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关博
页数:224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08749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好的电影就要回归电影的本质,和文学一样,给观众讲一个感人肺腑的好故事,这个故事也许像安徒生童话般令孩子们沉浸其中,即便长大以后也会留有回忆;也许像伊索寓言一样,表达梦想,拥有象征;同时,这个故事还要能帮助观众走出困惑,重新思考。这就是好电影。
我一直遵循这个好电影的标准,也希望能把这个标准作为欣赏电影的底线传递给读者。当一大串烂片充斥影院之际,好的做法就是连续几个月不去看,直到心仪的那部好片降临银幕。不能因一部电影票房惨淡而忽略它,亦不能因一部电影为所有人叫好而失去理性。这就是通过思考给予我们欣赏艺术的力量。
作者简介
关博
先后就读于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系和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黑龙江电视台“FM998交通广播”电影类栏目嘉宾。黑龙江省读书会——哈尔滨“天天阅读”读书观影俱乐部电影主讲人。多次在“凤凰”“图书馆”等自媒体撰写影评及各类稿件。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作品《拿下》入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本书特色
艺术的特点在于任何一种表现手法都不是绝对的,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恰恰丰富了之前任何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观影者的水平也随着时间更迭不断提高。对于电影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的时代!
我们常见各种场合里,对于同一部电影有着不同见解的朋友争执得不亦乐乎。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只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会帮助每个人窥到影片的本质。di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电影”,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好电影”。然而,这对孪生兄弟般的问题,更像是“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似的难以回答。
目录
序
壹 从未失落的艺术
《活着》求凡世的生命有笑容
《霸王别姬》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钢的琴》唱给东北老工业区的一曲挽歌
《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我们回不去的日子
《甜蜜蜜》有那么一刻,我们格外渴望爱情
《星际穿越》最接近物理事实的科幻电影
《敦刻尔克》难舍的故乡情结
《海上钢琴师》回忆足以支撑一个人活着
贰 一个人走进电影院
《小时代》电影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拍的
《战狼2》硬是把冷饭炒成了佛跳墙
《狼图腾》险些成为电影版的“动物世界”
喜剧演员与周星驰电影:“观众爱看”才是最好的归宿
《三傻大闹宝莱坞》与阿米尔·汗:以电影之名改变国家
叁 致敬历史,致敬大师
《辛德勒的名单》挽救文明社会的堕落
《末代皇帝》绝无仅有的沧桑,世事变迁的轮回
《阿甘正传》致敬每一个时代
《共同警备区》有一天,从平壤到首尔就像从北京到天津
《卢旺达饭店》种族主义比战争可怕
后 记
节选
壹从未失落的艺术
电影艺术从未远离我们,只是那些艺术家们也需要赚钱养家,难免偶尔纵容下自己。
《活着》求凡世的生命有笑容
《活着》是由年代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荣获第47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该片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导演张艺谋,葛优、巩俐、郭涛、姜武、牛犇、倪大红等人主演。这个阵容去参演一部命运可能多舛的片子,也只有张艺谋有这个号召力。当然,在1994年,片酬不高,活跃在一线的演员还都是表演艺术家,会思考,有天分,他们会希望为中国留下一部好电影,而不会先想着去赚钱。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活着》也许是中国最好的电影呢?
首先,这是一部认认真真讲故事的电影。关于“电影是什么”的问题,有很多解答,但看过剧作界的圣经——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以后,答案就很清楚了。电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认真地给观众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活着》正是如此。
其次,全片没有废墨。不光台词惜字如金,每个镜头都像一幅认真拍摄的摄影作品,绝不出现对推动情节无用的画面。简单来说,对得起观众。
最后,影片剧组不分寒暑,跨季节拍摄,体现了年代的跨越和时间的流逝。每一季的场景都会出现,更加真实。电影结束,相信每位观众都会若有所思,甚至得空时,愿多看一遍。
从少爷福贵到老百姓福贵
人尽皆知,万不能沾上赌博这一恶习,这是一个纯粹的败家嗜好。福贵输得一干二净,把家里祖传的大院儿给输没了。当然了,这不能全怪他,嗜赌成性的毛病也是家传的。福贵他爹就是著名的“徐大混蛋”,三院房硬是给输成一院儿了,这在电影开始有所交代。如今,这最后一院房子也让福贵输给了龙二。
赌坊里,福贵急红了眼,还要接着来。电影里的这段对白值得玩味:
龙二赢了赌,起身要告辞。福贵急了,喊着:“不能完啊,我得跟他接着来!”说完要去追龙二。
谢老板(赌坊老板)过来劝阻道:“对不起啊,福贵少爷,您现在没本了……没本了,拿什么抵押?咱们这儿又不赊空账。”
福贵激动着喊:“我拿命跟他来!”
