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行为、过程、动因与案例:behavior, process, motivation and case

封面

作者:毛蕴诗、蒋敦福、曾国军

页数:244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

ISBN:97875005820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所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跨国公司在华策略与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项目批准号:70132010)的成果之一。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作者在国外访问研究期间就已经意识到了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一些研究。大约在2001年,我将《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研究》选定为博士生蒋敦福学位论文的题目。2002年2月,作者与蒋敦福在《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了题为档代跨国公司撤资理论及其新发展》的文献综述,此后的研究据此展开。

2003年6月蒋敦福撰写的题为“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在蒋敦福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本书对理论研究进行了充实和更新,对篇章结构进行了调整,对经验研究和案例分析进行了大量补充。作者利用在日本访问期间所收集的资料撰写了本书的第八章。曾国军博士协助作者对本书资料进行了整理、补充和案例调研。通过对安徽合肥的美泰克荣事达合资公司、广东东美的厚街电力有限公司和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调查,撰写了6个案例,加上蒋敦福博士论文中原有的对顺德三洋科龙的案例研究,形成了本书的第六章和第七章。这样使得本项研究由最初博士论文的8万多字扩展到现在的约26余万字。

作者简介

毛蕴诗,男,1945年出生于四川省夹江县,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山大学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多家杂志社编委;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武汉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广东省政协常委;系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首都经贸大学、暨南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兼职教授;担任多家公司的独立董事和顾问。曾多次应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及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大学的邀请进行合作研究和讲学。先后承担并完成了20多项国家级、省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和横向课题。主要著作有:《全球公司重构——案例研究与中国企业战略重组》、《跨国公司战略竞争与国际直接投资》、《公司重构与竞争优势》、《企业集团——扩展动因、模式与案例》、《公司经济学》;主编的研究丛书有:《中日管理比较研究论文集》、《现

目录

第1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跨国公司全球范围内撤资行为渐增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分析框架

第2章 跨国公司撤资问题文献回顾

第一节 跨国公司撤资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跨国公司撤资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研究

第3章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方式、结构与组织特征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结构分析:以某省为例

第三节 跨国公司撤资:对A市三资企业的跟踪调查

第四节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企业的组织特征:B市和C市的实证研究

第4章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环境因素分析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国内市场环境因素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国际经济环境因素

第5章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动因的经验研究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不同层面的战略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动因:对日本企业的问卷调查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动因:外资啤酒企业在华撤资及再进入

第6章 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日本三洋电机公司从广东三洋科龙冷柜有限公司撤资

第二节 伊藤忠商事和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撤资北京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

第7章 欧美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惠而浦在华撤资与再进人

第二节 美泰克公司撤资合肥荣事达

第三节 施乐公司在华撤资

第四节 赛德能源撤资东莞厚街电力有限公司

第五节 法国标致撤资及再进人

第8章 旧本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专题研究

第一节 日本企业海外撤资概况

第二节 关于企业海外撤资的文献研究

第三节 日本企业在华撤资的分析框架

第四节 日本在华撤资企业的特征

第五节 日本企业在华撤资的动因

第六节 研究结论

第9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基本研究结论的建议及政策含义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本研究调查的跨国公司撤资企业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跨国公司在华撤资:行为、过程、动因与案例:behavior, process, motivation and case》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