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其林主编
页数:421页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120426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校护理专业教材, 以整体护理为方向、护理程序为框架, 全面叙述了外科护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 按着基础理论知识概述、常见疾病分析、基本技能讲解、知识链接和课后习题巩固五个方面编写。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第三节 钾代谢紊乱
第四节 酸碱代谢平衡失调
第五节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三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第四章 麻醉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局部麻醉
第二节 全身麻醉
第五章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术前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第六章 手术室护理工作
第一节 手术室环境和管理
第二节 物品的准备和无菌处理
第三节 手术人员的准备
第四节 手术病人相关准备
第五节 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及手术配合
第七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全身性外科感染
第三节 浅部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
第四节 破伤风
第八章 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创伤
第二节 烧伤
第九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十章 颅脑疾病病人护理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症
第二节 颅脑损伤
第十一章 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二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
第十二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急性乳腺炎
第二节 乳腺癌
第十三章 胸部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胸部损伤
第二节 肺癌
第三节 食管癌
第十四章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第十五章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十六章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见腹外疝
第十七章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胃及十二指肠的外科治疗
第二节 胃癌
第十八章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第十九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章 结肠及直肠与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
第二节 结肠癌与直肠癌
第二十一章 肝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门脉高压症
第二节 肝脓肿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
第二十二章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常见胆道疾病
第二节 胆道疾病
第二十三章 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
第二节 胰腺肿瘤与壶腹周围癌
第二十四章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第二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二十五章 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肾损伤
第二节 膀胱损伤
第三节 尿道损伤
第二十六章 尿石症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七章 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肾癌
第二节 膀胱癌
第三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
第四节 前列腺癌
第二十八章 骨与关节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骨折概述
第二节 骨科常用的诊疗技术及护理
第三节 常见的四肢骨折
第四节 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
第五节 关节脱位
第二十九章 骨与关节炎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
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
第三十章 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二节 颈椎病
第三十一章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骨软骨瘤
第三节 骨巨细胞瘤
第四节 骨肉瘤
参考文献
节选
《外科护理学/高职医学类系列教材》: 四、护理措施 (一)有效缓解焦虑 针对产生焦虑、恐惧及情绪不稳等心理反应的原因,予以正确引导和及时纠正异常的心理变化。 1.入院宣教 热情主动的人院接待可使病人尽快适应病人角色。和蔼亲切的态度、礼貌周到的语言可使病人感受到关心和尊重。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有利于其充分表达情感,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从而正视现实,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 2.术前宣教 根据病人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等特点,结合其病情,利用图片资料、宣传手册、录音、录像或小讲课等多种形式进行术前宣教,不仅有利于纠正病人对自身疾病的错误认识,提高其健康意识,而且能使病人对自身将经历的一系列治疗过程有所了解,减少恐慌,主动配合护理措施的实施,提高参与护理活动的自觉性。术前宣教可与麻醉师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术前访视病人相结合,内容包括: (1)介绍手术室环境、主要仪器及其用途。 (2)讲解麻醉方式、麻醉后可能发生的反应及注意事项。 (3)解释术前处理的程序、意义,手术治疗的目的和主要过程、可能的不适等。 (4)介绍术后可能留置的各类引流管及其目的和意义。 (5)介绍术前和术后的常规护理。 (二)提供与手术、麻醉及病人配合所需的相关知识和准备 1.术前准备 对拟接受大、中手术者,术前应做好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备好一定数量的全血、血细胞或血浆。术前准备期间应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和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 2.呼吸系统的准备 对有吸烟习惯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以免影响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术前练习并掌握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等方法,即在排痰前,先轻轻咳几次,使痰松动,再深吸一口气后,用力咳嗽,使痰顺利排出。指导胸部手术者进行腹式呼吸的训练,腹部手术者进行胸式呼吸的训练。已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者,给予有效的治疗。 3.心血管系统的准备 心血管疾病可直接影响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故对伴有心血管疾病者应经内科治疗控制原发病,加强对心脏功能的监护。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者不必做特殊准备;血压过高的病人术前应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使血压平稳在一定水平,但并非要求降至正常后才可以做手术。心力衰竭病人应在病情控制3~4周后再考虑手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后6个月内不宜施行择期手术,6个月以上无心绞痛发作者可在严格监护下手术。 4.消化系统的准备 成人术前12h开始禁食、术前4h开始禁饮水,以防麻醉或术中呕吐引起窒息或吸人性肺炎。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前1~2天进食少渣食物;非肠道手术病人术前一般不限制饮食种类。一般性手术的病人,督促其术前晚排便,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或用0.1%~0.2%肥皂水灌肠等促使残留粪便的排出,以防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粪便排出,增加污染的几率。肠道手术病人术前3天开始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后,方可手术。 5.改善和维持肝、肾功能 手术创伤和麻醉都将加重肝、肾的负荷。术前做好各项肝、肾功能检查,了解肝、肾功能损害程度,损害程度愈重,手术耐受力愈差。患有活动性肝炎的病人或肝功能严重受损并表现为营养不良、腹水或黄疸的病人,除急症外一般不宜手术。重度肾功能损害者需在有效的透析治疗后才能接受手术。因此,对此类病人需对症处理,减少肝、肾负荷,最大限度地改善肝、肾功能,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能力。 6.纠正异常的出、凝血功能 术前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必要时检测有关凝血因子。应特别注意患有严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血友病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人的出凝血功能,可根据实际情况输给新鲜血或浓缩血小板,同时,可根据医嘱给补维生素C、维生素K或卡巴克洛(安络血)等药物,以改善病人的出、凝血功能。 7.饮食和休息 术前准备期间根据病人的手术种类、方式、部位和范围,加强饮食指导,鼓励其多摄入营养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督促病人活动与休息相结合,减少明显的体力消耗。 8.术前适应性训练 多数病人不习惯于床上排尿和排便,术前即应指导其练习在床上使用便盆。男性病人学会床上使用尿壶。教会病人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以适应术后体位的变化。对有的手术病人还应指导其练习术中体位,如甲状腺手术者,术前给予肩部垫枕、头后仰的体位训练,以适应术中颈过伸的姿势。 9.皮肤准备 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术前1日督促病人剪短指甲、理发、沐浴及更衣,必要时协助其完成。重点做好手术区皮肤准备,剃除或剪去毛发、清除皮肤的污垢,腹部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时尤应注意脐部的清洁,可用汽油等清洁脐部污垢。备皮时注意遮挡和保暖,动作轻巧,防止损伤表皮和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如切口周围毛发不影响手术操作,可不用剃除,反之应全部剃除。备皮时间以术前2h为宜,皮肤准备的时间若超过24h,应重新准备手术区皮肤准备范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