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第1批至第3批)

封面

作者: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

页数:235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101966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靠前批至第三批)》收录了优选人民法院于2017年7月5日、2017年12月28日和2018年7月20日公布的三批司法改革案例。

案例涵盖领域广泛、主题鲜明、亮点突出,既包括如何盘活用足人力资源,改革创新审判团队,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等深化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做法;也包括如何完善司法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推进矛盾多元化解和案件繁简分流,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妥善推进财物省级统一管理等配套改革的内容;还包括如何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经验。案例典型性强、可复制程度高,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

本书特色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最批至第三批)》收录了最人民法院于2017年7月5日、2017年12月28日和2018年7月20日公布的三批司法改革案例。 案例涵盖领域广泛、主题鲜明、亮点突出,既包括如何盘活用足人力资源,改革创新审判团队,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等深化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做法;也包括如何完善司法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推进矛盾多元化解和案件繁简分流,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妥善推进财物省级统一管理等配套改革的内容;还包括如何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经验。案例典型性强、可复制程度高,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

目录

第一批(2017年7月5日)
案例1: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依托大数据测算工作量精确开展审判绩效考核
案例2: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凝聚法官集体智慧开好专业法官会议
案例3: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三种审判团队模式全面释放队伍潜能
案例4: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以司法标准化为抓手适应责任制改革新要求
案例5: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健全员额退出机制实现员额“有进有出”
案例6: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实施大数据战略信息化助力司法改革
案例7: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管理、培养与激励并重拓宽法官助理职业通道
案例8: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打造“智慧审判苏州模式” 推动审判管理模式创新
案例9: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敢闯敢试敢担当创新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
案例10: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坚持“六个优化”构建审判委员会新机制
案例11: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内部挖潜外部借力 科学管理审判辅助事务
案例12: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专业化集约化网格化 多措并举破解送达难题
案例13: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 以社会化解决操作性事务 推进专业审判纵深发展
案例14: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 院庭长办案常态化让优质审判资源回到审判一线
案例15: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要素重组与机制创新推动审判团队新变革
案例16:海南省陵水县人民法院 创新绩效考核模式激发司改内生动力
案例17: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辅助事务集约管理集中破解人案难题
案例18: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依托信息化平台推进审判监督管理法治化转型
案例19: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 综合施策多点发力 系统集成破解送达难
案例20: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科学测算法官工作量助推司法责任制改革
第二批(2017年12月28日)
案例1: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 有效发挥庭审实质功能
案例2: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 打造“孵化器”式团队“以老带新”形成整体合力
案例3: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依靠地方党委支持推动司法人员分流安置
案例4: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 推进综合配套机制改革增强审判团队改革效能
……
第三批(2018年7月20日)

节选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第一批至第三批)》:

  二是管理一体化。针对当前异地诉讼、异地送达多发高发,传统委托送达中普遍存在的消极、怠慢、推诿,缺乏监督和考核等问题,依托信息化支撑,完善委托送达制度,全市32个专门送达机构按区域分片负责,不分本院他院、本省外省,一个标准一体办理,网络实时传送文书,专门机构就近直接送达,中院通过网络实时监管,全市一张网,协作一体化,有效破解异地送达难、成本高的问题,一年累计协助异地法院完成送达5000多件次。

  三是首送约束化。针对一些被告,特别是明知会败诉故意在送达环节玩失踪、“躲猫猫”以拖延或妨碍诉讼等不诚实行为,按照最高法院关于建立送达地址约束机制的要求,完善送达约束机制,区分首次送达与后续送达,在首次送达中同步送达《提供送达地址告知书》,明确告知不提供确认送达地址的法律后果,首次送达成功后,第一审程序的其他次送达,以及第二审、发回重审、再审、执行等程序的全部后续送达按当事人确认的送达地址或者人民法院推定的送达地址邮寄即视为送达,构建“一次送达、次次送达”“首次送达、后续畅通”的约束机制,一年来累计向当事人送达《提供送达地址告知书》16多万份,第一时间与16多万名当事人建立了约束机制,从源头上、制度上给恶意规避后续送达的当事人戴上“紧箍咒”,后续送达中各种送达拖延、送达不规范的乱象得到极大改善。

  四是流程信息化。针对送达工作长期以来线下运作、信息不透明、缺乏有效服务与管理的问题,率先建成跨法院、跨层级应用的统一送达信息系统,将邮寄送达、委托送达、电子送达、电话送达、短信送达、公告送达纳入信息化服务与管理,逐步实现送达事务从登记、发出、办理到结果反馈全程网上办理,当事人送达记录、送达地址全市法院共享管理,超期送达、异常送达行为实时监控的较为完善的送达工作信息化体系。

  五是送达网格化。针对部分当事人,特别是明知会败诉的被告方故意逃避送达,以达到拖延办案期限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情况,积极争取市委政法委支持。2017年3月1日,泉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在总结各地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人民法院司法送达工作纳入全市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的通知》,从综治制度、网格队伍、信息技术等方面全面支持人民法院司法送达工作。全市范围内各村居社区至少指定一名网格员、综治协管员、治保主任、村居社区工作者、巡防队员等基层网格人员作为法院“司法联络员”,实行名册登记管理,分片区协助法院司法送达,各县(市、区)综治委与人民法院共同管理、考核,把协助法院司法送达工作纳入基层综治年度考评项目。在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上开通司法送达模块,打造法院司法送达与网格员协助送达的实时沟通平台。法院送达人员依照权限.在办公室就能通过网格化信息平台准确定位受送达人住所、楼宇,辨识受送达人及同住成年家属身份及照片信息。需要司法联络员协助送达的,可将受送达人身份信息、协助送达要求及期限等通过信息告知对应区域内的司法联络员,请求协助。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第1批至第3批)》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5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