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三多
页数:35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404938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管理学(第5版)》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高等学校管理类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管理学(第5版)》编者基于长期从事管理学基础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实践经验,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汲取中外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精华,分析了人类不同管理活动的共同特征,设计了管理学研究的总体框架,从过程角度系统阐释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者的伦理道德要求,描述了全球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管理的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职能活动的一般规律。
《管理学(第5版)》在第四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主要修改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新增“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一章,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与趋势,剖析其对于管理的形塑与挑战;二是新编了全书大部分案例,回应新时代下我国企业的探索与实践;三是每章设置“管理导问”,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四是运用二维码技术,学生可以通过扫码实现案例阅读、在线测评等,从而丰富阅读与学习的体验。
《管理学(第5版)》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人文社科其他相关专业选用,同时还可为那些希望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管理现象或有意提高自己管理能力的社会读者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周三多,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经济系研究生班毕业。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课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首任院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全国MBA入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本书特色
本书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高等学校工商管理学类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目录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节 管理活动
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第一节 管理与伦理道德
第二节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第三节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第四节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第五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三章 全球化与管理
第一节 全球化内涵
第二节 全球化与管理者
第三节 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的管理
第一节 互联网的特征和趋势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管理学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互联网+”的转型之路
综合案例
案例一 百度魏则西事件
案例二 共享单车:骑行改变城市
第二篇 决策与计划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理论
第二节 决策过程
第三节 决策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决策方法
第六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
第三节 计划编制过程
第七章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
第一节 战略环境分析
第二节 战略性计划选择
第三节 计划的组织实施
综合案例
案例一 南京科润:打造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案例二 春秋航空:把“低成本”做到极致
第三篇 组织
第八章 组织设计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设计
第二节 组织的部门化
第三节 组织的层级化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计划
第二节 员工的招聘与解聘
第三节 员工培训
第四节 绩效评估
第十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第一节 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管理组织变革
第三节 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综合案例
案例一 美的集权与分权
案例二 科大讯飞:组织文化助力创新
第四篇 领导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
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
第二节 领导风格类型
第三节 领导理论
第十二章 激励
第一节 激励原理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理论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理论
第四节 激励实务
第十三章 沟通
第一节 沟通的原理
第二节 组织沟通
第三节 沟通管理
第四节 组织冲突与谈判
综合案例
案例一 “闲可钓鱼”与“无暇吃鱼”
案例二 晋升空间有限的骨干员工,留得住吗?
第五篇 控制
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一节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及其类型
第二节 管理控制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
第三节 危机与管理控制
第十五章 控制方法
第一节 预算控制
第二节 生产控制
第三节 财务控制方法
第四节 综合控制方法
综合案例
案例一 华为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案例二 周黑鸭的危机管理
第六篇 创新
第十六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
第二节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创新过程及其管理
第四节 工作流程的再造
第十七章 企业技术创新
第一节 技术创新及其贡献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源泉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第四节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第十八章 企业组织创新
第一节 企业制度创新
第二节 企业层级结构创新
第三节 企业文化创新
综合案例
案例一 从“小创新大节能”走出来的中圣集团
案例二 做“无锁而闭,无钥匙而开”中国人自己门的康尼公司
前言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背景中进行的,背景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活动内容≮活动重点以及活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因此,研究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管理理论必然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而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是目前时代的主要特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作为管理学研究一般对象的企业经营活动及其管理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鉴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本次修订中改写了第四章“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我们在这一章努力归纳了互联网表现出的“移动:化”“在线化”“去中心化”“平台化”“个人化”“数据化”等特征,描述了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可能呈现出的“社会化”“智能化”及“实时化”等趋势,,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实践在层级组织土可能受到“全连接、零距离”的挑战、传统的创新机制可能受到消费者和“创客参与”“迭代进化”的挑战,以及企业规模边界可能受到“交易费用+趋零”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背景可能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跨界融合”“技术创新”及“生态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结合企业管理实践和背景的变化,对各篇“综合案例”进行了调整,重新编写了第一、二、三、五各篇的案例,并对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更新。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通常在本科一年级开设。大学一年级同学通常缺乏社会实践,对企业管理更是了解不多。怎样让没有感性认识的大学生对管理的基础理论产生兴趣,并让他们学习这类课程后在理论研究和管理能力上都能有所收获,这是我们在编写教材以及组织教学中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对管理教育的功用一直有着不同认识。管理理论虽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法约尔和泰罗等人比较系统的研究开始算起),国外20世纪初、我国20世纪80年代虽已在大学里开始管理教育,但一直有人认为,作为管理教育主要目的的管理能力培养应该是由管理实践来完成的。美国曾有学者指出,大学几年的管理学习完全可用公司内部一个月的培训所替代。我国也有一些企业家认为,管理的理论学习对管理者实际能力的提升并无多大帮助。我们在深入思考后相信,虽然大学管理教育可能很难带来授课对象实际操作技能的直接提升,但是对受教育者管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的。如果说行为结果取决于行为模式选择的话,那么行为模式的选择则在根本上是由思维模式决定的。管理者思维模式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都有可能得益于管理理论的学习,虽然这种得益有时可能不是那么直接地以显而易见的形式被表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