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向以鲜
页数:208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75821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的聂家岩》诗集由六个章节构成。试图透过一个乡村孩子对意味复杂的故乡(聂家岩)生活的回忆、纠缠、打开与抒写,以切片、特写、慢镜头或长镜头的方式,呈现一出出中国业已破碎的乡村文化以及生养其间的人民的欢乐、悲伤、痛苦和生死场景,为重建中国当代乡村文明,提供一个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的鲜活样本。《我的聂家岩》不是一次通常意义的还乡之旅,而是一场融合着个人经验、秘戏、觉醒与先锋意识的诗意倒带或回溯。
作者简介
向以鲜,1963年生,四川万源人,现居成都。诗人、四川大学教授。著译有《唐诗弥撒曲》《我的孔子》《我的发音》《中国石刻艺术编年史》及长篇历史剧《花木兰传奇》等。诗作获《诗歌报》首届中国探索诗大赛特等奖、天铎(乙未)诗歌奖、纳通国际儒学奖、《成都商报》中国年度诗人奖、首届杨万里诗歌奖、首届原则诗歌奖、李白杯诗歌奖等。上世纪八十年代与同仁先后创立《王朝》《红旗》《象罔》等民间诗刊。
本书特色
一部乡村孩子成长的心灵秘史。试图透过一个乡村孩子对意味复杂的故乡(聂家岩)生活的回忆、纠缠、打开与抒写,以切片、特写、慢镜头或长镜头的方式,呈现一出出中国业已破碎的乡村文化以及生养其间的人民的欢乐、悲伤、痛苦和生死场景,为重建中国当代乡村文明,提供一个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的鲜活样本。
目录
辑一 银卷尺
银卷尺3
核桃世界5
香樟树7
妈妈的菜园子11
马迹13
马灯15
写字岩的牛蹄17
牛粪如烟18
牛背上的风20
狮娃儿22
雪夜火塘24
谷垛26
亮瓦28
短檠29
细斧30
火柴盒31
春雷33
挑水的距离34
坟梯子35
柏木36
松树的火37
梦花树38
一根绳子39
影子屋40
乌龙传42
辑二 闹钟散
闹钟散47
穿云箭51
角恋54
纸飞机56
竹电话58
照水井59
落日瓶胆61
泉水引63
打水漂漂66
偷石榴67
粉笔与货币69
敲梆梆70
炼锡术72
偷听敌台73
砍柴少年75
雪人77
棉花匠78
饥饿艺术家79
关于身体的诗81
辑三 蚂蚁劫
蚂蚁劫89
1970年的炸药91
玩枪94
蜻蜓游97
捕鼠器99
捉雉100
射蝉103
拉二胡105
烧蚂蝗107
闹鱼108
瞌睡虫109
望腊肉111
苹果悬案113
捡鸭蛋116
食桑葚的男孩118
劳动分配制度119
萤火虫之夜121
辑四 食沙者
食沙者125
罗世芳127
三国青年129
骟匠姜爷131
何掌墨师133
锣鼓谱子135
王木匠的幺店子136
地主罗婆婆138
支客师140
大脚板神141
李贵阳142
仙人144
肺痨主任147
搭梯子的小矮人148
辑五 看火车
看火车151
大尖山和响滩子156
碑岩河158
三溪口凉桥159
鸭嘴162
陈姨的布鞋164
捉螃蟹166
石岸口歌谣168
辑六 金沙与雪山
我的两地书173
金沙对白181
观察西岭雪山的十三种方式186
节选
银卷尺
在錾花的老银表面,芝麻的黑点
散布其间,如同星汉的暗物质
以腐蚀的语言和恒河沙痕
与记忆达成默契
父亲与之形影不离
仿佛随时准备丈量谷穗
麦芒的高度,或放学回家的孩子
山羊般跃过溪水的宽度
事实恰恰相反:卷曲的尺子
很少展露容貌,从祖父传下来的
小银盒,是父亲珍藏的一颗
不欲轻示于人的瑰宝
偶尔也会让儿女们握一握
当父亲郑重递出那团
亮如苍穹一隅的冬眠神物
我听到,沉睡的心脏在跳动
蛰伏在黑暗中心
并为数学或哲学问题所困挠
本是测量事物空间的工具
为何成了时间的见证者
父亲心里似乎早有答案
所以很少抖开斑斓的身躯
银色阴影中,时光的野兽
隐约留下线索
或许父亲一生
唯一测绘过的山川
是自己七十五年的苦厄
和最后要去的龙泉燃灯寺
在寂静的春天
打量尘封的银卷尺
仍然是我怀念的特殊方式
父亲,已退回到更小的银屋子
卷尺在握,万物皆有分寸
核桃世界
啊,老天呀,我可闭于核桃壳内,
仍自以为是无疆限之王。
——莎士比亚
还是青涩的时候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
大多数果实躲藏
于叶底。像喜鹊躲藏
于谜语或丛林
一颗、一簇、一树
好多丰收的歌谣啊
苦味的星辰缀满枝头
整个聂家岩的夏天都卷入
一场关于核桃的宗教
层层包裹:翡翠的袍
斑驳黄金支撑起
思想的穹窿
并以造化运行方式
无限接近玄学的丘陵
那儿白雪经年,泉水绕屋
世界突然恍惚起来
孩子与老人相互叠映
唉!核桃啊核桃
时光雕琢的崎岖珍宝
当我再次凝视
掌中油亮的阡陌之美
心中升起无限敬意
仿佛从另一个角度
重新审核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