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导游基础知识

封面

作者:李兴荣

页数:291页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504335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简要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的民族民俗、中国四大宗教、中国的古代建筑等基础知识, 旨在为学生能在毕业之前顺利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提供帮助, 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 提高其人文素养, 为其以后的导游实际工作进行知识上的准备。

本书特色

本书简要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的民族民俗、中国四大宗教、中国的古代建筑等基础知识,旨在为学生能在毕业之前顺利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提供帮助,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其人文素养,为其以后的导游实际工作进行知识上的准备。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朝政概略
第二节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第四节 中国古代交通发展

第二章 中国旅游景观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与旅游景观带分布
第二节 中国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第三节 中国的自然景观
第四节 中国的人文景观
第五节 中国人文与自然景观

第三章 中国民族民俗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中国民族概况
第三节 汉族
第四节 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
第五节 壮族、土家族、苗族、黎族、羌族
第六节 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

第四章 中国四大宗教
第一节 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概述
第二节 佛教
第三节 藏传佛教
第四节 道教
第五节 伊斯兰教
第六节 基督教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第二节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
第三节 宫殿与坛庙
第四节 陵墓建筑

第六章 中国古代园林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
第二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
第三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
……

第七章 中国饮食文化
第八章 中华茶艺文化
第九章 中国风物特产
第十章 中国旅游文学
第十一章 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主要客源国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节选

  《导游基础知识(第3版)》:  四、旅游资源的特点  1.综合性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旅游资源多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如山岳景观由高耸挺拔的山体与林地、云雾等组成;峡谷景观由谷地、河水及林地组成;一些气象、天象景观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彩虹、夕阳、佛光等,都是阳光与一定质量的大气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些景观形成因素都有相对不确定性,因此对其开发利用应注意不同因素作用条件的满足。人文旅游资源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如古村落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在多种物质或非物质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些要素概括起来可称为生态、物态、文态、情态要素。生态要素是指影响村落与环境的关系的要素,如风水、地貌、水文条件等;物态要素指村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体系,如牌楼、民居、宗祠等;文态要素指形成古村落的文化艺术及思想内容,如牌匾、绘画、雕刻等;情态要素指村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上四方面在古村落整体景观的形成上缺一不可,某一方面的破坏都可能导致整个景观的破坏。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还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上。由于单一资源的开发往往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限,在实践过程中,常将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共同开发,以形成互补优势。如西湖风景区虽然以湖泊为主,但还包括山丘、林地、古建筑等一系列资源类型。这些资源类型上虽有所不同,但开发中都应服从于一致的主题,资源类型间达到协调统一。  综合性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都应具备整体的眼光,用联系的方法来看待问题。开发中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进行破坏式开发建设;保护方面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从联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存在地域差异,带有地方色彩。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是由以下方面引起的:首先,由于地域分异因素(纬度、地貌、海陆位置等)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貌、水文、动植物出现地域分异,从而导致自然旅游资源出现地域性。如赤道雨林景观、温带大陆内部的荒漠景观、南极的冰原景观等分别出现于不同的地表区域。其次,由于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紧密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在农业社会及其以前的历史时期,甚至表现为强烈的依赖性,自然景观的地域性也导致了人文景观的地域性。如不同民族具有风格各异的文化活动、风俗习惯、村镇民宅等。  地域性是旅游流产生的根本因素。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与文化环境,而旅游者天生有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这使得旅游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跨越空间限制前往异地游览。现代旅游开发中,要求充分挖掘资源特色,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因为在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特色就是旅游产品拥有市场的法宝。可见,正确认识和评价区域旅游资源条件,突出自身地域特色,是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内容。  旅游资源地域性也受到挑战,尤其是人文景观的地域性正在削弱。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工业生产中的标准化、规范化受到重视,而地方知识、地方技能、地方价值观遭到忽视。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浪潮的掀起,人文景观正在经历景观趋同、特色消失的过程,因此,保护现有富含人类历史信息和地方信息的特色景观资源迫在眉睫。  3.不可移动性  其他资源经过开发,或以其自身,或以其产品,可以输往其他地方以供利用。但旅游资源一般在地域上是固定的、不可移动的,这样便形成了旅游资源的地域垄断性。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第一,自然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都是在一定自然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由于其规模往往巨大或与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性,其难以发生空间位移。如长江三峡、壶口瀑布、桂林山水等资源产生于特定的地理环境,无法用人工力量来搬迁或异地再现。第二,人文旅游资源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类社会产物,它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包含人类社会、历史信息的丰富性上。由于这类资源与其生成环境紧密联系,人为割裂其环境联系,势必会影响到旅游资源所承载信息的完整性、原生性和真实性,使资源的价值降低。如中国巍巍群山中蜿蜒不断的万里长城是与其自然和人文环境紧密联系的。第三,在现代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在其他地方仿制有名的旅游资源是可能的,如微缩景观、园林建筑等,但由于脱离了历史和环境,仿制品往往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意义,其生命力非常有限。  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使得旅游资源的开发一般应在当地进行,对于搬迁、移动资源,建设仿制景观应审慎对待。由于当地开发,旅游者必须离开常住地前往资源地才能完成旅游活动,因此旅游地的一些服务设施、行业必须纳入旅游业之中,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地或旅游产品的质量除受旅游资源质量影响外,还受到交通、住宿、接待等服务行业的影响。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导游基础知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56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