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丁国强,姜忠涛
页数:180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16386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特点如下:本书全面介绍了上海农作物植保员(蔬菜)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包括蔬菜植保基础知识、蔬菜植保新技术、蔬菜安全监管等作为植保员必须掌握的内容,特别是详细解读了50种蔬菜主要的、常见的、有代表性的病虫草害及防治方法。在介绍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讲到了有关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包括职业技能鉴定的概念、特点、职业资格证书,职业道德等,便于学习者了解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整个工作。
作者简介
丁国强:出生2007.3所学专业:植保毕业院校:上海农学院职?称:高级农艺师单位: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简历:1997.7~2005.5上海市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从事蔬菜栽培、农药残留检测及培训。2005.6~2008.9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蔬菜科,从事蔬菜栽培和种子条线工作,参与了科技入户的项目的实施。2008.10~至今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植保科(植保二科),从事蔬菜病虫测报和防治工作。《新蔬菜植保知识技术问答》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市蔬菜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上海菜田主要杂草识别图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蔬菜病虫害测报实用操作手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职业技能鉴定基础()
第一节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二节农作物植保员的国家标准()
第二章蔬菜植保基础()
第一节昆虫基础知识()
第二节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三节杂草基础知识()
第四节鼠害基础知识()
第五节农药和药械()
第六节蔬菜病虫预测预报()
第七节蔬菜病虫害防治方式()
第三章蔬菜主要病虫草害()
一、番茄灰霉病()
二、番茄叶霉病()
三、番茄病毒病()
四、茄子绵疫病()
五、茄子褐纹病()
六、辣椒疫病()
七、黄瓜霜霉病()
八、黄瓜白粉病()
九、黄瓜疫病()
十、黄瓜菌核病()
十一、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十二、黄瓜靶斑病()
十三、黄瓜根结线虫病()
十四、菠菜霜霉病()
十五、芹菜叶枯病()
十六、蕹菜白锈病()
十七、生菜灰霉病()
十八、生菜软腐病()
十九、大白菜软腐病()
二十、青菜黑腐病()
二十一、十字花科根肿病()
二十二、豇豆锈病()
二十三、马铃薯晚疫病()
二十四、茭白胡麻斑病()
二十五、芦笋茎枯病()
二十六、小菜蛾()
二十七、菜粉蝶()
二十八、甜菜夜蛾()
二十九、斜纹夜蛾()
三十、豆野螟()
三十一、瓜绢螟()
三十二、烟粉虱()
三十三、黄曲条跳甲()
三十四、美洲斑潜蝇()
三十五、红蜘蛛()
三十六、蚜虫()
三十七、蜗牛()
三十八、稗草()
三十九、马唐()
四十、牛筋草()
四十一、小藜()
四十二、凹头苋()
四十三、马齿苋()
四十四、早熟禾()
四十五、空心莲子草()
四十六、牛繁缕()
四十七、千金子()
四十八、看麦娘()
四十九、碎米莎草()
五十、猪殃殃()
第四章蔬菜植保新技术()
第一节杀虫灯诱杀技术()
第二节性诱剂诱杀技术()
第三节诱虫板诱杀技术()
第四节防虫网使用技术()
第五节食诱剂使用技术()
第六节地布使用技术()
第七节天敌防治技术()
第八节熊蜂授粉技术()
第九节植物免疫技术()
第五章蔬菜质量安全监管()
第一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措施()
第六章模拟试题()
第一节理论试卷(模拟)()
第二节技能试卷(模拟)()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节选
第一章职业技能鉴定基础
第一节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一、职业技能鉴定的概念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种针对职业技能水平为基础的考核活动,它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类型。由专门的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的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职业技能鉴定的特点
1敝耙导寄芗定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职业技能培训的性质决定了职业技能鉴定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为根据,否则的话职业技能鉴定就会犯方向性错误,也不会对从业者职业技能的提升以及国家的职业教育有任何帮助。技能考核必须包括相关职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一定要密切联系经济活动或生产的实际,以实际生产和管理部门需要的技能和技术为出发点,为主要内容。职业技能鉴定最主要的是关注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即动手的能力。不仅注重学员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更注重学员能干什么,干的水平高低,等等。因此,在这个导向下,培养出来的人才类型才能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真正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2敝耙导寄芗定以实际操作为主要依据
学历教育,决定学生对知识掌握扎实不扎实,区分学生优秀程度的标准就是考试的分数,因此,常常会出现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而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鉴定,注重其实际工作能力,反映的是学员对工作岗位要求的适应度。传统课堂上的书面考试,很难达到技能考核的目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的目的是培养出职业或工作岗位上需要的人。对职业或工作岗位来说,重要的是关注劳动者会做什么。如何来证明劳动者的实际工作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工作岗位上,靠实际表现来证明。这种鉴定考核的思路和方式与学历教育是不同的,它的出发点不同,考试的方式不同,达到的目的不同。职业技能鉴定虽然强调工作现场的实际表现,但在进行鉴定时,通过模拟工作条件下的考核、符合实际工作任务要求的操作或正式上岗前的实习等方式也都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3敝耙导寄芗定以第三方认证原则为基础
第三方认证是指在组织、职能和利益上,由独立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能代表劳动力供需双方或社会共同利益的第三方,即由政府批准的独立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作出认证,给予评价,政府行政部门只是负责管理、指导和监督。
三、职业资格的发展历程
我国现行职业资格制度体系是在建国初期考工定(晋)级制度、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职业资格等级制度的基础上一步步建立、调整、改革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计划经济下的职业资格制度和市场经济下的职业资格制度2个阶段。
(1)从1949—1993年,我国的工人考核制度基本上是照搬了苏联的一套模式。完全按照计划经济的管理体系,实行工人等级与技术等级,执行全国统一的8级工资制。1956年结合工资改革,原劳动部建立了上万个工种的技术等级标准,并建立起与工资相适应的考工定(晋)级制度。“文革”期间,考工定(晋)级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83年颁发了《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暂行条例(试行)》,使中断了多年的考工定(晋)级制度得到全面恢复。1986年颁布《职业分类与代码》(GB 6565—1986)规定了我国职业的分类结构、类别和代码。1992年劳动部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劳培字[1992]14号)对各岗位工种有相对明确的分类,对修订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有明确的依据。
