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党小虎等著
页数:300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13995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一带一路”生态背景的总结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初步解读、“一带一路”区域水土资源基本状况及其生态利用的理念与途径、“一带一路”的国际能源合作和对区域已有的生态系统评估及全球碳循环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与评述等5部分。
作者简介
党小虎,博士,西安科技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水土保持与生态经济、人—地关系、土地生态工程等,现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陕西省工业攻关计划项目和1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
本书特色
基于全球空间研究,阐释 “一带一路”的新成果。
作者基于“一带一路”所涉区域/国家的生态背景及生态系统变化,重点就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生态化利用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总结,并从生态视角对全球能源合作进行了探讨,对“一带一路”构想实践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机制和路径进行初步解读。
目录
第一章 “一带一路”区域生态背景
第一节 “一带一路”区域生态背景
一、“一带一路”区域生态环境基本概况
二、“一带一路”建设中主要的生态环境挑战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地区/国家生态背景
一、欧洲地区
二、西亚地区
三、中亚地区
第三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地区/国家生态背景
一、东亚地区
二、东南亚地区
三、南亚地区
四、非洲地区
五、南欧地区
第四节 “一带一路”国内段生态背景
一、国土与社会经济背景
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三、环境污染状况
第二章 “一带一路”与土地生态利用
第一节 国际土地利用计划
一、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二、全球土地计划(GLP)
三、“一带一路”与IGBP、GLP关系
第二节 “一带一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
一、概况
二、数据
三、区域总体土地利用变化
四、西欧和中东欧
五、独联体国家
六、西亚和北非
七、中亚
八、南亚
九、大洋洲
十、东南亚
十一、东亚
第三节 “一带一路”区域植被NDVI变化
一、数据
二、全球植被NDVI变化
三、“一带一路”区域植被NDVI变化
四、“一带一路”区域植被退化
第四节 中国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
一、土地利用
二、土地质量状况
第三章 “一带一路”与生态水利
第一节 “一带一路”水资源状况
一、全球水资源分布概况
二、“一带一路”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三、“一带一路”沿线水资源利用中的跨国冲突
第二节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生态水利理念
一、生态水利的内涵
二、生态水利的理论体系
三、生态水利建设基本路径
第三节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节水战略
一、农业节水
二、工业节水
三、推广城市生活用水节水技术
四、国际水资源合作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一带一路”与能源合作
第一节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
一、当前世界能源的禀赋格局
二、当前世界能源的生产格局
三、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费格局
第二节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能源战略
一、美国国家能源战略
二、俄罗斯国家能源战略
三、欧盟能源战略
四、日本国家能源战略
五、中国国家能源战略
第三节 中国地缘能源合作与格局演变
一、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地缘能源合作
二、中国与俄罗斯的地缘能源合作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地缘能源合作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地缘能源合作
五、中国与环印度洋国家的地缘能源合作
第四节 化石能源碳排放状况
一、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变化
二、区域间碳排放比较
第五章 地球生态系统综合评估进展
第一节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及其贡献
一、千年生态系统评估
二、“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贡献
第二节 生态系统变化趋势
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生态管理
一、“一带一路”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管理状况
三、“一带一路”建设中生态环境的国际合作意义
四、“一带一路”中的生态管理实践
第四节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一、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
二、生态系统承载力的主要评估方法
三、“一带一路”生态综合承载力概况
第五节 全球碳循环与环境变化
一、陆地生态系统碳储碳库变化
二、海洋生态系统碳库变化
三、湿地生态系统碳库变化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