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2辑逻辑学讲义

封面

作者:[德]康德 著

页数:15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000689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康德在“量”、“质”、“关系”的逻辑传统判断分类外,又创设了“模态”一类,具有深远的意义。康德对辩证法的贡献,更在于他将他的范畴表的四类范畴,每一类的三项均以正、反、合的方式来说明。其开创之功不可磨灭,《逻辑学讲义》中译本的问世对于研究康德逻辑学——辩证法思想的演变发展,一定会有不小的帮助。

目录

编者前言

导言

Ⅰ 逻辑的概念

Ⅱ 逻辑的主要区分——讲述——这门科学的用途——历史概述

Ⅲ 一般哲学的概念——就学派概念和世界概念来看的哲学——哲学论证的基本要求和目的——这门科学的最普遍和最高的任务

Ⅳ 哲学史的简短概述

Ⅴ 一般知识——直觉知识和论证知识——直观和概念,特别是两者的区别——知识之逻辑的完备和感性的完备

Ⅵ 知识的特殊的逻辑完备性

A)就量来看的知识的逻辑完备性——量——外延量和内涵量——知识的广泛性和彻底性或重要性和丰富性——我们知识的视野规定



B)就关系来看的知识的逻辑完备——真理——质料的和形式的或逻辑的真理——逻辑真理的标准——虚妄和错误——作为错误泉源的假象——避免错误的方法



C)就质来看的知识的逻辑完备——清楚——一般特征的概念——各种不同的特征——事物的逻辑本质的规定——逻辑本质与实在本质的区别——较高程度的清楚,明晰——感性的明晰和逻辑的明晰——分析的明晰与综合的明晰间的区别



D)就样式来看的知识的逻辑完备——确认——一般认以为真的概念——认以为真的种类:意见,信仰,知——确证和劝说——判断的保留和推延——暂时的判断——成见,成见的泉源和主要类型

Ⅹ 或然性——或然性的说明——或然性与貌似性的区别——数学的或然性和哲学的或然性——怀疑——主观的怀疑和客观的怀疑——哲学研究中怀疑的、独断的和批判的思维方式或方法——假说

附录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区别

第一编 一般要素论

第一章 概念(§1-§16)

第二章 判断(§17-§40)

第三章 推理(§41-§93)

Ⅰ 知性推理(§44-§55)

Ⅱ 理性推理(§56-§80)

Ⅲ 判断力推理(§81-§93)

第二编 一般方法论

Ⅰ 通过对概念的定义、阐明和描述,来促成知识的逻辑完备(§99-§109)

Ⅱ 通过概念的逻辑划分来促成知识的完备(§110-§120)

索引

译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2辑逻辑学讲义》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5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