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琼
页数:224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91378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生命历程理论为研究视角,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研究方法,对上海某中心城区的26位婚姻移民进行回溯式考察,收集她们生活经历方面的资料,通过她们对生命历程的记忆“回放”以及现状描述,去发现她们对于自身城市适应的理解方式。在生命历程理论框架下,成为“外来妹”和成为“外来媳”是婚姻移民生命历程中的两大重要转变,根据这两大转变,本书将她们的生命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家乡生活、进城初期、婚姻抉择时期以及婚后市民生活,这也是本书的主体部分。
作者简介
张琼,女,1976年生,河南商丘人,2009年6月获得上海大学法学 (社会学)博士学位,曾在上海市高校工作多年,现为浙江树人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曾在《人口与经济》《湖北社会科学》《理论导刊》等刊物公开发表研究文章近三十篇,其中三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本书特色
本书以对上海市26位外来媳妇的深度访谈内容为原始资料,在生命历程理论框架下,根据“外来妹”和“外来媳”这两大重要转变,将婚姻移民的城市适应过程为四个阶段:家乡生活—进城初期—婚姻抉择时期—婚后市民生活。本书将婚姻移民视为能动的行动者,分别从纵向适应(婚姻移民在城市中的流动、落地和生根)与横截面适应(婚姻移民的经济、社会和家庭背景)的角度,剖析婚姻移民的城市适应过程,比较婚姻移民的代际差异,进而探析婚姻移民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的社会结构限制和主体行动策略。
本书适合社会学及相关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广大对城市弱势群体有普遍关怀的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分析框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视角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三章 流动:婚姻移民的初期城市适应
第一节 童年时期的家乡生活
第二节 青年时期的外出动机
第三节 职业适应
第四节 语言适应
第五节 初期城市适应的代际差异
第四章 落地:婚姻移民的城市适应策略
第一节 两地婚姻市场
第二节 结识途径
第三节 婚姻决策过程
第四节 婚姻实践模式
第五节 婚姻实践的代际差异
第五章 生根:婚后多层面城市适应
第一节 家庭生活适应
第二节 经济生活适应
第三节 社会生活适应
第四节 心理层面的适应
第五节 婚后城市适应的代际差异
第六章 婚姻移民城市适应的嵌入与自主
第一节 婚姻移民城市适应的嵌入过程
第二节 婚姻移民城市适应的主体策略
第三节 婚姻移民的城市适应的结论性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意见征询书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后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分析框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视角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三章 流动:婚姻移民的初期城市适应
第一节 童年时期的家乡生活
第二节 青年时期的外出动机
第三节 职业适应
第四节 语言适应
第五节 初期城市适应的代际差异
第四章 落地:婚姻移民的城市适应策略
第一节 两地婚姻市场
第二节 结识途径
第三节 婚姻决策过程
第四节 婚姻实践模式
第五节 婚姻实践的代际差异
第五章 生根:婚后多层面城市适应
第一节 家庭生活适应
第二节 经济生活适应
第三节 社会生活适应
第四节 心理层面的适应
第五节 婚后城市适应的代际差异
第六章 婚姻移民城市适应的嵌入与自主
第一节 婚姻移民城市适应的嵌入过程
第二节 婚姻移民城市适应的主体策略
第三节 婚姻移民的城市适应的结论性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意见征询书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