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晓莹,张艳霞编
页数:95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640230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的学科门类,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科学、经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概论是设计师和设计专业学生的入门指南,也是一门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的设计理论基础课。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以后的专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将很多精力放在专业设计方法及设计技巧的学习和运用上,却忽略了很为基础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方式的学习和研究。设计者缺乏应有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理性的设计思维,不能用专业理论来指导设计实践,这样是不可能设计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的。本书结合对设计教学与实践的探索和思考,以精炼易懂的语言阐述了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类型、设计的思维方法、设计与审美、设计批评等,并结合设计作品从各个角度深度剖析,全面展示了现代设计领域中的新思维、新观念、新理论、新技巧和新作品,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把握设计的发展趋势,提高理论素养,更好地完成设计实践。
目录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含义
第二节 艺术设计的特性
第三节 艺术设计的原则
第二章 艺术设计的历史
第一节 中国艺术设计史
第二节 西方艺术设计史
第三章 艺术设计的类型
第一节 视觉传达设计
第二节 产品设计
第三节 环境设计
第四章 艺术设计的思维与方法
第一节 设计思维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设计思维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设计思维的基本过程
第四节 设计思维的基本形式
第五节 设计思维的类型
第六节 设计思维的方法
第七节 设计思维的训练
第五章 设计师的职业技能及分类
第一节 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
第二节 设计师的类型
第三节 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第六章 设计与审美
第一节 现代审美观念
第二节 现代审美观念下的现代设计
第七章 设计批评
第一节 设计批评的对象与批评者
第二节 设计批评的标准
第三节 设计批评的方式
第四节 我国的设计批评现状
第八章 作品赏析
第一节 中国部分
第二节 外国部分
参考文献
节选
1871年,芝加哥城大火,将市区大批木结构的简易房舍烧得精光。“但这把火却给建造这个新型大都会创造了条件,为利用一百多年来欧洲发展起来的新建筑材料和新技术提供了一显身手的场地。”来自四面八方的建筑师纷至沓来,为了节省土地,市政府对征用土地规定了苛刻的条件,以迫使建筑师在设计中增高楼层、扩展空间,现代高层建筑开始在芝加哥出现。在采用钢铁等新材料以及高层框架等新技术建造摩天大楼的过程中,芝加哥的建筑师们逐渐形成了趋向简洁独创的风格,芝加哥学派由此而诞生。 芝加哥学派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丰义的羁绊,使之更加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精神。这·学派虽然包括了众多的建筑师,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 他们使用铁的全框架结构,使楼房层数超过10层甚至更高。由于争速度、重时效、尽量扩大利润是当时压倒一切的宗旨,传统的学院派建筑观念被暂时搁置和淡化,楼房的立面大为净化和简化。为了增加室内的光线和通风,出现了宽度大于高度的横向窗子,被称为“芝加哥窗”。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成为“芝加哥学派”的建筑特点。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1893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的大玻璃窗,并以此形成了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干将,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路易·沙利文以他在14年中设计的100多幢摩天大楼明确地彰显了自己的观点,为现代设计运动奠定f理论和实践基础,虽然由于折衷主义的回流,使他的室内设计常常带有与功能主义大相径庭的新艺术运动风格,但是他深刻地影响了统治建筑界近半个世纪的功能主义的建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