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凌郁之
页数:326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1010563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宋代文言小说为主要考察对象,从宏观上把握并描述唐宋小说史的流变,揭示其观念发展、风格变迁的表现和原因。本书探讨了宋人小说与宋代文化文学转型的内在关联,分析了文言小说向说话的倾斜、向戏曲的拓殖以及其间的融会,并从唐宋文化转型及雅俗文学互动的视角展开具体而微的讨论,从而揭示出宋代小说的全面的存在形态及其走向世俗的态势和意义。
作者简介
凌郁之,1968年生,汉族,安徽舒城人。分别于1997年、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并获唐宋文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苏州科技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近十年来,在《文史》、《文献》、《文学遗产》、《中国典籍与文化》、《复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过《洪迈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等著作。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
目录
序
引言
第一章 唐宋文言小说的嬗变
第一节 唐宋小说的因革
第二节 宋代文风的嬗变与传奇体的式微
第三节 从宋代官私书目看小说观念的变迁
第四节 从“传奇”向“传记”的回复——兼论宋人小说诸概念的名与实
第二章 宋代文化近世化转型的小说文本
第一节 宋代文化转型与宋人小说
第二节 宋代文言小说与佛道信仰的世俗化
第三节 宋代文言小说与民间传统
第三章 宋代文言小说与宋代文学以俗为雅的历史动向
第一节 宋人小说与宋诗
第二节 宋人小说与宋文
第三节 宋人小说与宋词
第四章 宋代文言小说向说话的倾斜
第一节 宋人“说话”与“小说家”
第二节 宋代“小说家”话本
第三节 宋代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
第五章 宋代文言小说向曲艺的拓殖
第一节 歌舞:转踏、鼓子词、大曲
第二节 说唱:唱赚、诸宫调等
第三节 戏剧:宋杂剧、南戏、傀儡戏等
第六章 三位一体的世俗化:题材、叙事与接受层面的考察
第一节 题材层面
第二节 叙事者层面
第三节 受众层面
第七章 几部重要小说集的个案考察
第一节 《丽情集》
第二节 《青琐高议》与《云斋广录》
第三节 《绿窗新话》
第四节 《醉翁谈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引言
第一章 唐宋文言小说的嬗变
第一节 唐宋小说的因革
第二节 宋代文风的嬗变与传奇体的式微
第三节 从宋代官私书目看小说观念的变迁
第四节 从“传奇”向“传记”的回复——兼论宋人小说诸概念的名与实
第二章 宋代文化近世化转型的小说文本
第一节 宋代文化转型与宋人小说
第二节 宋代文言小说与佛道信仰的世俗化
第三节 宋代文言小说与民间传统
第三章 宋代文言小说与宋代文学以俗为雅的历史动向
第一节 宋人小说与宋诗
第二节 宋人小说与宋文
第三节 宋人小说与宋词
第四章 宋代文言小说向说话的倾斜
第一节 宋人“说话”与“小说家”
第二节 宋代“小说家”话本
第三节 宋代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
第五章 宋代文言小说向曲艺的拓殖
第一节 歌舞:转踏、鼓子词、大曲
第二节 说唱:唱赚、诸宫调等
第三节 戏剧:宋杂剧、南戏、傀儡戏等
第六章 三位一体的世俗化:题材、叙事与接受层面的考察
第一节 题材层面
第二节 叙事者层面
第三节 受众层面
第七章 几部重要小说集的个案考察
第一节 《丽情集》
第二节 《青琐高议》与《云斋广录》
第三节 《绿窗新话》
第四节 《醉翁谈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