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巧凤,刘桂香
页数:170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16379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原非生物灾害防灾减灾创新工程项目的资助下完成。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锡林郭勒草原乃至中国北方草原的干旱灾害监测和防灾减灾能力,利用3S技术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数学建模、社会经济数据统计分析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等方法,对锡林郭勒草原进行干旱灾害监测和风险评估等内容的研究。在分析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气候变化的基础上,构建了锡林郭勒草原土壤含水量反演模型并进行干旱监测,分析了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灾害风险的时空特征并进行空间区划。相关方法和分析结果对提高中国北方草原尤其是锡林郭勒草原的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可供草原、生态和灾害等相关科研、教学及管理等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靠前作者简介张巧凤女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职教师,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创新工程“草原非生物灾害防灾减灾”团队成员。近年来主要围绕中国北方草原干旱监测、植被变化和旱灾风险评估领域,主持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项目1项,教育厅高校项目1项,已完成和正在执行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项目3项。累计参加了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靠前作者发表论文10多篇,参编专著两部。
目录
第一章 引 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植被变化及其对水热动态的响应研究进展
二、干旱监测指标研究进展
三、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区概况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数据采集与处理
一、气象数据处理
二、遥感数据处理
三、野外数据采集与处理
第二节 统计分析方法
一、变异系数
二、Pearson相关分析
三、一元线性回归
四、层次分析法
第三节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锡林郭勒草原水热动态及其月分配差异对植被的影响
第一节 近54年水热动态特征
一、降水量动态特征
二、平均气温动态特征
第二节 近15年草原植被指数动态特征
一、草原植被指数的年动态特征
二、草原植被指数的月动态特征
第三节 水热的月分配差异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一、降水的月分配差异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二、气温的月分配差异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遥感的蒸散发动态及其月分配差异对植被的影响
第一节 近1 5年蒸散发动态特征
一、蒸散发年动态特征
二、蒸散发季节 动态特征
三、蒸散发月动态特征
四、蒸散发空间动态原因分析
第二节 蒸散发的月分配差异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一、蒸散发的月分配差异对5—9月植被指数的影响
二、蒸散发的月分配差异对各类草原植被指数的影响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监测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历史灾害概况
第二节 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灾害概况
第三节 草原干旱监测模型的建立
一、土壤含水量与主要因子的相关性
二、草原干旱监测模型
第四节 近15年草原干旱动态特征
一、干旱年动态特征
二、近15年土壤含水量变异(CV)特征
三、干旱月动态特征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暖干气候变化趋势下锡林郭勒草原主要群落变化
第一节 样地特征与分析方法
一、样地选择和基本特征
二、分析方法
第二节 草甸草原主要群落变化
一、物种优势度和群落特征变化
二、群落多样性变化
三、群落相似性变化
第三节 典型草原主要群落变化
一、物种优势度和群落特征变化
二、群落多样性变化
三、群落相似性变化
第四节 荒漠草原主要群落变化
一、物种优势度和群落特征变化
二、群落多样性变化
三、群落相似性变化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第一节 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
一、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理论
二、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三、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数据标准化
第二节 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一、各层指标和权重
二、各指标说明
第三节 草原干旱灾害风险时空特征
一、孕灾环境敏感性时空特征
二、致灾因子危险性时空特征
三、承灾体暴露性和易损性时空特征
四、防灾减灾能力时空特征
五、草原干旱灾害风险时空特征
第四节 草原干旱灾害风险空间区划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第一节 讨论
第二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植被变化及其对水热动态的响应研究进展
二、干旱监测指标研究进展
三、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区概况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数据采集与处理
一、气象数据处理
二、遥感数据处理
三、野外数据采集与处理
第二节 统计分析方法
一、变异系数
二、Pearson相关分析
三、一元线性回归
四、层次分析法
第三节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锡林郭勒草原水热动态及其月分配差异对植被的影响
第一节 近54年水热动态特征
一、降水量动态特征
二、平均气温动态特征
第二节 近15年草原植被指数动态特征
一、草原植被指数的年动态特征
二、草原植被指数的月动态特征
第三节 水热的月分配差异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一、降水的月分配差异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二、气温的月分配差异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遥感的蒸散发动态及其月分配差异对植被的影响
第一节 近1 5年蒸散发动态特征
一、蒸散发年动态特征
二、蒸散发季节 动态特征
三、蒸散发月动态特征
四、蒸散发空间动态原因分析
第二节 蒸散发的月分配差异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一、蒸散发的月分配差异对5—9月植被指数的影响
二、蒸散发的月分配差异对各类草原植被指数的影响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监测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历史灾害概况
第二节 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灾害概况
第三节 草原干旱监测模型的建立
一、土壤含水量与主要因子的相关性
二、草原干旱监测模型
第四节 近15年草原干旱动态特征
一、干旱年动态特征
二、近15年土壤含水量变异(CV)特征
三、干旱月动态特征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暖干气候变化趋势下锡林郭勒草原主要群落变化
第一节 样地特征与分析方法
一、样地选择和基本特征
二、分析方法
第二节 草甸草原主要群落变化
一、物种优势度和群落特征变化
二、群落多样性变化
三、群落相似性变化
第三节 典型草原主要群落变化
一、物种优势度和群落特征变化
二、群落多样性变化
三、群落相似性变化
第四节 荒漠草原主要群落变化
一、物种优势度和群落特征变化
二、群落多样性变化
三、群落相似性变化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第一节 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
一、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理论
二、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三、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数据标准化
第二节 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一、各层指标和权重
二、各指标说明
第三节 草原干旱灾害风险时空特征
一、孕灾环境敏感性时空特征
二、致灾因子危险性时空特征
三、承灾体暴露性和易损性时空特征
四、防灾减灾能力时空特征
五、草原干旱灾害风险时空特征
第四节 草原干旱灾害风险空间区划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第一节 讨论
第二节 结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