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艾滋病人群自身重构研究

封面

作者:侯荣庭著

页数:235页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80357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A组织三名个案管理师进行深度访谈, 从时空两个维度, 提出感染者自身由崩解到重构的螺旋式变化模型与“向死而生”的干预机制。在对感染者自身重构模型的总结中, 既专注干预过程中的心理动力因素, 又从动力学与发生学的视角看待关系的建构、深化与重构, 并提出自身重构过程中的反复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在“向死而生”干预机制的探索中, 聚焦于自身系统的变化, 将感染者置于全程陪伴的干预关系之中, 经由个管师这样一个好的自客体的支持与关怀, 整合运用以神入 (Empathy) 为基础的理解、诠释与适度回应等治疗方法, 通过自客体需求的满足促进感染者自身的调整、恢复与重构, 进而改善感染者的生命与生存质量, 实现感染者的“向死而生”与社会回归。

作者简介

侯荣庭,1983年出生,先后获得台湾辅仁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性社会学、精神分析、与吸毒及艾滋病相关的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研究。全程参加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我国艾滋病流行规律、疫情评估和预测方法研究”的子课题(三)“艾滋病毒经性传播扩散决定因素的流行病学和社会学研究”中的问卷设计,并直接带领调查队伍完成调查具体工作。参加 The 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 (ILO) 国际劳工组织的国际合作项目“艾滋病流行趋势及行为干预定量调查”,任调查组组长。

本书特色

艾滋病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艾滋病的“社会”属性越来越受到社会与学界的重视,但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活生生的人,其日常生活、疾病建构、生存困境、情感呈现及自身重构等社会问题依然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
艾滋病的防治与研究,应该是个一体多面的工作,社会科学对艾滋病的研究刚刚起步不久,对它的研究并不完善。总的来说,主要分为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个方面。描述性研究集中在艾滋病的预防、干预和治疗上,基本实现了对艾滋病防治体系现状较为清晰的阐述,但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医学和流行病学领域,而缺少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不平等性、关系断裂、性别歧视、归属感、回归社会、污名化等方面的现状描述与分析,更缺少对其情感、精神与心理状态、社会态度、流行趋势等方面的解释性研究,也缺少对专门群体比如同性恋、青少年、吸毒人群、医源性感染人群的关注。虽然艾滋病感染者的人群是庞大的,但学术界对其的关注与研究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意识到,当医疗手段越来越发达之后,艾滋病逐步从一个“致命”疾病慢慢向慢性病靠拢,那么,如何从医疗空间过渡到社会空间,进而至生活空间,是值得研究者深入探讨的问题。不仅要活着,还要活得好!这也是研究者及社会工作者可以携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推进的现实议题。

目录

第一章 研究主体与研究方法/1

第一节 与艾滋病相关研究的际遇/2

第二节 研究主体/8

第三节 研究方法/12

一、对象选择/13

二、资料搜集与分析/14

第四节 研究伦理/17

一、知情同意/18

二、先无害后受益/18

三、调查的严谨性/19

第五节 理论指导/20

第二章 艾滋治理与在地行动/27

第一节 艾滋及艾滋疫情/28

第二节 艾滋治理在中国/32

一、艾滋病人群现状/32

二、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33

三、与艾滋病相关的政策保障/43

四、中国艾滋NGO的发展/46

第三章 关系论精神分析:关系建构与深化的治疗之道/51

第一节 关系论精神分析的发展脉络/53

一、以驱力渤逋荒P臀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54

二、以发展惨种颇P臀特征的典范转移/57

三、以关系论为核心的整合模型/61

第二节 自身心理学对心理治疗的特殊见解/69

一、作为心理治疗解释项的自身与自客体/69

二、神入材谑。捍臃治龅街瘟频墓δ茏化/73

三、自身心理学对心理治疗的贡献/79

第四章 从疑无路到又一村: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征程/83

第一节 “向死而生”的生病历程/84

第二节 自身从崩解到重构的心理动力分析/96

一、自身发展的断裂/96

二、自客体需求的追寻/103

三、自身结构的重建/112

第三节 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介入之道/115

第五章 摸着石头过河:用爱心感染爱心的探索/121

第一节 爱心感染爱心的爱之路/122

第二节 神入的支持治愈之道/138

一、理解治疗的动力学分析/140

二、诠释治愈的发生学重建/149

第三节 适度回应的效果分析/161

第六章 借来的时间:在关系共建中重构自身/167

第一节 助人自助的主体感受/168

第二节 关系共建下的自身重构/178

一、关系共建下的“鸡尾酒介入疗法”/180

二、助人自助“关系”的新体验/191

第七章 自身重构与介入机制再探索/197

第一节 自身重构的机制探索/199

一、自我懵懂阶段:自客体纽带的断裂/201

二、自发行动阶段:自客体联结的修复/202

三、自身分裂阶段:自身结构的崩解/203

四、主动修复阶段:自客体需求的追寻/204

五、主体稳定阶段:自身构造的重建/205

第二节 “向死而生”介入机制研究/208

一、成熟自身:适宜的介入对象和最终的介入目标/210

二、崩解自身:适应不良和内外冲突/211

三、修复自身:神入与适度回应的有机结合/212

四、重构自身:聚焦于自客体需求的满足与补偿结构的形成/216

参考文献/218

后记/226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艾滋病人群自身重构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