谢老板道:“算了,说句不好听的,您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命也就不值钱了。”
世态炎凉啊!您什么都有的时候,就是少爷,到哪都得伺候着;您要破产了,家道中落了,那对不起,命都不值钱了。您就一普通人儿,该干吗干吗去!
妻离子散,但守规矩
福贵哭着说:“没有了……”一个人站着哭。
这个镜头完全可以再长一点。
的确,他什么都没有了,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回了娘家,不想再见到丈夫。反正在一起时整天也见不着人影,没什么差别。
家产输光了,最后一院房即将输给龙二这个戏班子头儿。
这天早上,镇里的里长,会计,有头有脸、德高望重的老人都来到福贵家。新中国成立前很长一段时间,制度法规不太完善,很多事情要靠集体办。大家坐在一起,做个公证,这事儿就算办成了。
理完账目,在房契、地契上按手印,众目睽睽下,双方将房产过户。
旧时代的乡村社会,长者们都比较有地位,有学识,是乡村文化的代表。自古以来中国一直都是农业大国,人人扎根于土地,产生了乡绅、富农、地主阶层,该阶层构成了过去中国农村的知识分子群体。福贵、龙二交接家产的段落,恰好说明了当时的现状。
福贵他老爹按完手印,拄着拐站起来,说:“自古,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赌债也是债。”
赌债也是要还的。他老人家还真熟,之前自己就是赌徒,赌了大半辈子,现在老了,脑子不好使了,但他牢记欠债还钱这个道理。这事儿要搁现在,龙二肯定要不来赌债,福贵也不用急着还。各种老赖满街都是,法院执行难的情况层出不穷。当下不少人的基本道德底线也跟着消亡了。
平民百姓的特点使然,即便家徒四壁,至少有个安身之所,可以遮风挡雨就好。
绝不是一走了之
福贵和春生行走江湖,去唱皮影戏,走南闯北十分艰辛;且命运不济,又赶上解放战争。一次唱戏时,整个皮影班子都被国军抓了壮丁。这一走,福贵们必定不知何时能回去。那个当兵的老大哥不是说了吗:想跑?抓回来就毙……
设身处地地想想,四十年代别说手机了,固话都很少,电报按字收费,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染指的。独自漂泊在外,通常是给家里写封平安信,也就知足了;剩下的就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活脱脱的孤独寂寞冷。战火纷飞的年代,兵荒马乱,走的时候没来得及通知家里,第二天还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接着混,活一天是一天。而老家的父母妻儿,如果能收到来信,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了。那句诗写得好: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电影《阿甘正传》里有个画面:阿甘在军队里寄给爱人珍妮的信,最后都被退回来,手里拿着一沓被退回的信。压根就没人去送信啊!在战场上,你指望快递小哥们骑着电动车,穿梭于炮火和战壕之间?
