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志雄
页数:244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1091227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从我国农村发起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中,农产品市场发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农产品市场发育中,特别是在我国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产品市场如何发育?如何使农产品市场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这些都成了政界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鉴此,本研究试图把农产品市场发育问题放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探寻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产品市场发育的主要因素,旨在探寻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产品市场发育的规律性。 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来说,对文中所提出的问题用两种方式阐述,一是力求从理论上分析之,二是力图用经验事实说明之。 本研究从市场发育的概念入手,对市场发育与市场化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并回顾与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市场发育的基本历程及其特征。 本研究特色在于两方面,一是突破以往“市场发育”概念的模糊使用,力求构建一个一致性框架来分析和探讨问题,二是较为深入地阐述各个影响因素对农产品市场发育的影响机理,并以经验证据佐之。
作者简介
刘志雄,男,1975年生,湖南人。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师,讲师。200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应用经济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近期主要研究领域: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产品市场与国际贸易。
本书特色
本研究从市场发育的概念入手,对市场发育与市场化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并回顾与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市场发育的基本历程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致力于阐述影响农产品市场发育的四大基本因素,进而试图揭示中国农产品市场发育的一般规律。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1.3 “市场发育”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框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特色、创新说明与不足之处
1.7 数据说明
第二章 国外农产品市场发育的经验借鉴
2.1 英国农产品市场发育–工业革命导向型
2.2 美国农产品市场发育–地域扩展型
2.3 日本农产品市场发育–政府强制性与市场诱致性结合型
2.4 英、美、日农产品市场发育特征分析及其若干启示
2.5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市场发育的历史变迁与特征分析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与农产品市场发育
3.2 改革后中国农产品市场发育的历史变迁
3.3 中国农产品市场发育的若干特征
3.4 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发育特征对本研究思路形成的启示
3.5 小结
第四章 制度、政策与农产品市场发育
4.1 产权、市场竞争与市场发育:理论分析
4.2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产品市场发育
4.3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与农产品市场发育:1978一1984年
4.4 “双轨制”与农产品市场发育:1985-1991年
4.5 深化改革与农产品市场发育:1992年至今
4.6 小结
第五章 市场组织与农产品市场发育
5.1 市场体系建设与农产品市场发育
5.2 农产品购销组织与农产品市场发育
5.3 超市发展对农产品市场发育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市场发育
6.1 信息不对称:农产品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
6.2 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6.3 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搜寻成本
6.4 信息不对称与生产者产品质量确定成本
6.5 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市场波动
6.6 小结
第七章 物流基础在农产品市场发育中的作用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节选
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双轨制的实行导致了农产品市场快速发育,但不同农产品的市场发育各有不同。这种现象背后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本文的观点是,由于双轨制的实行,市场导向作用更加突出,生产者对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将更加敏感,从而将主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虽然改革后,尤其是在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和调整速度较慢,而1985年的改革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需要指出的是,双轨制所导致的农业结构调整效应是短期的,从长期来看,这种调整取决于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动。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滞后性,此处分析至1986年止。图4-4显示了1978-1992年农牧渔业总产值构成变动趋势(按当年价格计算)。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改革统购统销制度以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明显加快。种植业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80%下降到1992年的61.5%,其中,1978年至1984.年的7年间,比重下降了5.9个百分点,而1985年至1992年的7年间,比重下降达12.6个百分点,后者贡献率达68%;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15%增长到1992年的27.1%,其中,1978年至1984年的7年间,比重增长了3.3个百分点,而1984年末至1992年的7年间,比重增长为8.8个百分点,后者贡献率达72.7%;渔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1.6%增长到1992年的6.8 %。其中,1978年至1984年的7年间,比重仅增长了1个百分点,而1984年末至1992年的7年间,比重增长了4.2个百分点,后者贡献率达80.8%。以上数据充分表明,1985年统购统销改革后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速。然而,由于政府仍然对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实行较为严格的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产品市场(尤其是粮食市场)的进一步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