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海发,辛丽,方光宇 等
页数:44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404340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编者在多年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根据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在第一版基础上,经过精炼和筛选修订而成。全书共4章,分别是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近代与现代实验,共65个实验。本书的编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观察和研究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读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一节 测量与误差
第二节 误差的分类
第三节 随机误差的处理
第四节 系统误差的处理
第五节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第六节 直接测量量的结果表示
第七节 间接测量量的结果表示
第八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第九节 实验数据的列表法、图示法与图解法
第十节 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第十一节 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
习题
第二章 基本实验
力学实验基本知识
实验一 碰撞打靶实验
实验二 拉伸法测定杨氏(弹性)模量
实验三 固定均匀弦振动的研究
实验四 刚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五 液体黏度的测定
实验六 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
实验七 热电偶测温
实验八 液体比汽化热的测量
实验九 PN结正向电压温度特性的研究和应用
电磁学实验基本知识
实验十 线性与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
实验十一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实验十二 补偿原理和电位差计
实验十三 示波器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十四 载流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分布的测定
实验十五 RC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
实验十六 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实验十七 非平衡电桥及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
实验十八 DIY实验——磁耦合共振式无线电力传输实验研究
光学实验基本知识
实验十九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实验二十 分光计的调节和用衍射光栅测定光的波长
实验二十一 用自组焦距仪测量透镜的焦距
实验二十二 光的等厚干涉现象与应用
实验二十三 光干涉法测量金属热膨胀系数
实验二十四 单缝和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实验二十五 自组显微镜与望远镜
第三章 综合性实验
实验二十六 动力学法测定金属材料杨氏模量
实验二十七 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
实验二十八 准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
实验二十九 空气中声速的测量
实验三十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特性研究
实验三十一 用示波器观测动态磁滞回线
实验三十二 霍尔效应
第一节 测量与误差
第二节 误差的分类
第三节 随机误差的处理
第四节 系统误差的处理
第五节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第六节 直接测量量的结果表示
第七节 间接测量量的结果表示
第八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第九节 实验数据的列表法、图示法与图解法
第十节 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第十一节 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
习题
第二章 基本实验
力学实验基本知识
实验一 碰撞打靶实验
实验二 拉伸法测定杨氏(弹性)模量
实验三 固定均匀弦振动的研究
实验四 刚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五 液体黏度的测定
实验六 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
实验七 热电偶测温
实验八 液体比汽化热的测量
实验九 PN结正向电压温度特性的研究和应用
电磁学实验基本知识
实验十 线性与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
实验十一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实验十二 补偿原理和电位差计
实验十三 示波器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十四 载流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分布的测定
实验十五 RC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
实验十六 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实验十七 非平衡电桥及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
实验十八 DIY实验——磁耦合共振式无线电力传输实验研究
光学实验基本知识
实验十九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实验二十 分光计的调节和用衍射光栅测定光的波长
实验二十一 用自组焦距仪测量透镜的焦距
实验二十二 光的等厚干涉现象与应用
实验二十三 光干涉法测量金属热膨胀系数
实验二十四 单缝和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实验二十五 自组显微镜与望远镜
第三章 综合性实验
实验二十六 动力学法测定金属材料杨氏模量
实验二十七 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
实验二十八 准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
实验二十九 空气中声速的测量
实验三十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特性研究
实验三十一 用示波器观测动态磁滞回线
实验三十二 霍尔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