中国最底层老百姓,输光了家产,又被拉了壮丁,他们肯定想好好活着!因为他们有口饭吃就行。这是中国老百姓的特点,喜欢过太平日子,苟且性命于乱世,不求大富大贵。
所幸,福贵二人被解放军俘虏了,小命也保住了。解放军战士看着箱子里的皮影,那皮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皮影第一次出现(非表演情况的特写,基本也是人的主观镜头),是龙二决定把它们连同箱子借给福贵。皮影出现在阳光下时,很鲜艳、很漂亮,有色彩感。电影画面随后直接转场,镜头给出皮影戏特写——福贵他们已经搭起班子在唱戏了。这是同画面、同道具转场。
第二次,福贵和春生当了俘虏。一个解放军小战士用刺刀挑起皮影,仔细看着这些漂亮的东西。皮影的出现每次都有阳光,暗示这是个温暖的好物件,有安稳感,有家的感觉。从这以后,福贵和春生开始给解放军唱戏。有一技之长真是个好事,一招鲜吃遍天,还有人给捧角儿,虽然不是名角儿……
终于回家了
深夜,福贵终于回到他所住的那个小镇上,看到了凤霞(女儿)、家珍,还有家。他一定是走了很久的路,方才到家。每到抒情的地方,都会响起那段旋律,只是演奏的乐器和调值偶尔不同,为的是烘托不同的气氛。
影片讲述到福贵回家之后,简要说了两个事:一是公审龙二。镇长让福贵参加大会,公审反革命龙二。龙二占了福贵家的房子,他就是地主,又反抗革命,拒绝分开那院房子,因此被判枪毙!命运的轮回在影片中始终贯穿——赢了那么大一院房子,却输了命。第二件事是简要交代了一下春生的去向。镇长问起春生,福贵回答:“春生参加解放军,开汽车去了,往南面走了。”
春生的命运其实是不错的,当兵参加了革命,还开上了梦寐以求的汽车。解放军的政策好,抓到国军俘虏,给他们两条路选,想继续参加革命的就留在部队干;不想继续打仗的,发两块大洋,作为回家路费。国民党军队彻底失去人心,很快就土崩瓦解了。福贵就属于不想继续打仗的,应该是被发了路费,回老家了。
回家不久,“大跃进”开始,挨家挨户献钢献铁。电影没有大炼钢铁的场面,亦无群众游行,而是拍了福贵家的小情节,侧面反映了时代的洪流。
镇长他们到福贵家,说道:“福贵,该你们家献铜献铁了。”
福贵一家已把大锅、小锅、炒勺放在院子里,准备献给国家。
这时,家珍问镇长:“镇长,把这锅都砸了,做不成饭,往后吃什么啊?”
镇长回答:“你看看,往共产主义跑,还愁没咱吃的?”
“镇里成立集体大食堂……撑死咱们!”
收拾了铁锅,镇长问:“福贵,你家还有带铁的吗?”
“没了没了。”福贵赶紧说。
“有!”一声长调。福贵儿子的声音传了进来,大家转身朝屋里看,随即镜头切入孩子的画面。只见有庆用力往屋外拉那个装皮影的箱子。
“这里有铁钉,还有铁丝!”有庆吃力地拉着箱子,打开,翻看里面的皮影。
“这点铁算什么啊!”福贵说。
“你这觉悟就不如你儿子高了,这怎么不是铁?”镇长继续说道,“这铁至少可以造两颗子弹,兴许解放台湾,打到最后就差这两颗子弹!”
在那个大炼钢铁的时代,小土群炼钢(小高炉,土办法,群众性),发动群众参与,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带领下,每家每户都为实现“赶超英美”做着贡献。
所幸家珍机灵,问了一句:“镇长,炼钢工地上唱不唱戏啊?”
一句话,整箱皮影都留下了。毕竟给炼钢工人们唱戏,也是干革命。
镇长临走,有庆还问了句:“那不解放台湾了?”
“要解放,要解放,台湾是一定要解放的!”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国家的政策走向,也许这就是有坚定信仰的人吧!
电影把这个时代的小环境讲述得比较全面,包括后来大家敲锣打鼓抬着炼出来的一块钢,裹着红布,摇着红旗。这块钢是劳动人民辛勤汗水的结晶。镇长发言:“咱们炼的这块铁可以做成炮弹,打到蒋介石的被窝里,打到蒋介石的茅坑里!”
