域的主要问题
五、超三成银行家表示本行股权管理比较完善,且股份制银行比例高于城商行
六、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仍是公司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七、银行家对当前中国银行业独立董事的履职独立性评价分化
第八部分 企业社会责任 ,
一、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领域主要受政府引导、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影响
二、小微金融服务仍是经济金融领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方向
三、扶贫工作仍是社会领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方向
四、缺乏创新意识是最亟待改进的问题
五、 “财政贴息、担保分散风险”是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最有效的激励机制
六、降低成本是银行业加强扶贫金融发展的迫切需要
七、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保护是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首要措施
八、发展绿色金融债的难点主要是第三方认证机构鱼龙混杂,绿色评估缺乏统一标准
九、设置差异化的监管考核指标是当前最适宜的绿色信贷评价体系
十、大多数银行已着手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改善普惠金融服务
第九部分 银行家群体
一、银行家对工作与生活各方面的满意程度明显回升
二、七成银行家属于“导航者”管理风格
三、中国银行家队伍已具备了较高的职业化程度,但仍有提升空间
四、关于绩效指标反映管理能力的程度,银行家的判断存在分化
五、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对银行家成长的阻碍更为突出
六、银行高管离职趋势渐趋稳定
七、股份制等传统优势银行和代表金融业转型方向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是银行家
施展才能的理想选择
第十部分 监管评价
一、监管整体评价较高,能够有效实现监管目标
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持续承压
三、银行家普遍看好金融发展稳定委员会的设立
四,、强监管形势下银行家感受强烈,超半数积极评价
五、近七成银行家认为政策收紧对未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不大
六、地方金融监管存在诸多问题,应着力加强和完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
七、境内外监管差异是导致中资银行反洗钱监管合规压力的首要原因
访谈手记之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谢伟、平安银行副行长何之江谈资产
管理业务统一规制
第十一部分 发展前瞻
一、未来三年营业收入与利润增速或将触底反弹
二、提高资产质量成为银行摆脱未来利润增长困境的首要措施,不良贷款率预期下降
三、近四成的银行家认为2017年末银行业拨备覆盖率将保持在150%以上
四、超六成银行家认为201 7年末资本充足率高于1 O.5 %
第十二部分 同行评价
第十三部分 专题篇
专题报告一: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
专题报告二:去杠杆进程中债转股的市场化发展
专题报告三:资产管理业务统一规制
专题报告四:金融科技在银行业中的运用
专题报告五:银行业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专题报告六:积极应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的实施
附录
项目背景及执行情况介绍
携手合作,共创成功
第一部分 宏观环境
一、近半数银行家认为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增速稳定在6.5 %
二、金融监管政策受到近八成银行家的关注
三、宏观经济政策评价整体较高。信贷规模和投向最受关注
四、外部国际环境仍然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五、银行家最为看好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
六、去杠杆背景下银行规模增长将放缓,落实金融去杠杆需多措并举
七、超过六成的银行家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对息差造成不利影响
八、七成银行家认为央行应温和去杠杆
九、超七成银行家认为银行不良率拐点在2018年及之后显现
十、中资银行参与债委会意愿较高
访谈手记之一: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卢鸿、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谢伟、
中国建设银行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吴建杭谈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下银行业的应变之策
第二部分 发展战略
一、全面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成为战略转型的重点
二、小微企业客户首次成为最受关注的重点发展客户
三、西方评级机构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难言客观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创造银行业发展新机遇
五、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更侧重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是推进综合化经营的关键
七、资产证券化业务方兴未艾,但应加强规范
八、践行“大投行”战略,创新股权融资业务和基础类投行业务并重
九、多数银行家对发展交易银行持稳步推进的态度
十、服务“一带一路”成为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首要关注点
十一、自贸区扩容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访谈手记之二:渤海银行董事长李伏安、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战略
发展规划部总经理秦斌、中国建设银行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吴建杭谈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第三部分 业务发展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未来综合竞争力提升最快
二、城市基础设施仍是信贷重点投放行业,冶金业继续收缩
三、小微企业贷款仍是公司金融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四、个人消费贷款仍是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重点,财富管理业务关注度大幅提升
五、理财业务收入在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大幅下降
六、银行理财业务流动性风险最受重视,增强产品研发能力成为理财产品管理重点
七、同业业务回归本源,通道类业务受重视程度逐年下降
八、监管趋严背景下银行杠杆运用能力削弱,通道类业务受影响最大
九、投贷联动业务发展迅猛,风险补偿体系仍需优化
十、银行业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助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行
