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都在一只船上

封面

作者:孙豫鄂

页数:192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90332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纪实文学《都在一只船上》记录作者女儿2009年到2010年因患白血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真实故事。本文用以记录那段铭心刻骨的历史,感谢所有救助过她的人。

作者简介

孙豫鄂,女,1957年出生。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1977年考入医学院校医学系,毕业后从医至今。2003年到伦敦大学医学院学习和工作,2008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后回国。

本书特色

孙豫鄂著的《都在一只船上》是作者献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感谢父母在作者成长时期精心呵护培育,并容忍他的任性、刻板和远离。本书也献给自己的女儿,她一出生就成了作者的精神大厦的顶梁柱、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及幸福的重要源泉。感谢她8年前和病魔英勇抗战,一次次突破化疗枪林弹雨的围剿,在她生命的山岗上插满健康的旗帜,在生命的土地上洒满温暖明亮的阳光。本书《都在一只船上》一文里有很多片段来自女儿的手记。

目录

目录

纪实文学

都在一只船上·

散文

父母老了我还没长大·

中篇小说

生一次病长三个心眼·

离婚了还搭嘎·

节选

1本雷
结婚前就发现我的右脚莫名其妙地肿,因为我的皮肤比较敏感,我以为是蚊虫叮咬引起的反应。后来肿胀从右脚转移到左脚,还奇痒难忍,再后来发展到右脚踝处长出一个透明的水疱,越来越大,不小心碰破后流水不止。而且脑袋后面莫名地长了两个硬疙瘩,不疼不痒地矗立在那里。为了婚礼,我无暇去医院仔细检查,当然,没去医院检查也是因为我对自己身体的充分相信。
直到婚后第三天回门儿后,我才去医院。我不知道该看什么科,就去了手足科。跟医生简单地说了病情,医生说:估计是累的,回去休息两天再来。我和老公回了家,等待。
婚礼正好在十一假期举行,为了不耽误上班,雪夜没有请婚假,假期结束就去上班了。那天我突感浑身无力,胸闷气短,我以为是在家一天憋的,就独自一个人去外面透透气,可是没走到10分钟,我就觉得自己要倒下了。我硬撑着往家赶,回到家脱下外衣,才发现手腕处也肿胀起来,我这才觉得情况不好,赶紧给雪夜打电话说我不舒服,让他赶紧回来。
他下班就往家赶,回到家询问了我的情况,饭都没吃就带我上医院。我们挂了急诊号。急诊内科的医生问了病情,说,慢性病应该白天来。雪夜急了,说:你不用看病,看看该做点什么检查,我们全做,如果没啥大事,我们明天再来。医生开了一大堆的单子。雪夜扶着虚弱的我一项一项地检查,每出来一个结果,只要是好的他就长出一口气。
原本5分钟可以出结果的血常规,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没有出来。我们很焦急地询问,检验科医生一边忙碌着,一边反复问我们最近做过体检没有。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他把雪夜叫到一边说,拿着单子去找医生,我已经给他打了电话了。
我们急忙赶到急诊内科医生办公室,医生看了血常规的单子,把雪夜叫到办公室的内室里面,我依附着门,隐约听到点内容:“白细胞太高,需要进一步检查。”
雪夜沉重地走了出来,拉着我走到外面的椅子上坐下,压抑地说:医生说要做骨髓穿刺检查,是血液上有点问题,不过没有确诊。我一下子瘫软了,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三个字:白血病。这三个字那样地惨白,久久不肯从我脑子里离去。
我抱着头号啕大哭起来,雪夜哽咽地说:“别哭了,我们去别的医院再检查一遍。”
而我已经站不起来了,他只有搂着我坐着。他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别怕,有病我们治,怕有什么用,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的。”
我渐渐平静了点,拿起了电话,给远在上海的母亲打电话,听到母亲的一声“喂”。我再次崩溃,大声哭道:“妈妈,回来啊,我生病了,血液病。”我的哭声淹没了我的语言。
我又给爸爸电话,请他赶紧去另一家医院等我。
可是化验结果并不会因为被这么多人关爱着就不那么冰冷了,第二家医院化验结果依然是白血球很高,医生找爸爸和雪夜谈话。然后给我打消炎针。大家的神情紧张茫然。
而我已无暇安慰别人,也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安慰了。只有低着头,一直哭一直哭。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都在一只船上》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