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申报)刊载旧体诗研究1872-1949

封面

作者:花宏艳著

页数:379页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506280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77年 (1872-1949) 《申报》旧体诗的梳理, 探讨旧体诗文运升降与边缘地位形成的历史性与必然性。反映了旧体诗在近现代报刊中的复杂流变过程以及其在文学副刊中所承担的文化职能和文学地位等。

作者简介

花宏艳,扬州人,文学博士,博士后。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文学。曾在《中国比较文学》、《学术研究》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

本书特色

32开精装,凤凰出版社出版。

本书对1872-1949年77年间《申报》旧体诗的梳理。

《申报》所刊登的旧体诗展现了晚清至民国全面而丰富的社会历史图景,具有重要的文学与史料价值。

适读人群 :清末民国文献史料研究者、爱好者及猎奇者。

一个特别有用的文学研究工作,就是考证从公元1500年到现在,那些古代经典作家的地位的变迁,尤其看他们是如何逐渐地被遗忘的。……它的衰微正可用来作为我们考虑所有经典跌落的原因:文学经典是经过什么样的阶段,才被驱逐出去或渐渐耗尽其生命力的?一向被视为经典的作品,如果它一旦失去了整个文化制度的支持,它又会怎样?……经典的建立和淘汰与整个文化发展的动向息息相关。如果要了解一个(或一群)作者与经典变化的关系,那么我们就非得考虑所有的文化、社会、政治的因素不可。经典的变迁其实就是文化传统的演变,它绝对不是偶然的。

——孙康宜

前引美国学者孙康宜就文学经典研究所作的论证,同样的文学文化史的意义也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经典——诗歌的研究。诗歌长期以来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正统,然而,五四之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白话文学和国语运动的合流,旧体诗逐渐从主流地位走向边缘地带。

所谓“旧体诗”的称谓,本身已经蕴含了新旧文学分野的现代文学史观。微知在1933年发表的《从〈春秋〉与〈自由谈〉说起》一文中谈到:“中国文坛,本无新旧之分,但到了五四运动那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一声号炮,别树一帜,提倡文学革命,胡适之、钱玄同、刘半农等,在后摇旗呐喊。这时中国青年外感外侮的压迫,内受政治的刺激,失望与烦闷,为了要求光明的出路,各种新思潮,遂受青年热烈的拥护,使文学革命建了伟大的成功。从此之后,中国文坛新旧的界限,判若鸿沟。”

在“新文学运动”起来、一些重要报刊放逐旧诗的同时,仍有些大报,1919-1921年间旧诗的发表并未中断。如上海的《申报》,这个中国报纸发表文学作品的鼻祖,“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到1890年3月21日宣布停刊旧体诗”,形成了自己旧诗发表“兴盛的第一个高潮”,之后沉寂下来,至1908年2月7日,始出现“文苑”栏,但此后“文苑”栏的出现不太稳定。不过1911年8月24日副刊《自由谈》创立之后,在王钝根、吴觉迷、姚锡钧、陈栩、陈冷、周瘦鹃等前后接续主编之下,《申报》旧诗发表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荣时期,一直到1932年12月,黎烈文接手《自由谈》,将其改造成新文学发表的阵地。

本书通过对1872-1949年77年间《申报》旧体诗的梳理,探讨旧体诗文运升降与边缘地位形成的历史性与必然性,反映了旧体诗在近现代报刊中的复杂流变过程以及其在文学副刊中所承担的文化职能和文学地位等。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学术史回顾
三、写作架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市民社会兴起与口岸文风变迁
第一节 近代上海崛起与报刊业的繁荣
一、十里洋场之繁荣与市民社会兴起
二、出版中心之形成与《申报》创刊
第二节 口岸流风与市民消费空间的肇兴
一、经济繁荣与口岸流风之变迁
二、消费空间与通俗文学的语境
第三节 早期报人社会生活与文化心态之变迁
一、科举废止:士人边缘化的制度开始
二、浪迹沪滨:早期报人群体的麇集

第二章 早期《申报》旧体诗研究
第一节 上海洋场竹枝词之兴盛
一、“以诗词为补白”:旧体诗结缘报刊
二、洋场竹枝词与上海市民社会景观
第二节 海上唱酬与文学交际网络的建立
一、以《申报》主笔为核心的文人唱酬
二、以洋场才子为核心的文人聚合
第三节 1890-1911:《申报》旧体诗的沉寂期
一、出版事业与经营策略之转变
二、人事变迁与旧体诗的停刊
三、上海小报对旧体诗市场的争夺

第三章 前期《自由谈》旧体诗研究
第一节 《自由谈》的创立及其与鸳鸯蝴蝶派的深厚渊源
一、世俗品格:王钝根的定型
二、鸳蝴文风:主编人选的承继
三、海上唱酬:交际网络的建构
第二节 《自由谈》作者照像:视觉政治与身份认同
一、地域性:从江浙才子到海上报人
二、名士气:文化认同与唱酬诗学
三、现代性:从文字神交到技术复制
第三节 前期《自由谈》中的文学现象和传播事件
一、了青追悼会与士人命运之哀叹
二、天虚我生与《玉田恨史》之传播

第四章 《自由谈》改革与旧体诗传播阵地的消退
第一节 1921年新旧并存的文学场
一、《东方杂志》改版与宋诗派的退潮
二、《小说月报》转型对鸳蝴派的冲击
三、新旧文学论战与国语运动的催化
第二节 新旧诗学论争与《自由谈》改版
一、文白论战与旧诗传播空间的缩小
二、《自由谈》改版与《春秋》创刊
三、改版后旧体诗的流向与走势
第三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912年《申报》刊载旧体诗(第116一119册)
附录二 《自由谈》投稿者小影(1913.3一1914.1)
附录三 《申报》刊载钱仲联旧体诗辑佚
后记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申报)刊载旧体诗研究1872-1949》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5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