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编者:薛亮//陆杨
页数:164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41616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本着系统性、基础性、实用性的原则进行编写,旨在阐明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生长发育的规律、身体发育指标及评价、学前教育机构的膳食和卫生管理、婴幼儿心理的保健、婴幼儿常见心理疾惠及矫治方法,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要求在校的学前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全面地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为今后从事幼儿卫生保健及教学工作做相应准备。
目录
第一节 人体概述
第二节 运动系统
第三节 呼吸系统
第四节 循环系统
第五节 消化系统
第六节 泌尿系统
第七节 生殖系统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
第九节 神经系统
第十节 感觉器官
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评价
第一节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概述
第二节 评价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指标
第三章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
第一节 营养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 婴儿喂养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膳食与卫生
第四章 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与保健制度
第一节 托幼机构房舍、场地的卫生
第二节 托幼机构常用设备的卫生
第三节 健康检查制度
第四节 预防接种制度
第五节 消毒制度
第六节 隔离制度
第五章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四节 学前儿童心理保健措施
第六章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疾患与矫治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精神压力
第二节 与神经性习惯有关的心理问题
第三节 与情绪有关的心理问题
第四节 与品行有关的心理问题
第五节 与语言有关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节选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注意婴儿身体的保健以及安全防护,是防止婴儿身体受到伤害的关键,成人要精心地照顾好婴儿的生活。疾病和身体受损,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婴儿的正常发育。避免让婴儿的心理受到伤害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时期,婴儿也会逐渐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如断奶、所依恋的人离开自己、陌生人的介入等等,而这些又都是在婴儿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事情。对此,成人要理解婴儿的心理感受,更要耐心地帮助婴儿慢慢过渡、逐渐适应,不要使婴儿感到不安、无助、忧郁、紧张或恐惧。 例如断奶:为了帮助婴儿逐渐减少对母乳的过分依恋,为断奶做好准备,当婴儿出生4个月以后,逐渐开始给婴儿添加辅助食品,使婴儿知道除了母乳以外还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以便激发婴儿对其他食物的兴趣,并使婴儿逐渐喜欢吃这些食物,这是为断奶做好生理与心理准备的重要一步。当婴儿手部动作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以后,成人可以给婴儿一些手拿食吃,如手指饼干、小馒头片等,以便让婴儿自己体验拿东西吃的感受,这不仅能锻炼婴儿手眼协调的动作,而且,还能使婴儿感到自己吃东西是那样的有趣、好玩,从而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同时,这也能使婴儿逐渐摆脱对母乳的依恋。这样,通过逐步培养婴儿的咀嚼和吞咽能力,使婴儿对其他食物产生兴趣,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最终达到断奶的目的。’ 在这一过程中,让婴儿有一个生理和心理的准备过程是相当重要的。成人尽可能不要采取突然断奶或是逼迫断奶的方式,否则很容易使婴儿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不适应,引起婴儿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拒绝进食,或使婴儿体验到失落和挫折。 正确对待婴儿怕生的现象也是很重要的。婴儿出生六七个月以后,由于他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产生了较强的依恋感,因而对于家庭以外的人便会表现出怕生的现象。例如,当陌生人走近他或是逗他玩的时候,他会感到害怕甚至哭起来,如果陌生人将他抱起,他哭闹得会更加厉害,身体拼命地挣扎……他已不再像从前那样,任凭谁逗他都会觉得高兴。 婴儿怕生是婴儿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化,这充分表明婴儿在感知和记忆能力等方面有所发展。对于婴儿所表现出来的怕生,成人应该做的是:一方面,不要强迫婴儿与陌生人接触,以减少婴儿的消极情绪和不安的感受;另一方面,应逐渐地引导和鼓励婴儿去接触周围的事物和人,不断扩大婴儿的接触范围和交往面,这样便可以使婴儿在逐渐适应的过程中摆脱心理上的恐惧和担忧,逐渐学习与他人进行交往。 (二)1~3岁婴儿心理保健的重点 1.满足婴儿独立性的需要 能独立行走,对于婴儿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不仅意味着婴儿生活空间的扩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婴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行动了,他想到哪儿就可以到哪儿,其活动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随着婴儿动作能力、智力、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婴儿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乖巧、听话,而是变得比较任性了,尤其喜欢自己动手做事,什么都想自己来干,表现出独立性的需要和意识。例如,他们总是想自己用勺吃饭、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手、自己倒洗脸水……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性的需求愈加强烈。 婴儿这种独立性的需要,是这一时期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说,这正是培养婴儿独立性最有利的时机。对此,成人应该认识到婴儿的这种需要和愿望,并尽力去满足他、帮助他、鼓励他和培养他,使婴儿能从中体验到成功,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这样,婴儿就愈加乐意去学习做事,其行为会变得主动和积极。婴儿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各种能力,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这对于婴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以及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反,如果成人觉得婴儿做事太慢、干得不好,甚至添麻烦,对婴儿的活动缺乏耐心和信心,于是就去制止婴儿的活动,包办代替,或是责怪婴儿,这样做,将会抑制婴儿刚刚萌发出来的独立意识,使婴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而逐渐放弃尝试和努力,最终养成婴儿对成人较强的依赖性,影响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或者会使婴儿产生不满的情绪,导致婴儿的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这些均不利于婴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2.鼓励婴儿与他人交往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由于缺乏兄弟姐妹,再加上城市中的居住特点,许多儿童交往的对象主要是自己的亲人,通常缺乏与同伴交往以及其他成人交往的经历,这将会给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