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覃采萍著
页数:25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101967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从发展的视野、联系的视野,理论流变的视野、现实应用的视野来研究思想,将思想研究推进到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应有的高度。同时,从党性修养视域来审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对当今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思想研究不是研究的所有思想,而是研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经住实践检查的理论成果。全书从经济、政治、文化、党建、工作方法五个方面展开对思想研究,每个方面选取很有代表性的思想展开研究,每个思想又从来龙去脉、思想内容、理论价值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并总结其特点和现实价值。
作者简介
覃采萍,女,1973年生,湖北赤壁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第一史党建专业硕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成员,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中第一史专业硕士毕业,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毕业。从2005年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就致力于张闻天思想研究和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研究,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相关文章20多篇,主持张闻天思想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目录
第一章 张闻天经济思想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构成思想
一、开创和完善新民主主义经济构成理论的由来
二、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构成的主要创见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构成理论的价值
第二节 扩大社会主义市场思想
一、提出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的依据
二、对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的主要建议
三、扩大社会主义市场思想的价值
第三节 生产关系两重性思想
一、阐明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规律的基点
二、对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规律的说明
三、生产关系两重性思想的价值
第四节 民富思想
一、对民富合理性的理论反思
二、对民富路径的探索
三、民富思想的价值
第二章 张闻天政治思想
第一节 “新的领导方式”思想
一、倡导“新的领导方式”的思想来由
二、对“新的领导方式”形式的探索
三、“新的领导方式”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和平外交思想
一、主张和平外交的依据
二、和平外交思想的内涵
三、和平外交思想的意义
第三节 党政关系规范化思想
一、指明党政关系规范化的思想由来
二、对党政关系规范化的设计
三、党政关系规范化思想的意义
第四节 人民民主思想
一、强调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依据
二、对人民民主实现路径的探索
三、人民民主思想的价值
第三章 张闻天文化思想
第一节 文化自觉思想
一、对文化作用的自觉
二、对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自觉
三、对文化共存的自觉
第二节 中华民族新文化思想
一、中华民族新文化发展的内容
二、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发展机制
三、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发展前途
第三节 编辑出版思想
一、编辑出版来源方面:坚持政治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二、编辑出版内容方面:发展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编辑出版组织方面:建立内外联动的有效机制
第四章 张闻天党建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原则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机制建设
第二节 党内民主建设思想
一、关于党内民主的权利建设
二、关于党内民主的风气培育
三、关于党内民主的形式建设
第三节 党性修养思想
一、对“党性”内涵的阐释
二、对党性修养路径的总结
三、对党性修养标准的动态认知
第五章 张闻天工作方法思想
第一节 调查研究思想
一、关于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关于调查研究的对象和态度
三、关于调查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群众路线思想
一、关于群众路线的原则
二、关于群众路线的方法
三、关于群众路线的实现机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节选
《张闻天思想研究》: 严格地说,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实行党政分工,坚持党通过政权间接执政是列宁关于党政关系的主流思想,但不可否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列宁关于党政关系也发表过一些过分强调党的领导作用的具体论断。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初,面临着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列宁在坚持党政职责分开的基础上对党的领导作用进行了强调,指出:“我们共和国的任何一个国家机关没有党中央的指示,都不得决定任何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或组织问题”。①1921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十大又提出:“作为执政党,我们不能不把苏维埃的‘上层’和党的‘上层’融为一体,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②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国内政局渐趋稳定,列宁明确提出党政分开的构想,但并没有否定党政结合的必要性。1923年,他明确指出:“真的,为了工作的利益,为什么不把两种机关结合起来呢?在外交人民委员部这样的人民委员部里,这种结合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我想,在我们对外政策方面证明正确和确立起来的东西,已经成为惯例而在这个部门已毫无疑问的东西,对于我们的一切国家机关至少是同样适用的(而我认为是更为适用的)”。③从列宁的前后论述来看,他既强调党政之间要分开,又强调党政之间要结合;既强调党政之间的上层要融在一体,又强调党政机关要结合;既强调苏维埃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又强调党对国家政权的绝对领导作用。至于苏维埃的具体职责,他还没有明确地进行分工。也就是说,列宁的党政分开思想在理论上尚缺乏清晰性,实践上也缺乏可操作性。列宁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夺取政权后,也面临着稳定执政地位的问题,如果断章取义地、望文生义地理解列宁的党政关系思想,实践中很容易造成党可以凌驾于政权之上、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后果,而且这种政治局面一旦形成,就很难将党政关系引导到规范的轨道,这在列宁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未来社会将不存在阶级、国家,他们几乎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夺取政权后如何处理党政之间的关系问题,列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对党政关系进行初步探索的开路人。因此,如何理解列宁的党政关系思想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建设极为重要。从张闻天关于党政关系的论述来看,对列宁的党政关系理论在很多地方进行了补充和明确:首先,针对列宁所指出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任何国家机关未经党中央指示,都不得解决任何重大政治问题或组织问题的论述,张闻天明确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党可以超过国家、高踞于国家之上,不能将无产阶级专政等同于党的专政。“党领导着我们的国家,我们国家的一切决定、命令和法律,都必须得到党的相应的指示,在这个意义上,也仅仅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实质上是党的专政,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就把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专政混为一谈或者竟把两者等同起来。”①其次,针对列宁1923年所指出的容许党政结合,张闻天晚年明确指出:“(列宁在)这里强调了它们的结合,而未谈其区别。不能因此否定区别”。②关于两者的区别,张闻天对两者权力的性质、来源、参与权力的方式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再次,对国家政权的职责进行了详细补充。最后,对规范党政关系的目的、出发点、原则进行了根本上的说明。党政之间为什么要分开,怎么分开?党政之间为什么要结合,怎么结合?如果只是就事论事地说明党政之间的分或合,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党政之间的问题。张闻天对列宁党政关系理论的最重要贡献是阐明了发扬民主是处理党政关系的目的,也是处理党政关系的出发点,更是处理党政关系的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