(2)从1993年至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确立,职业资格加快发展,逐步开始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技能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一系列的文件、办法出台,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原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布了《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劳部发〔1994〕98号),确定了职业资格证书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管理体制。1995年1月17日人事部制定出台的《人事部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人职发[1995]6号),标志着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1999年5月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确定了66个工种(职业)实行就业准入、持证上岗。2002年,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15年7月29日,颁布了新修订的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职业分类结构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 481个职业。
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月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所明确规定的,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月7日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规定,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五、职业技能鉴定的一般程序
1鄙昵胫耙导寄芗定报名
申请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可向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提出申请,填写职业技能鉴定申请表。报名时应出示本人身份证、培训毕(结)业证书、《技术等级证书》或工作单位劳资部门出具的工作年限证明等。申报技师、高级技师任职资格的人员,还需出具本人的技术成果和工作业绩证明,并提交本人的技术总结和论文资料等。
2敝耙导寄芗定实施步骤
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步骤分为四大步骤,分别是鉴定前的组织准备、鉴定前的技术准备、鉴定实测、鉴定后的结果处理。
3敝耙导寄芗定所(站)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是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场所,它是职业技能鉴定的基层机构,承担规定范围内的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具体工作任务包括:①受理职业技能鉴定的申请,对申报人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经鉴定指导中心核准后,签发准考证;②组织申报人员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考核或考评;③协调鉴定过程中的有关事务;④汇总鉴定成绩,并负责报送鉴定指导中心;⑤向鉴定指导中心提供鉴定报告,对考评小组的工作提出评价意见;⑥协助鉴定指导中心办理证书手续,并负责向鉴定合格者发放职业资格证书;⑦负责鉴定的咨询服务和信息统计等工作。
六、上海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农业221)
上海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农业221)成立于1999年3月,由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承建,鉴定及考评业务受种植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领导。2010年3月通过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成为我国种植业行业第一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鉴定站根据上海市农业发展的需要,坚持“质量第一、科学规范、客观公正、诚信服务”的工作方针,对农作物植保员、蔬菜园艺工、农艺工、农资营销员等多个工种开展鉴定,截至2017年,共有6 000多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全国“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在农业部种植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的支持和关心指导下,鉴定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质量第一、科学规范、客观公正、诚信服务”的工作方针,统筹安排各批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十二五”期间在果桑茶园艺工、农资营销员、农艺工、农作物植保员、肥料配方师等职业共安排工种鉴定100多期,合格2 982人。鉴定站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开展鉴定工作。根据上海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制定了加快推进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大力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农业技能型人才的工作方案,在全市结合经济作物“农民田间学校”,水稻产业体系、示范性培训和蔬菜标准园建设,重点开展果园艺工、农艺工和蔬菜园艺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结合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农资营销员技能鉴定。根据《上海市农药经营使用管理规定》要求,经营农资企业必须配备相关农药、植保类的专业人员,进一步提升上海市农资经营人员业务素质要求,鉴定站(农业221)重点举办了初级农资营销员的技能鉴定。加强了考评员队伍管理,完善考评员聘任制。队伍建设是搞好涉农产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规范培训质量和衡量鉴定标准的重要尺度,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本站全面摸清全市范围内种植行业考评人员情况,包括考评专业、等级、证书有效期限等。在此基础上,举办了市级考评员培训班,对全部考评员培训并重新签约。同时,中心选派一些专业技术优秀,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外出参加考评学习,提高考评员的鉴定业务水平。规范质量体系运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各项规章制度健全,鉴定体系正常运行,鉴定资源充足、考务管理规范,质量控制有序。为了强化管理,确保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每年与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签订《年度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责任书》,增强全站人员的质量管理责任感,按要求制定年度和月度工作计划,严格进行鉴定人员资格审查,做好考场布置、检查工作,严格执行考评员管理制度,定期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等一系列内部管理措施,以提高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