其实呢,小土群的炼钢工艺没那么高,它就是一块铁疙瘩,啥用没有,炮弹也造不了,只是在数字上提高了钢产量。
有庆和凤霞的命运
有庆没长大,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原因是春生开车时,不小心撞到墙,墙倒塌砸到了有庆。福贵是个实打实的悲剧人物,由大少爷变成城镇贫民,唯一的儿子也死了。不过,他没有极度地反抗社会,也未自杀,更没有破罐子破摔,反倒是认真地活着,偶尔还能为这个家带来点收入。他觉得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这个理儿贯穿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思维。
随着又一个时代的来临,凤霞也逐渐长大,到了婚龄。女大当嫁,凤霞结婚这部分应该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喜庆事。
镇长给凤霞介绍的对象,叫万二喜,由姜武饰演。镇长带着万二喜第一次来到福贵家。福贵和家珍在院子里迎接二人。就在万二喜进屋的一瞬间,跟在后面的福贵、家珍四目相视,各自嘀咕一句,意思是他瘸得不是很重吧?这个心照不宣的动作把夫妻俩的心理活动演绎得活灵活现,不愧是影帝影后级的表演。
四个人坐定后,气氛略显尴尬,镇长忙来缓解尴尬:“万二喜同志是东风机械厂的工人,他爷爷、他爹和他,三代都是工人,响当当的工人阶级。”意思是,这是当下最优秀的人选,肯定配得上你们家凤霞。
“我们凤霞他爹当年也是干过革命的,成分没问题。”家珍说,随后指着墙上的相框,“那是那年解放军开的证明。”姜武还站起身来,看了看那个证明。这段无声的表演惟妙惟肖,甚值点赞。
凤霞的婚礼上,人很多,很热闹。这是影片最让人欢喜的场面。只是后来,凤霞要走了,大家又哭了。
送走孩子们,二老回到家,看见春生蹲坐在墙角——他也是来贺喜的。这么多年过去,家珍总过不了这个坎儿,一直不跟春生说话。但当春生同样遭遇了悲剧,家珍心软了。
那夜,春生向老朋友福贵辞行——他被打成走资派了。他怕家珍不理自己,就没进屋,跟福贵在屋外说了几句话。当屋内的家珍听到春生的老婆自杀了,自己也走投无路时,她打开了门,让春生进屋说。这时的画面是黑暗的,但门内照出了光芒。春生没进去,他知道自己的未来没有光芒,只有黑暗。此处的光影变化正是此意。临别之际,家珍说:“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人命呢!你得好好活着……”随着情节的发展,家珍逐渐改变了对春生的看法。在这条深邃小巷昏暗的路灯下,春生孤独的身影逐渐远去。此时,响起了火车的鸣笛声,以及轻微的火车行驶时与铁轨的摩擦声。火车鸣笛的幕后音让人产生离别感,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随后,县里医院的妇产科王教授被关进牛棚,三天没吃饭,而凤霞在医院正准备生孩子呢!医院没大夫,后果可想而知。
凤霞产后大出血,而王斌教授因吃了福贵买的馒头,噎得动弹不得。福贵和家珍眼睁睁看着女儿走了。多么荒唐又让人气愤呵!福贵的两个孩子都不在了,这种痛苦放在今天非常人所能承受。但他总在短时间内便接受了这样的遭遇,可能中国底层百姓的精神世界就是这样。失去父母,失去儿子、女儿,福贵的一生就是在长时间的痛苦和短暂的欢乐中度过的。但他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小农思想——好死不如赖活着!当然,也可能是对这个世界已感到麻木。看得出来,福贵和家珍都对时代的颠簸感到困惑,不像镇长和万二喜那么坚定不移。
凤霞死了,但外孙馒头活了下来,活得好好的。不管小说里怎么写的,影片就是这样,留了一个尚有念想的尾巴——不求离开的灵魂走多远,但求凡世的生命有笑容。
电影的节奏缓缓前行。一天,馒头缠着姥爷买了很多小鸡,没地方养,咋办?福贵从床底下拖出一个盖满灰尘的箱子,准备用来装小鸡。这箱子就是当年装皮影的那个。这个贯穿始终的道具充满了象征意义,以一个客观的角度默默注视着人世变迁。同样的道具还有《末代皇帝》中活了半个世纪的蝈蝈、《泰坦尼克号》里的璀璨无比的“海洋之星”。
馒头看着小鸡问:“姥爷,小鸡什么时候长大啊?”
家珍说:“小鸡很快就长大了!”
“长大以后呢?”馒头问。
“长大以后啊,鸡养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养大了就变成牛,那牛养大了呢?牛以后呢,馒头就长大了。”这是福贵的话。
活着就是走一步算一步,不谈明天。他只希望馒头能够健康快乐地活着,活着,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