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乙涵
页数:234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060495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王乙涵著作《大众文化与电视自制剧》实际上是在她常年电影艺术研究的基础上,在其多年电视剧创作的经验中所感受、所体验到的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选题。她力图改变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阐述,而是将自制剧本身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艺术意义加以全方位解构。”她在经济层面上,将自制剧认定为是消费社会的一个普通商品;在社会层面上,将自制剧认定为互联网社会的传播媒介:在艺术层面上,将自制剧认定为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晴雨表。这种立体的、全方位的、辩证的电视研究方法在当今的电视剧研究中也并不多见。她所提到在当今电视剧研究中那种“只看到了自制剧产业的资本属性,却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制剧在消费社会背景下诞生的深层逻辑以及自制剧在互联网环境下所承担的文化符号”的论断,对于中国当代电视批评都是令人警醒的忠言良策。
作者简介
王乙涵,1977年生,吉林长春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影视编剧、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一直从事中外电视剧研究和影视剧编剧实践,承担文化部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自制剧与中国电视剧发展》,在国家学术期刊发表学术文章三十余篇。编剧电视剧《妈妈的酱汤馆》《紧急链接》《警察故事》《沧海丝路》《东宫》等。《警察故事》获当年度“五个一工程”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
一、选题背景
一、研究思路
三、相关文献
第二节 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
一、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一、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的批判
三、经验学派的大众传播理论与互联网社会的崛起
四、国内的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第三节 自制剧概述
一、自制剧的定义与产生背景
一、中国自制剧的发展脉络
三、海外自制剧的发展
第二章 自制剧的崛起带来的艺术祛魅与个体异化
第一节 自制剧的大众文化属性
一、自制剧的商品属性特征
二、自制剧的传播属性特征
三、自制剧的艺术属性特征
第二节 电视台自制剧业态分析——以湖南卫视为例
一、湖南卫视自制剧的发展历程
二、湖南卫视自制剧的内容特征与艺术趋向
三、湖南卫视自制剧的产业特征与市场态势
四、湖南卫视自制剧的传播特征与品牌战略
五、湖南卫视自制剧的发展对行业市场的影响
第三节 网络自制剧的现状分析
一、互联网的崛起及对自制剧的影响
二、网络自制剧的市场属性特征
三、网络自制剧的传播属性特征
四、网络自制剧的艺术属性特征
第四节 中国自制剧发展困境的原因探究
一、中国当前自制剧和20世纪80年代自制剧的异同
二、中国自制剧未来所面临的风险与困境
三、大众“群氓”的狂欢与艺术“光晕”的黯淡
第三章 国内外自制剧现状对比
第一节 大举介入自制剧产业的资本境遇
一、为观众负责还是为资本负责
二、要“钱途”还是要“前途”?
三、去电视化与去大众化
……
第四章 自制剧的希望——发起依托受众的内容革命
第五章 自制剧的未来——艺术光晕从祛魅到复魅
附录
后记
节选
《大众文化与电视自制剧》: 三、湖南卫视自制剧的产业特征与市场态势 一部电视剧的产业链包括从融资到制作再到发行,直到最后播出。要了解湖南卫视自制剧的产业特征,首先就要了解湖南卫视的运营方式。2004年度,广电总局出台《关于促进广播影视发展产业的意见》,从此以明文的方式确立了制播分离以及电视剧行业产业化的政策。民营影视公司负责制作,电视台负责传播。事实上,早在2000年,湖南卫视就创办了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并上市。那时湖南卫视就认识到了资本运作在电视剧产业的重要性并提早布局,这也为日后湖南卫视在资源争夺分配上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同样也正是因为湖南卫视领导层的远见和胆识,使得湖南卫视从资本到内容方面都率先走在了其他省级卫视的前头。 作为高度市场化的电视剧行业,一部剧的投资多少往往决定了这部剧的精良程度乃至于收视率高低。要想做出好的成绩,没有大额的先期投资是不可能的。湖南卫视早年间既以自制剧立台,同资本充足的民间影视公司相比,湖南卫视靠自身的资金链无法支撑每年几部自制剧的制作,于是从广告招标到公司上市,湖南卫视主动向外界资本伸出了合作之手。主要合作模式包括: 1.广告招标。自制剧之所以风行,很大程度上在于为电视台盈利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其中广告收入作为自制剧新的增值空间占很有大比重。除了片头片尾的冠名和贴片广告,植入广告的收益就能为卫视带来有效的收益保障。于是广告招标成了自制剧收入的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湖南卫视为自己各个时段的电视剧场标明了价格,并在剧目播出前开始招标。以往制播分离时由电视台采买电视剧,出于对政策和市场风险的考量,电视剧的制作方无法向广告商保证电视剧一定在省级卫视平台播出,广告商投资此类电视剧有着很大的风险。然而卫视的自制剧自有卫视平台为其播放,广告商与平台绑定在一起,自然可以放心投标。从片头到片尾再到中插,以及冠名和剧情内植入,湖南卫视以其对自制剧的强大掌控最大化自己的广告收入,而广告商同样获得了绝佳的广告展示机会。从资本的角度来看,自制剧的推出可以让广告商和平台实现双赢。但是,广告的数量与时长渐渐达到了观众难以忍受的程度,电视剧播出时插播的各种形式的广告,尤其是在剧中插播的广告,不仅影响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也让收视效果也大打折扣。主管部门开始大力整顿电视剧广告市场。 2011年年末,广电总局颁布了针对电视剧的限广令——《(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要求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为加大执行力度,广电总局还将2012年1月份列为“电视剧插播广告专项监管月”,对全国各级电视台进行全面监管。尽管“限广令”的施行让各电视台的直接经济损失以亿元计,但对于上级机关的硬性规定,各大卫视都忍痛执行,取消了电视剧的中插广告,保证了电视剧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限广令”限制的是剧情中插播广告的时长,而插播广告本就是广告商展示广告的主要展出平台,广电总局此举无疑是砍断了湖南卫视的一大笔收入。积极求变的湖南卫视及时对广告布局进行调整,作为牢牢把控住渠道和内容两方面的播出品台在同广告商的谈判中也占据了上风。湖南卫视在大幅度加大了植入广告在剧情中的比例的同时,也抬升了冠名播出的开价。湖南卫视的议价能力来源于其对整个电视剧行业产业链的掌控,这使得湖南卫视在同广告商谈判时占据了居高临下的优势地位。当然,广告商从自制剧的制作之初就可以直接介入探讨广告的植入方式,而电视台本身也能够根据广告商的需求灵活调整自制剧的剧情、内容和播出方式,这种产业上的灵活配合是版权剧很难做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