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袁爱娣
页数:24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404118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精神卫生护理》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亦是国家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 《精神卫生护理》共14章,分为总论和各论。内容包括绪论、精神障碍的基本知识、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精神障碍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精神障碍治疗的护理、精神障碍的家庭护理与社区康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药物相关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和儿童与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护理。设有学习目标、相关概念、知识拓展、案例分析、典型病例和思考题,旨在启发学生思考,拓展视野。 《精神卫生护理》配套相关数字资源,使用者可通过手机微信扫一扫书中所附二维码,观看重要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微视频,获得直观感受。 《精神卫生护理》主要供高职高专院校的护理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在职护理人员和社区及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精神病学概述
第二节 精神科护理发展简史
第三节 精神科护理工作任务与特点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精神障碍病因与诊断分类
第二节 精神障碍症状学
第三章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
第一节 治疗性护患关系的建立
第二节 精神障碍患者的观察与记录
第三节 精神科基础护理
第四章 精神障碍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第一节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第二节 自杀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第三节 出走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第四节 木僵患者的护理
第五章 精神障碍治疗的护理
第一节 精神障碍药物治疗的护理
第二节 电抽搐治疗的护理
第三节 心理治疗的护理
第四节 康复治疗的护理
第六章 精神障碍的家庭护理与社区康复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家庭护理
第二节 社区精神康复
下篇 各论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第八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九章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抑郁症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护理
第十章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神经症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癔症患者的护理
第十一章 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十二章 药物相关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阿片类与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十三章 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十四章 儿童与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多动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第二节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
第三节 抽动障碍患儿的护理
第四节 其他儿童与少年期精神与行为障碍的护理
复习题一
复习题二
参考文献
节选
《精神卫生护理》: 一、概述 木僵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行为障碍,表现为精神活动的普遍抑制。患者通常无意识障碍,如不予治疗可以维持较长时间,容易引起多种躯体并发症,恢复后常能回忆起病中情景。 二、病因 木僵为某些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之一,如紧张型精神分裂症中的紧张性木僵,抑郁发作时可出现抑郁性木僵,癔症可出现心因性木僵等。 三、临床表现 木僵轻者言语和行动明显减少、缓慢,呆坐呆立,重者僵卧在床,不语不动,不吃不喝,不解二便,面目表情固定,对外界刺激缺乏任何反应。而在周围环境比较安静、没有其他人时,如夜间,患者可起床活动、进食、如厕或低声回答问题,之后又进入木僵状态。临床常见的木僵有以下几种表现。 1.紧张性木僵患者会突然由木僵转入兴奋状态,可能发生伤人毁物行为。还可出现违拗、刻板动作、蜡样屈曲等症状。 2.抑郁性木僵常见于严重抑郁发作时,但无违拗,肌张力正常,多为不完全性木僵。耐心地与患者沟通时可有微弱回应,如点头、摇头等,其情感活动与其内心体验和行为较一致。 3.器质性木僵各种因素导致脑器质性病变而引发,常有意识障碍,神经系统检查可引出病理反射,辅助检查也可有相应的阳性改变。 4.心因性木僵常由强烈的精神创伤引起,可伴有轻度意识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心搏加快、出汗等。一般持续时间不长,且诱因去除后,木僵状态即可缓解。意识恢复后对木僵期间的经历有不同程度的遗忘。 四、护理工作过程 (一)护理评估 1.发病前后的情况,木僵发生的时间、过程。 2.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压疮、口角炎、尿潴留等躯体并发症发生。 (二)护理诊断 1.有对他人施行暴力行为的危险与突然转入兴奋状态有关。 2.生活自理缺陷与精神运动性抑制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三)护理目标 1.患者住院期间不对他人施行暴力行为,生活基本能自理。 2.患者住院期间生命体征保持稳定,无躯体并发症。 (四)护理措施 1.提供治疗性的环境病房应保持安静、整洁、舒适,因大部分患者意识清楚,病情缓解后能清楚回忆木僵时发生的事情,因此要避免不良刺激,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其病情及其他事情,不得取笑患者,以免对患者造成恶性刺激。 2.安全护理木僵状态时患者不能活动,没有自卫能力,所以要防止其他患者的干扰和伤害。此外,在周围环境比较安静的时候,患者的木僵状态可能缓解,患者会在床上翻身或活动肢体,有的还会起床活动,然后继续躺下,此时护理人员不要惊扰患者,而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表现并做好记录。有时,患者会突然转入兴奋状态,行为暴力,可将其安置在隔离病房内,及早识别和预防,严防患者发生伤人毁物行为。 3.基础护理对拒食的木僵患者,护理人员应尽量劝其进食,必要时通过鼻饲或静脉补液来补充患者所需营养。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要预防压疮的发生,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定时翻身、按摩、活动关节,防止肌肉萎缩,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对口腔积存唾液的患者,要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发生口角炎、口腔溃疡。对二便潴留的患者,要做好排泄的护理,必要时导尿及灌肠,防止发生自体中毒。对有蜡样屈曲表现的木僵患者,在完成每项治疗护理后,应及时将患者的肢体摆放于舒适的功能位置。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木僵,除了做好上述对症护理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加重。 4.治疗护理对严重木僵的患者,除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外,还可以在排除禁忌证后配合医生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实施治疗过程中,也要向患者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做好心理护理。 (五)健康教育 1.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通过宣传讲解,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坚持药物维持疗效对预防复发的重要性,鼓励患者遵从医嘱服药,并与医生保持联络,以便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2.鼓励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及早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建立规律的生活方式,不宜全休在家,工娱活动有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与自我价值感的提升。 3.建立适应性的认知模式,教育患者修正性格缺陷,正确对待及处理生活事件,学会与人交流探讨,听取他人意见,消除自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六)护理评价 1.患者有无对他人施行暴力行为,生活能否自理。 2.患者是否发生因木僵引起的并发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