访谈手记之三:浦发银行副行长谢伟、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中国东方资产
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规划部总经理秦斌谈去杠杆进程中债转股的市场化发展
第四部分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信用风险仍最受关注,银行探索新型金融工具处置不良资产
二、产能过剩以及小微企业贷款仍是风险重点,贷前审查与风险动态监测应齐头并进
三、强化日常流动性管理,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测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
四、合规风险的管理重点在于加强内部管理,员工的违规操作是操作风险发生的
最主要原因
五、银行内控要加强制度体系的建设和落实,并形成良好的内控文化
六、银行业服务“走出去”过程中侧重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的防控
七、信贷类业务成为案件风险排查的首要关注点
八、预防债券违约的传导风险最主要措施为内部防火墙的设置
九、防控房市风险重点要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甄选机制,严控商用房贷款
十、交叉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重点在于资管行业的统一规制
第五部分 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
一、未来中国银行业员工数量增长预期持续下降,大型商业银行尤为明显
二、人才流失对银行业总体影响较小,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和薪酬问题是人才
流失的主要诱因
三、银行家多策并用留住人才,为员工搭建广阔的职业平台尤为关键
四、银行家多措并举推动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升级
五、未来银行业人员结构优化调整主要偏向专业型和营销型岗位
六、未来一年资产配置情况将是以信贷为主、债券投资占比提高,负债来源仍以存款
为主
七、 “营改增”政策对银行财务系统及制度影响最大,增加可抵扣税项的呼声较高
八、lFRs 9将主要影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财务披露,各项准备工作需加快进度
访谈手记之四: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卢鸿、平安银行副行长何之江、上海农商银行
首席信息官周衡昌谈IFRs 9的实施
一、金融科技发展提升银行家对信息化建设期望,未来投入继续增加
二、银行家持续关注信息科技风险,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风险关注度下降
三、七成银行家认为金融科技对支付结算影响最大,第三方支付成为银行家最
关注领域
四、银行家积极应对金融科技,发力移动支付和网络银行等离柜业务
五、银行家持续关注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应用程度较高
六、银行家普遍关注网络借贷领域的风险
访谈手记之五:渤海银行董事长李伏安、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中国光大银行
卢鸿副行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上海农商银行首席信息官周衡昌谈金融科技
第七部分 公司治理
一、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备受关注
二、银行公司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激励监管方式仍是短板
三、超八成银行家认为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治理的改善具有正面影响,但限薪令
给银行业带来人才流失等问题
四、规避关联交易审批违规授信是关联交易领域的主要问题
五、超三成银行家表示本行股权管理比较完善,且股份制银行比例高于城商行
六、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仍是公司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七、银行家对当前中国银行业独立董事的履职独立性评价分化
第八部分 企业社会责任 ,
一、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领域主要受政府引导、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影响
二、小微金融服务仍是经济金融领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方向
三、扶贫工作仍是社会领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方向
四、缺乏创新意识是最亟待改进的问题
五、 “财政贴息、担保分散风险”是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最有效的激励机制
六、降低成本是银行业加强扶贫金融发展的迫切需要
七、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保护是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首要措施
八、发展绿色金融债的难点主要是第三方认证机构鱼龙混杂,绿色评估缺乏统一标准
九、设置差异化的监管考核指标是当前最适宜的绿色信贷评价体系
十、大多数银行已着手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改善普惠金融服务
第九部分 银行家群体
一、银行家对工作与生活各方面的满意程度明显回升
二、七成银行家属于“导航者”管理风格
三、中国银行家队伍已具备了较高的职业化程度,但仍有提升空间
四、关于绩效指标反映管理能力的程度,银行家的判断存在分化
五、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对银行家成长的阻碍更为突出
六、银行高管离职趋势渐趋稳定
七、股份制等传统优势银行和代表金融业转型方向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是银行家
施展才能的理想选择
第十部分 监管评价
一、监管整体评价较高,能够有效实现监管目标
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持续承压
三、银行家普遍看好金融发展稳定委员会的设立
四,、强监管形势下银行家感受强烈,超半数积极评价
五、近七成银行家认为政策收紧对未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不大
六、地方金融监管存在诸多问题,应着力加强和完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
七、境内外监管差异是导致中资银行反洗钱监管合规压力的首要原因
访谈手记之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谢伟、平安银行副行长何之江谈资产
管理业务统一规制
第十一部分 发展前瞻
一、未来三年营业收入与利润增速或将触底反弹
二、提高资产质量成为银行摆脱未来利润增长困境的首要措施,不良贷款率预期下降
三、近四成的银行家认为2017年末银行业拨备覆盖率将保持在150%以上
四、超六成银行家认为201 7年末资本充足率高于1 O.5 %
第十二部分 同行评价
第十三部分 专题篇
专题报告一: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
专题报告二:去杠杆进程中债转股的市场化发展
专题报告三:资产管理业务统一规制
专题报告四:金融科技在银行业中的运用
专题报告五:银行业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专题报告六:积极应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的实施
附录
项目背景及执行情况介绍
携手合作,共创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