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隐堂忆旧

封面

作者:陈巨锁著

页数:15,372页

出版社:三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457169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陈巨锁先生的忆旧之作, 内容主要是回忆故乡往事、故土风物, 追忆与故人之交往。分忆少年、忆朋友、忆旧游三部分, 共二十余篇, 涉及张颔、董寿平先生。陈巨锁先生乃山西省书法大家, 其散文风格自然亲和, 文笔秀美雅静, 兼具欣赏和史料价值。

本书特色

  《隐堂忆旧》,多为近年新作,大致分之,可厘为家乡及生活所忆,师友所忆,旧游所忆,并附属新之书画题跋。其家乡所忆,亲切不过,描写先生少小时的乡村生活,读到故乡的鸟雀声、猫狗声、虫声、钟声、铃声、松涛声,读到故乡的“草木鱼虫”,领略了这些细碎的记忆,真是亲切之至。师友所忆之作,其中有张颔先生,我颇为稔熟。在陈先生笔下,张颔先生之神情与为人,真是活灵活现,可知,陈先生对前辈怀着一片敬仰之心,存录真实,为当今艺术史,平添了一份珍贵的史料。陈先生的游记,此处选了十二篇,占了全书的绝大篇幅,其足迹所至,均有详细记录,是先生性爱山水之游的见证。印象至深者,是他在文革时与同事张瑞亭之“京津齐鲁行记”。其中所述多地的各式展览,花样翻新,足供如今博物馆展览之鉴;尤其先生登临泰山之细节,如游览泰山经石峪之经历,令人遐想。

目录

青灯有味是儿时
故乡的草木鱼虫
家乡豆腐的记忆
烧山药
海南过冬至吃饺子
初访董寿平先生
梦参法师参访记
缅怀张颔先生
冯其庸先生访问记
张熙玉先生
京津齐鲁行记
秦豫冀行记
湘赣鄂行记
京津张之行
两广行记
江浙行记
川行记
柬埔寨纪游
海南日记(之一)
云丘山行记
承德行记
五台山游访记
隐堂题跋(之二)
后记

节选

  青灯有味是儿时  自1939年农历八月初九我降生后,到1954年9月1日往崞县城内的范亭中学读书以前,有整整15年的时间是在故乡屯瓦村度过的。这屯瓦村,四山环抱,一水中流,沿河两岸,垄亩肥沃,林木挺秀;梁之上下,瓦舍俨然,鸡犬相闻,除去战乱的日子,在我的记忆里,更多的是在宁静和祥和中充溢着乐趣与兴味,也许就是今人们乐道的乡愁吧。  一鸟雀声  在我家四合院正房的屋檐下,挂着三块牌匾,中间一块约略是有“乡饮宾者”四个大字,左右两块,天长日久,字迹模糊,我不记得是什么内容了。我们家乡把匾额称作“牌”。牌的后面住着一群鸽子,是野生的,因为家里人不曾喂养它们,每天上午,便成群外出觅食,到傍晚便又飞了回来。这三块牌的后面,便是它们的家。这些鸽子们都有瘦健的身材,灰蓝而泛着光泽的羽毛,赭色的嘴,红红的眼睛,金黄的爪子,很是惹人喜爱。尽管它们的粪便有时会洒落在檐台上,家里人都没有怨言,只是拿起笤帚来,把这些鸽粪打扫干净。  我喜欢的是它们的“咯咕”之声,我在“咯咕”之声中入睡,又在“咯咕”之声中醒来,它们的声音不大,温和而敦厚,疏缓而清晰。  祖母在西房的窗台下垒了一个鸡窝,那是为了下蛋。没公鸡,自然不会听到“叫鸣”声。我上小学了,早上要到学校去“背书”(背诵),是鸽子的“咯咕”声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躺在炕上,看着“东方亮”的窗纸,随着“咯咕”声的节奏背诵当日早上去完成的功课,有时会放大声音,加快速度背诵课文,有意压过鸽子们的声音。也许它们全然不知我的存在,依然有节奏地“咯咕”着,这是我在童年记忆中伴我最长时间的鸟声了。其次是麻雀,我们土话称之为“小虫”(音小寸),它们住在屋檐下的瓦洞中,喳喳之声,不绝于耳,也许是听多了,反而不在意,几乎听不到它们的声音。偶尔会搬个梯子,斜搭在屋檐下,掏去它们所生的蛋。其时,它们的家长会放大声音,“喳喳”不休,似乎是对我的行为的抗议了。  冬天下雪了,东房屋脊上会飞来几只“咕咕鸠”(斑鸠)和“鸦鹊”(喜鹊),有时也会有一只“黑老鸹”(乌鸦)落在屋顶。也许外面的大地被白雪覆盖,它们无处觅食了,便找到人家的院子来。我有时会在院中扫开一片雪地,撒上些许粮食,旁边支起一只箩筐,箩筐上系一条绳子,自己藏在家门后,等这些“虫蚁”下来进食,就趁机将它们扣住。不过每次的行动,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其中有一两次扣住了“小虫”,也算有所收获,扣不住“咕咕鸠”和“鸦鹊”,便在院中堆雪人玩,有时大人们也帮忙,这也是冬天里很有兴味的玩乐了。有时则爬在窗台上,听“咕咕鸠”、“鸦鹊”的互叫,我也会加入其中,念几句儿歌:“鸦鹊喳,枣枝压。谁来呀?咱亲家。亲家亲家快上炕,你的女儿不像样。头不梳,脸不洗,好吃油糕是馋嘴。”祖母则对我说:“鸦鹊报喜,今天会有戚人来!给你做好吃的。”所以在我的童年,听到喜鹊鸣叫,总是会心生欢喜。  八爷喜欢鸟,却不曾见他饲养过。他年轻时在北京做生意,似乎有过养鸟的经历,谈起“八哥”和“画眉”总是津津乐道,我只是听过这些鸟的名字,但没有见过在我们村的小树林里,偶然见过两回“黄呱佬”(黄鹂)和一回“熠山红”。前者个头大,一身柠檬黄的羽毛,煞是亮丽,而后者小小细瘦身材,展翅飞起,猛然看是黑色的羽毛,而羽翼中却闪着缕缕的红光,竟是那么的迷人。这两种鸟的声音都可谓妙音婉转,我却是无法描摹的。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隐堂忆旧》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47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