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江立华,水延凯主编
页数:363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02626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社会调查教程(第七版)》是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精品课“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的配套教材。它对社会调查的对象和任务、目的和意义、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起源和历史发展、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基本类型和主要方法,特别是对搜集社会信息、研究社会信息的主要方法、手段和技术,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和评估等做了全面阐述。全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知识丰富、观点明确、论述清晰、文字简洁,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时代化和科学化特色。 《社会调查教程(第7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198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社科[1987]基字014号)的成果,从1988年问世到2018年的30年间,已出版六个版本,印刷39次,发行39万多册。第七版是新版本。此外,已出版配套著作5本:《专题调查及实例评析》(2003年12月)、《社会调查案例教程》(2008年9月)、《怎样搞好社会调查》(2009年12月)、《社会调查教程(精编本)》(2012年7月)和《〈社会调查教程〉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2012年10月)。它们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各专业、各级党校与各类干校有关课程的教材、考研参考书目,又可作为行政、企业、事业单位调研人员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江立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马工程”教材《中国社会学史》首席专家,第一最“新世纪优秀人才”,第一最精品课程“社会学研究方法”负责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学者(2011—2012)。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学和人口社会学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2项,出版有《中国城市社区福利》《农民工的转型与政府的政策选择》《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中国流民史(古代卷)》《转型期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等专著,在《中国人口科学》《人口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水延凯,1932年生。196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78年后,任中共孝感地委党校教育科长、校长、党委书记、教授;1993年起享受第一最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受聘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哲学、社会学、社会调查学。主要著作:《农村商品经济知识讲话》(1986),《战火纷飞中的江汉公学》(1989),《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孝感卷》(1992)及其追踪调查《“小马”改革之道》(2006),《湖北省孝感市小城镇追踪调查》(1997)、《小城镇社区建设教程》(1999)和《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2002)(以上三本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批准号为96ESH002),“中国百村调查丛书”《神州第一组》(2009)和《嬗变中的古村镇》(2012),《中国社会调查简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果,批准号为13ASH001)和《中国古代社会调查故事》(2017)等。
目录
第一篇 概 述
第一章 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学 5
第一节 社会调查及其任务5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8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理论和原则11
第四节 社会调查学是一门方法性学科15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20
第一节 古代社会调查20
第二节 近代社会调查24
第三节 现代社会调查34
第二篇 准备阶段
第三章 社会调查的程序和准备 43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43
第二节 选择调查课题46
第三节 进行初步探索49
第四节 提出研究假设51
第五节 组建调查队伍54
第四章 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 58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分类58
第二节 普遍调查60
第三节 典型调查62
第四节 抽样调查65
第五章 社会指标和社会测量 81
第一节 社会指标81
第二节 社会指标体系85
第三节 社会测量及其层次90
第四节 抽象社会指标的测量93
第六章 社会调查方案的设计 101
第一节 设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和原则101
第二节 调查指标及其操作定义的设计104
第三节 信度和效度的统一109
第四节 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112
第三篇 调查阶段
第七章 文献调查法 119
第一节 文献和文献调查法119
第二节 文献的搜集124
第三节 信息的摘取127
第四节 对文献调查法的评价131
第八章 实地观察法 134
第一节 实地观察法的概念和种类134
第二节 实地观察的实施138
第三节 努力减少观察误差145
第四节 对实地观察法的评价150
第九章 访问调查法 154
第一节 访问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154
第二节 访谈过程及其技巧157
第三节 访问调查应该注意的问题165
第四节 集体访问法及其实施172
第五节 头脑风暴法与德尔菲法176
第六节 对访问调查法的评价179
第十章 问卷调查法 184
第一节 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184
第二节 问卷结构及其设计186
第三节 问卷主体的设计191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205
第五节 对问卷调查法的评价209
第十一章 网络调查法 213
第一节 网络调查的概念与特点213
第二节 网络调查的方法与步骤215
第三节 网络调查法的优缺点222
第四节 大数据:概念、特点与类型224
