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谭虎娃
页数:193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404987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突破重重困境、取得辉煌胜利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具有穿越时空价值的伟大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属性和长期的革命实践,决定了延安精神具有科学性、大众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显著特征,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一以贯之地弘扬、践行延安精神,也决定了延安精神在当前对统一全党思想认识、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先进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延安精神概论/延安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系列教材》分为六讲,阐述了在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和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方位下,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培育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及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点明延安精神的特征及时代意义所在,对青年学生理解、践行、弘扬延安精神,不忘初心,强化“四个自信”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目录
第一节 中国革命新的大本营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三、全党思想统一于毛泽东思想
四、解放战争的前期指挥部
第二节 走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
一、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百炼成钢
二、在领导全民抗战中成为中流砥柱
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三节 延安精神的不同呈现形态
一、抗大精神
二、延安整风精神
三、南泥湾精神
四、延安县精神
五、张思德精神
六、白求恩精神
七、愚公移山精神
第二讲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一节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能放弃也不应该放弃”
一、统一战线的建立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冲击
二、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的关系
三、革命理想高于天
第二节 中国革命“要走历史必由之路”
一、“一次革命论”“二次革命论”和中国革命的失败
二、“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的办学方针
第三节 “中国政治的第一个根本问题是抗日
一、战胜日寇是“我们的责任”
二、“我们的责任是最大的”
第四节 “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一、毛泽东在党内、军队内领导地位的确立
二、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熟稳定与五大书记
三、克服和纠正宗派主义,实现全党大团结
第三讲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党的思想路线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时代精神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探寻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的国情
二、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的特性”
三、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全党指导思想
第三节 创造性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摆在干部学习的第一位
二、延安整风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学习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显著成效
第四节 调查研究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锁钥”
一、调查研究成为解决党内问题的方法
二、中共中央对调查研究的倡导
三、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节选
《延安精神概论/延安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二、中共中央对调查研究的倡导 1941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设立调查研究局的通知》,指出中央已设立调查研究局,毛泽东为局长,任弼时为副局长,下设情报部、政治研究室、党务研究室。8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两个文件。《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向各级在职干部与训练干部的学校,进行关于了解客观情况(敌、友、我三方)的教育。鼓励那些了解客观情况较多较好的同志,批评那些尚空谈不实际的同志;鼓励那些既了解情况又注意政策的同志,批评那些既不了解情况又不注意政策的同志。使这种了解情况、注意政策的风气,与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风气密切联系起来。在学习中反对不管实际只记条文的风气,反对将学习马列主义原理原则与了解中国社会情况、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互相脱节的恶劣现象。要提倡干部与学生看报,指导看报方法,指导他们分析时局的每一变动。要供给干部与学生关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各种情况的实际材料,把讲授与研究这些材料及其结论当作正式课程,给与必要时间,并实行考绩。”①还规定中央设置调查研究机关,收集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阶级关系各方面的材料,加以研究;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独立区域的区党委或省委,八路军、新四军的高级机关,各根据地的高级政府,均须设置调查研究机关,收集各种材料加以研究,作为各地工作的助手。关于收集的方法,《决定》指出,一是收集敌友我三方材料,供调查研究;二是邀集有经验的人开调查会;三是在农村重点调查地主、富农、商人、中农、手工工人等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在城市着重调查买办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无产阶级等的生活情况;四是利用各种干部会、代表会收集资料;五是写名人列传,并注意收集其照片;六是个别口头询问;七是收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决定》还特别强调:“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1942年1月21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掌握马列主义的锁钥》的社论,指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对于掌握马列主义武器,指引了一条捷径,提供了一个宝贵的钥匙。这对于全党学习应用马列主义,将是一个重大的推动。从这个决定以后,调查研究的工作,成了学习马列主义的主要环节了。”“党中央所提倡的调查研究工作,是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的活生生的统一。”②1943年4月22日,周恩来在《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一文指出:“必须正确地决定问题。首先,要估计环境及其变动,并找出此地此时的特点。次之,要依此与党的总任务联系起来,确定一时期的任务和方针。再次,要依此方针,规定当前适当的口号和策略。又次,然后据此定出合乎实际的计划和指示。这一切,必须经过最实际的调查研究,并使这些实际材料与党的原理原则联系起来。”① 在中共中央的一再倡导下,党的领导主动示范、积极参与,调查研究成为全党的一种风尚。1940年5月,朱德从抗日前线回到延安后,除参与指导抗日战争外,还抽出时间指导边区经济建设。面对边区出现的经济困难,1940年由秋至冬,朱德多次到延安周边地区实地勘察,最后选择到土地肥沃的南泥湾垦荒屯田。由于南泥湾水质较差,朱德专门取走当地的水样和土样送重庆周恩来处,请他找人化验。化验结果表明,南泥湾的地下水没有问题,地面水中的毒素系枯叶败草长期腐烂所致,只要用挖池渗漏的办法把毒物滤掉,再投以适量化学药品消毒,就可以饮用。与此同时,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工作的农林生物学专家乐天宇了解了南泥湾、槐树庄、金盆湾一带的植物资源和自然条件,并收集重要植物标本2000余件,撰写了《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报告》。朱德派军委行政处处长邓洁会见乐天宇,专门了解南泥湾详细情况后向他汇报。随后,乐天宇三次陪同朱德视察南泥湾,更加更坚定了朱德开垦南泥湾的决心。朱德将考察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并提议由王震旅长率领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 1941年6月3日下午,边区政府会议室触雷电,县长联席会议正在开会,有8人中电,延川代县长李彩云,当即身亡。②之后,延安出现了有农民借响雷击死李彩云而骂毛泽东的事情。为了弄清农民负担究竟是否太重的问题,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41年9月至11月西北局宣传部长李卓然带着西北局宣传部干事秦川、柯华等人到陕西宜川县的固临镇遍访贫农、中农、富农、村干部、小学教员、老秀才、地痞流氓等。1942年4月24日,西北局宣传部调查组完成《固临调查》。该调查近10万字,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了边区的情况。陈云读了《固临调查》书稿后非常高兴,而且在稿样出来后亲自校对书稿中的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