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近代四川的中等英语教育

封面

作者:胡昊苏

页数:380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90177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书稿以清末民国时期中等英语教育各个阶段的发展为脉络,分析不同时段英语教育的优缺点。正文以近代四川外语教育的缘起为开头,论述1912至1937年四川的中等英语教育,从学制、教员、教材、教法、教会学校及社会教育方面进行探讨,之后讲述抗战时期的中等英语教育,此时期在师资、教材、教法、课外练习、考核、试卷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少见发展。很后论述国共内战时期的四川中等英语教育及中等英语教学之分析。

作者简介

  胡昊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2002年获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15年获中国近现代史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史、中国近现代社会与文化、靠前英语教学。已公开发表论文九篇,其中CSSCI论文三篇。

目录

第一章 近代四川外语教育的缘起
第一节 拉丁语
第二节 法语
第三节 日语
第四节 英语

第二章 1912年至1937年四川的中等英语教育
第一节 学制
第二节 教员
第三节 教材
第四节 教法和考核
第五节 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
第六节 社会英语教育

第三章 抗战时期的四川中等英语教育
第一节 中等学校学制
第二节 教员
第三节 教材
第四节 教学法
第五节 课外练习、成绩考核及试卷分析
第六节 社会英语教育
第七节 英语报纸杂志
第八节 英语人才的社会需求

第四章 1945至1949年四川中等英语教育及中等英语教学之分析
第一节 1945至1949年四川中等英语教育概况
第二节 教育学者对于中等英语教学之分析
结束语
征引文献

节选

  《近代四川的中等英语教育》:  除了中等学堂和东游预备学堂教授日语,其他一些专门学堂如陆军小学堂、陆军讲武堂、陆军测绘学堂也开设日语课。例如,1908年创办的四川陆军测绘学堂专业课程及日文课都由日本教员教授,数理化课程则由日籍教员和中国教员共同教授。①据王少游回忆,1910年他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午后由学长集合学生依身高次序编成三排,一排学德文,二排学英文,三排学日文,再依排的番号编人寝室、自习室和教室”②。关于教员,他提到了“日文教员康千里”③。教材方面,清末成都市面上的日文教科书,正谊公司售卖的主要有“汉译日本文典,一元五;新英和辞典,九角;英和新辞林,七角;日语用法,一元;日语教程,一元八”④。商务印书馆印制的主要有“日本文典,六角;和文读本入门,二角;汉释日本辞典;和文汉译读本,一元;东洋法程,五角”⑤。  日语教学的兴起为四川学生赴日留学创造了条件,“各县公私费到日本留学的,多的数十人,少的也有数人”⑥。据《成都通览》“东洋留学生姓名表”记载,1909年在日本留学的成都府属十二州县的留学生有158人,已毕业或因事回国的有89人,共247人。这247名留学生中除18人进入的学校不明外,进入早稻田、明治大学等6所著名大学的有47人,进入各类专科学校的有182人,学习的专业有文、理、政法、师范、军事、警察、体育、铁道、船舶、农业、商业、外语、美术等。①这些留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回到四川,或从政,或从军,或从商,或兴实业,或教书,为四川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其中一部分人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成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运动的领导者和骨干力量。例如吴玉章就描述:“不久个个回家,多少也带一点宣传革命的性质;并且个个都回到本县中办起学堂来,得了宣传的好工具,又极力劝人出外游学,因此,各县留学生,源源而来,各地革命的风潮,也时时发生。”②这里,吴玉章说的“个个回乡办学的留日学生”是指留学日本的速成师范生。比如,刘伯承曾经就读的开县高等小学堂开设国文、修身、外文、数学、理化、史地、体操等课程,教师水平较高,教自然科学的傅让、朱璜等教员就是留日的速成师范生,毕业于日本弘文师范学校。③《彭山纪年》记载彭山高等小学校长毛麟也毕业于日本弘文师范学校。④另外,《眉山县志》记载眉州联合中学“光绪三十三年开办,监督为州增生日本师范学校毕业夏光普”,“现在毕业生约三百余人”。⑤四川陆军讲武堂(1919年创办)在杨森时期(20年代初)就由留日学生牟同文担任日语教官。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近代四川的中等英语教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4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