第五节 大数据:获取与分析227
第六节 大数据:挑战与展望229
第十二章 实验调查法 233
第一节 实验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233
第二节 实验调查方案的设计236
第三节 努力减少实验误差242
第四节 对实验调查法的评价248
第四篇 研究阶段
第十三章 整理资料 253
第一节 整理资料的意义和原则253
第二节 问卷资料的整理256
第三节 统计资料的整理259
第四节 文字资料的整理267
第十四章 统计分析 276
第一节 统计分析概述276
第二节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278
第三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282
第四节 双变量统计分析289
第五节 多变量统计分析简介299
第十五章 思维加工 305
第一节 思维加工概述305
第二节 比较法和分类法307
第三节 分析法和综合法312
第四节 矛盾分析法315
第五节 因果分析法317
第六节 系统分析法322
第七节 结构功能分析法326
第八节 创新思维方法329
第五篇 总结阶段
第十六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与评估 337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类型337
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结构与体例342
第三节 调查报告的写作步骤与撰写要则351
第四节 调查报告的评估357
节选
《社会调查教程(第7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社会调查的第一次重大变革和近代社会调查的产生 在17-19世纪的西欧,资本主义已在各主要国家占据统治地位。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社会生活向两个方向急剧变化:一方面,生产飞跃式发展,财富迅速积累,物质文明日益进步;另一方面,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对抗加剧,失业、疾病、凶杀、吸毒、卖淫等现象泛滥,破坏机器、罢工、示威乃至武装起义不断发生。这是怎么回事?社会出了什么毛病?根源是什么?应该怎样医治?为了回答这些时代课题,寻找医治社会的良方,探求改良或改造社会的道路,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学者、社会活动家进行了许多社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社会调查方式、方法的第一次重大变革,逐渐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社会调查。因此,许多西方学者认为,社会调查起源于对“社会病态”的探讨。 社会调查的第一次重大变革发生在17-19世纪的西欧不是偶然的。在当时西欧各主要国家,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统治地位,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各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开辟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广泛调查和对比研究。与此同时,这个时期对自然的研究,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已从“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整理材料的科学”①;对社会的研究,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已从神学、玄学阶段进入实证阶段,哲学社会科学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经验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等人的社会政治观点,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论,德国哲学家、社会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各阶级、各派别社会调查提供了系统化、理性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在此背景下,西欧各国的行政调查已相当普遍,如英、法的人口普查,比利时的犯罪调查,德国的家计调查,等等。英国的“政治算术”、德国的国势学派、比利时的数理统计,就是这些调查的学术结晶。学术调查也蓬勃发展起来。例如,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勒普累,从1835年起用了20年时间调查英、法、德、匈、俄、土等国数千工人的家庭账簿,发表了6卷本的《欧洲工人》。英国统计学家、社会学家查理士·布思,从1886年起花了18年时间调查伦敦各阶级生活状况,出版了17卷本的《伦敦人民的生活和劳动》。马克思经40年调查研究,撰写了鸿篇钜制《资本论》。恩格斯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撰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些社会调查,有系统的理论指导、规范的调研方法,超越了古代社会调查“直书”“实录”的性质,实现了调研理论、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学科化,从而使感性、直观的古代社会调查演进成为系统化、规范化的近代社会调查。 二、欧美日等的近代社会调查 欧美日等的近代社会调查,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1.行政性社会调查 行政性社会调查主要是政府或议会为了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而进行的调查。例如,无论是英国政治算术学派运用统计和数学方法来调查、分析经济现象,还是德国国势学派对各国领土、人口、资源、财富和国情国力的调查和对比研究,都是为各国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服务的。在这方面,英国议会和政府做得最为突出,它们定期指派视察员到工厂去调查经济情况,并以蓝皮书形式向政府或议会报告调查结果,有时还向社会公布。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的过程中,就曾认真研究和大量引用过这些蓝皮书上的资料。 2.学术性社会调查 学术性社会调查主要是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学者为学术研究而做的社会调查。例如,比利时数理统计学创始人亚道尔夫·凯特勒曾做过许多社会调查,并把概率论应用于调查研究,在人口调查和犯罪调查等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黎伯莱出版《欧洲工人》,开创了家计调查的先例。英国社会学家查理士·布思出版《伦敦人民的生活和劳动》,成为社区研究先驱者之一。恩格斯撰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更由此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从19世纪末起,学术性社会调查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其中较著名的有贝利的农村调查、凯洛格的《匹茨堡调查》、哈里逊的《春田调查》、托马斯和兹纳尼茨合作的《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以及美国陆军研究部的《美国军人》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