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鲁迅的故家(精装)

封面

作者:周作人

页数:392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21421557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鲁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忆鲁迅的重要著作之一,他以一个摄像机式的“旁观者”角度,再现了鲁迅丰富多彩的童年、庞大的家族、往来的好友、及至长大经历,同时也还原了民国晚期民俗图景。此外,《鲁迅的故家》处处充斥着周作人的个人特色,行文介于散文与随笔之间,文字明澈平实,让人回味良多。所以,这本书既是了解鲁迅的一个途径,更是了解周作人个人风格的不er之选,某种程度上而言,“故家”的回忆是两个人共同成长的记录。

作者简介

周作人
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浙江绍兴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曾经担任北平世界语学会会长。

本书特色

1.鲁迅z全的人生履历。一直以来,鲁迅的生平多为时期性记载或以他人转述的形式出现,也就是一个个割裂的片段,纷乱杂芜,非常不利于读者理解,而《鲁迅的故家》则是公认时间跨度z长的、完整性z强的鲁迅回忆录之一,所以一直被当作研究鲁迅的重要史料,其价值弥足珍贵。2.周作人疑似首度回应失和传闻。周作人与鲁迅,一直是文坛备受唏嘘的两个人:是亲密无间的同胞兄弟,也是并肩作战的文章知己,却终成分道扬镳的路人。在那之后,周作人对鲁迅的姿态一度谜之高冷,吝于言说任何与之相关的东西,果真老死不相往来,决裂得十分彻底。而在这本《鲁迅的故家》中,周作人却是首次站在家人和弟第的视角,详细回忆了与鲁迅共同生活过的环境和时光,一字一句都是温情。失和是真的,但是兄弟之情也是真的。3.民国时期风俗概要。周作人惯于融景于文且不留痕迹,不仅在书中讲了过去几十年的往事,还将民国时期不同地域的民间风俗、生活习惯等原封拓印下来,很好地保留了彼时真实的社会原貌。 4.全新精装重校,排版、设计皆推陈出新,并结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既有床头书般的亲和,又不乏作为藏品的精致。

