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施拉姆
页数:46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01983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施拉姆所著《》是西方研究很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认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以往的“翻版说”与“异端说”都是不确切的。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首先从整体上讲,施拉姆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为线索全面展开的。从历史的的角度,施拉姆以马克思在中国的具体化为线索全面地对思想进行了研究。如前所述,施拉姆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同经过改造的中国传统文化、同中国革命的民族主义目标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施拉姆着重指出:无论是建国前,还是建国后,毛都在力求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还认为,的晚年,特别是“”时期,放弃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己长期坚持的正确的路线。这些观点,尽管有失偏颇之处,但的确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
作者简介
[美]斯图尔特?R?施拉姆(Stuart R.Schram),西方著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和毛泽东著作翻译家。1954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60年代在哈佛大学从事当代中国问题研究。1967年执教于英国伦敦大学。1968年至1972年任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政治系教授,兼任该院现代中国研究所所长。1990年退休返回美国,应聘在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持英文版《毛泽东集》的编纂工作。主要著作有:《毛泽东的政治思想》(1963)、《毛泽东》(1966)、《未经修饰的毛泽东:谈话与书信集(1956—1971)》(1973)、《对毛泽东的初步重估》(1984)、《毛泽东的思想》(1989)等。
本书特色
国外毛泽东研究史上里程碑式著作西方著名毛泽东研究专家斯图尔特·施拉姆经典作品施拉姆教授是研究毛泽东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他为研究毛泽东和编辑毛泽东著作,克服重重困难,不辞辛劳,孜孜以求,付出了极大的心血。这种精神,令人感佩。他的卓越的学术成就,受到中国同行的积极评价。他多次到中国访问,进行学术交流,同中国学者建立了真诚的友谊,并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 逄先知
1963 年,施拉姆出版了那部突破性的著作《毛泽东的政治思想》,1966 年,企鹅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题为《毛泽东》的传记著作,这部著作后来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各地发行。这些作品的问世使得施拉姆如同彗星划破长空般地在英美中国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教授 麦克法考尔(Roderick MacFarquhar)
尽管施拉姆从未放弃过重修这部西方毛泽东研究史上里程碑式著作的夙愿,但仍果决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毛泽东原始文献的翻译事业。历史证明,他的这一选择是明智的大义之举。值此,今天我们要重编此书,以表示对他的敬意和纪念!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思勉人文图书馆馆长 萧延中
正如人们无法想象中国革命离开了毛泽东一样,离开了施拉姆的工作,也将无法想象在研究中国革命的过程中,西方学者将如何理解毛泽东。 ——斯坦福大学名誉教授 范力沛( Lymann van Slyke)
目录
第二章 在长沙求学的日子
第三章 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时期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五章 同国民党合作
第六章 艰难的岁月
第七章 从江西到延安
第八章 在两条战线上的斗争
第九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十章 探索一条中国式的道路
结束语
附录1 对中国问题研究中费理察与沃尔德尔“革命”的一些思考
(1977)
附录2 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1977)
附录3 乌托邦去来: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个周期(1981)
附录4 简评毛泽东(1984)
附录5 毛泽东研究:回顾与展望(1984)
附录6 我看毛泽东(1984)
附录7 论毛泽东个人权威的基础与意义(1987)
附录8 施拉姆已发表著述的文献书目
新版整理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