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星河乡土文库:边地遗珍古村落

封面

作者: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星河乡土文库》编写组

页数:136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378562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太行边地左权县传统村落尚未进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榜单,但千百年来发生在村落里的故事并没有为世人淡忘。“乡村记忆”成了一份珍贵的遗产,激励山里人继续追求人生的纯粹。不论槐树深宅里的读书梦,还是旗杆飘逸着的从政念想,都有努力融入主流的刻苦与勤勉;不论潇洒畅快的游勇,还是且行且歌的浪人,都在一份独特的坚守中表达着对理想生活的追寻。更不用说“海娃”在炮火中的机智,“小二黑”在欢歌年代的豪迈,“孙旺泉”在贫困与压抑中的隐忍。这一切,都融入“边地乡村”的肌理,成了村魂的组成部分,慢慢衍生成一种太行精神,继续将边村里的生活装饰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调。  《边地遗珍古村落/星河乡土文库》以左权县数十个边远乡村为背景,分六个专题,讲述漫长年代里太行山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创作的独特人文景观和景观中飘逝的苍凉往事。

本书特色

  编写组深入太行乡村的边边角角,挖掘出不少有故事的村落。如一个叫刘家咬的村庄里的爱情故事,成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的重要成果,这就是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一个发生在石玉咬村的挖井故事,成了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这就是郑义的《老井》。

目录

引言
第一讲 古阁处处佑村魂
第二讲 痴心文士深宅梦
第三讲 旗杆飞贼两纠结
第四讲 边关远村乡绅事
第五讲 赤胆瞽勇抗战歌
第六讲 麻田漳水裸渡人

节选

  《边地遗珍古村落/星河乡土文库》:  1941年9月底,一群二十岁左右的爱国青年在蒿沟村葫芦寨组建了中共辽西县委,二十三岁的沁县人张广居任抗日政府县长。辽西县成立四年多时间,他们就在一个院子里,领导了辽西人民的抗日行动。  辽西人抗日的事情很多,但是令张广居念念不忘的,是一群盲艺人的抗日故事。本来,太行山的盲艺人走村串乡算卦、说书,有很深厚的传统。抗战爆发后,日本人到处封锁,盲艺人活动的范围大大缩小。一次,张广居偶然碰上了盲艺人集会,就顺势动员大家宣传抗日。  盲艺人们说,他们不是不抗日,日本人来了,他们本来的活动区域也去不了。不但如此,根据地干部还限制他们进入敌占区,限制算命,使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张广居回忆说:“盲艺人给我上了一堂课,我向他们做了检讨,表示相信他们真诚的抗日愿望,允许他们自由进入敌占区,有集会、说唱的自由,有在敌占区算命的自由;并且希望他们把抗日歌曲带到敌占区弹唱,利用算命劝敌伪回心向善。”  盲艺人被张县长的话感动得哭了,表示一定努力报效抗日政府。此后,盲艺人们除演唱现成的抗日歌曲,还自编自唱《吴三桂引清兵自遭杀身大祸》《八月十五杀鞑子》《义和团杀洋人》等,并利用算命,劝说伪军弃暗投明。盲艺人用自己在敌占区赚的钱,买了根据地匮乏的火柴、盐、纸张、牙粉、墨水等,送给抗日政府里的干部。1992年,七十三岁的张广居已经从云南省政府秘书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他回忆说:“我和盲艺人相互信任,相处极好。我到他们所在村子工作,他们的家属也要硬拉着去吃一顿饭,尽可能给煮好的吃。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蒸莜面条,拌点辣椒,至今难忘那种美味。”  蒿沟村的郝生云就是张广居动员过的盲艺人中的一个。我们今天可以知道的是,小岭底村老一代盲艺人赵大蛮带了两个徒弟,即蒿沟村的郝生云和小岭底村的张二小。郝生云1922年出生,属狗;张二小1929年出生,属蛇。1941年辽西县政府成立的时候,郝生云十九岁,他接受新思想快,不仅积极宣传抗日,还与师父、师弟一起深入日军炮楼刺探情报。  郝生云生在蒿沟村一个中农家庭,五六岁时失明了,从此,家里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郝生云健全的弟弟身上。早年受到的冷落使他这个盲孩子更懂得自强。  冬天,家里把小岭底村的盲艺人赵大蛮请来,住在郝家,教这个盲孩子吹笙、弹三弦、算卦;夏天,赵大蛮领上郝生云走村卖艺混饭吃,串巷算卦挣几个零钱。  辽西抗日县政府驻扎在蒿沟的那几年,二十三岁的县长张广居鼓励盲艺人传唱抗日歌曲,鼓励盲艺人利用算命劝伪人员,回心向善。郝生云应该是与张广居交往甚好的盲艺人中的一个。  在左权县,中央党校离休干部义凡也是与盲艺人有过交道的一个。  1940年,百团大战前,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重点是“二年胜利”,意思是,再用两年的时间,我们将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时候,区里要求义凡利用自身对辽县县城周围村庄熟悉、亲戚多、便于隐藏的条件,派他到黄家会、蛤蟆滩一带活动,往日本人占领的辽县城内宣传“二年胜利”,以此瓦解敌人的军心。  义凡找到盲艺人,说明情况,把已经准备好的宣传画交给盲艺人,让他们带进敌占区。这两幅漫画宣传单义凡至今还记得,一幅画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是关公的故事,意思要表明:你们虽然给日本人办事,但是你们毕竟是中国人,应该有颗中国心,我们共产党相信你们,你们要为取得抗日胜利出力!另一幅画的画面是一个小孩在喂兔子,象征日本人的寿命长不了。  义凡把漫画递到盲艺人手里,盲艺人很自然地往褡裢里一装。义凡问:“就这么装着,不怕被敌人发现?”  盲艺人们坦然说:“不怕。反正我是不认识。他们要是找出来,我就说画什么对我都没用,我不知道谁塞的,你要是想要尽管拿去。”  义凡说:“早年在太行山时对盲艺人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同情和尊重的态度,一些老人不让年轻人叫他们‘瞎子’,而是管盲艺人们叫‘先生’。另一种态度是认为他们就是讨饭的,到了门上拉起胡琴、弹起三弦,不仅不给饭吃,还轰走。因为盲艺人们为抗日政府出了力,在政府管辖的村子里,盲艺人可以吃到派饭,也不再受歧视。尤其有了农会以后,对他们的帮助就更多了。”  郝生云说:“上炮台,真日本人不打盲人,汉奸打。他上日本人建的红都炮台,是辽西县政府让他们去的。他领一个小孩,去的目的是利用算卦了解炮台上有多少人。”路远,又是盲人,因此经常不能按时吃到饭,有时候还遭受毒打。一次,为郝生云领路的小孩告诉别人他们上过红都炮台。共产党的侦察连听说了这个消息,就把郝生云押走了,怀疑他当了汉奸。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星河乡土文库:边地遗珍古村落》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4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