目录

第一分 百草园

关于百草园 ………………………003

一 从园说起………………………005

二 东昌坊口………………………007

三 新台门…………………………009

四 后园……………………………011

五 园里的植物……………………013

六 园里的动物……………………015

七 园里的动物二…………………017

八 菜蔬……………………………019

九 晒谷……………………………021

一○ 园门口………………………023

一一 灶头…………………………025

一二 厨房的大事件………………027

一三 祭灶…………………………029

一四 蓝门…………………………031

一五 橘子屋读书…………………033

一六 橘子屋读书二………………035

一七 立房的三代…………………037

一八 白光…………………………039

一九 子京的末路…………………041

二○ 兴房的住屋…………………043

二一 吃饭间………………………045

二二 曾祖母………………………047

二三 房间的摆饰…………………049

二四 诚房的房客…………………051

二五 漫画与画谱…………………053

二六 烟与酒………………………055

二七 两个明堂……………………057

二八 两个明堂二…………………059

二九 廊下与堂前…………………061

三○ 伯宜公………………………063

三一 介孚公………………………065

三二 介孚公二……………………067

三三 王府庄………………………069

三四 荡寇志的绣像………………071

三五 娱园…………………………073

三六 鲁家…………………………075

三七 三味书屋……………………077

三八 老寿先生……………………079

三九 广思堂………………………081

四○ 贺家武秀才…………………083

四一 沈家山羊……………………085

四二 童话…………………………087

四三 祖母…………………………089

四四 祖母二………………………091

四五 关于穿衣服…………………093

四六 阿长的结局…………………095

四七 阿长的结局二………………097

四八 山海经………………………099

四九 山海经二……………………101

五○ 仁房的大概…………………103

五一 玉田…………………………105

五二 藏书…………………………107

五三 抄书…………………………109

五四 椒生…………………………111

五五 监督…………………………113

五六 监督二………………………115

五七 轶事…………………………117

五八 墓碑…………………………119

五九 讲西游记……………………121

六○ 伯升…………………………123

六一 恒训…………………………125

六二 病……………………………127

六三 大书房………………………129

六四 礼房的人们…………………131

六五 四七…………………………133

六六 四七与五十…………………135

六七 五十在诚房…………………137

六八 诚房之余……………………139

六九 桐生…………………………141

七○ 桐生二………………………143

七一 月如与日如…………………145

七二 兰星…………………………147

七三 阿有与阿桂…………………149

七四 单妈妈………………………151

七五 四百年前……………………153

七六 台门的败落…………………155

七七 祭祀值年……………………157

七八 做忌日………………………159

七九 忌日酒………………………161

八○ 风俗异同……………………163

八一 扫墓…………………………165

八二 祝文…………………………167

八三 山头的花木…………………169

八四 上坟船里……………………171

八五 祝福…………………………173

八六 分岁…………………………176

八七 祭书神………………………178

八八 茶水…………………………180

八九 饭菜…………………………182

九○ 蒸煮…………………………184

九一 灯火…………………………186

九二 灯火二………………………189

九三 寒暑…………………………191

九四 园的z后……………………193

第二分 园的内外

一 孔乙己的时代…………………197

二 咸亨的老板……………………199

三 小酒店里………………………201

四 泰山堂里的人…………………203

五 水果莲生………………………205

六 傅澄记米店……………………207

七 屠家小店………………………209

八 长庆寺…………………………211

九 两种书房………………………213

一○ 秃先生是谁…………………215

一一 寿先生………………………217

一二 寿先生二……………………219

一三 马面鬼………………………221

一四 三个医生……………………223

一五 鲁老太太……………………225

一六 一幅画………………………227

一七 姑母的事情…………………229

一八 丁耀卿………………………231

一九 胡韵仙………………………233

二〇 秋瑾…………………………235

二一 袁文薮与蒋抑卮……………237

二二 蒋观云………………………239

二三 范爱农………………………241

二四 蒯若木………………………243

二五 周瘦鹃………………………245

二六 俟堂与陈师曾………………247

二七 陈师曾的风俗画……………249

二八 鲁迅在S 会馆………………251

二九 S 会馆的来客………………253

三〇 鲁迅与书店…………………255

三一 惜花诗………………………257

三二 笔述的诗文…………………259

三三 笔述的诗文二………………261

第三分 鲁迅在东京

一 伏见馆…………………………265

二 中越馆…………………………267

三 中越馆二………………………269

四 中越馆三………………………271

五 伍舍……………………………273

六 校对……………………………275

七 青木堂…………………………277

八 学俄文…………………………279

九 民报社听讲……………………281

一〇 民报社听讲二………………283

一一 民报案………………………285

一二 蒋抑卮………………………287

一三 眼睛石硬……………………289

一四 同乡学生……………………291

一五 日常生活……………………293

一六 旧书店………………………295

一七 服装…………………………297

一八 落花生………………………299

一九 酒……………………………301

二〇 矮脚书几……………………303

二一 劲草…………………………305

二二 河南杂志……………………307

二三 新生…………………………309

二四 吃茶…………………………311

二五 看戏…………………………313

二六 画谱…………………………315

二七 花瓶…………………………317

二八 咳嗽药………………………319

二九 维新号………………………321

三〇 诨名…………………………323

三一 南江堂………………………325

三二 德文书………………………327

三三 补遗…………………………329

三四 补遗二………………………331

三五 补遗三………………………333

第四分 补树书屋旧事

一 缘起……………………………337

二 会馆……………………………339

三 树………………………………341

四 抄碑的房屋……………………343

五 抄碑的目的……………………345

六 抄碑的方法……………………347

七 猫………………………………349

八 避辫子兵………………………351

九 金心异…………………………353

一〇 新青年………………………355

一一 茶饭…………………………357

一二 办公事………………………359

一三 益与和记……………………361

一四 老长班………………………363

一五 星期日………………………365

节选

关于百草园百草园的名称,初见于鲁迅的回忆文中,那时总名还叫作“旧事重提”,是登在《莽原》上的,这一篇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园是实在的,到现今还是存在,虽然这名字只听见老辈说过,也不知道它的历史,若是照字面来说,那么许多园都可以用这名称,反正园里百草总是有的。不过别处不用,这个荒园却先这样的叫了,那就成了它的专名,不可再移动了。这园现在是什么情形,只要有人肯破费工夫,跑去一看,立即可以明白了。但是园虽是无生物,却也同人一样,有它的面目和年龄,今日所见只是现在的面目, 过去有比人还长的年月,也都是值得记值得说的。古人作《海赋》,从海的上下四旁着手,这是文人的手法, 我们哪里赶得上,但这意思却是很好的。园属于一个人家,家里有人,在时代与社会中间,有些行动,这些都是好资料,就只可惜我们不去记它,或者是不会记。这回我想来试试看,虽然会不会,能不能,那全然还不知道。说得小一点,那么一个园,一个家族,那么些小事情,都是鸡零狗碎的,但在这空气中那时鲁迅就生活着,当作远的背景看,也可以算作一种间接的材料吧。说得大一点呢,是败落大人家的相片。鲁迅于清光绪戊戌(一八九八)年离开家乡,所以现今所写的也以此为界限,但或者有拉到庚子年去的时候也说不定。就是庚子也罢,那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记忆不能完全,缺点自必多有,但我希望那只是遗漏的一方面,若是增饰附会,大概里边总是没有的。从园说起《朝华夕拾》的第六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起头的几段是说百草园的情状的,其文云: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z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这是一篇很简要的描写,把百草园的情景一目了然的表示出来了,现在要略为说明园的上下四旁, 所以先就上面所说的事物加以一点补充。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鲁迅的故家(精装)》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6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