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华夏文库 儒学书系 辉煌鼎盛 隋唐五代时期佛教

封面

作者:熊江宁

页数:136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348574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隋唐五代时期,佛教□□发展。本书具体介绍了隋唐五代时期佛教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高僧及佛教艺术,并配以精美图片。

作者简介

  熊江宁,北京大学博士,对中国佛教的流变及各时期佛教发展有较全面的掌握。并曾实地赴中亚考察当地佛教的寺院建筑及风俗状况。

本书特色

隋唐五代时期是融入中国文化的佛教得到大力弘传的时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对外交通的发达,对外交往的频繁,促进了西行取经与对外弘法。高僧们将佛教经典从印度带到中国,并且翻译成中国文字,有利于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的建立和传承。中原地区的佛教发展也影响到了朝鲜半岛、日本等国家。

目录

引言 融入中国文化的佛教弘传 1

一 且看佛光圣吉祥

——重大历史事件

1 不忘“我兴由佛”

——隋文帝诏令复兴佛教 6

2 法门寺传奇

——唐代帝王供奉佛骨 13

3 愿解如来真实义

——唐朝设立译经场 23

4 虔诚礼佛

——女皇武则天与佛教 30

5 吐蕃佛教之兴

——文成公主入藏与藏传佛教 35

6 从拈花微笑到一花五叶

——禅宗的兴起与发展 41

7 虽有磨难终致远

——唐五代佛教发展中的曲折 49

8 一衣带水,佛法远绍

——中国佛教的海外传播 54

二 广洒甘露遍人间

——高僧大德

1 陈隋两帝,师为国宝

——智

2 三论宗主,嘉祥大师

——吉藏 66

3 取经译经,传扬圣化

——玄奘 69

4 光明大师,净土祖师

——善导 77

5 西行求法,译经大师

——义净 80

6 曹溪禅风,禅宗六祖

——惠能 84

7 弘传华严,贤首大师

——法藏 90

8 过海大师,东渡传法

——鉴真 95

9 传密教入东土

——开元三大士 101

10 高僧中的科学家

——一行 108

11 圆妙正修智觉禅师

——永明延寿 111

三 雅韵妙谛何曾见

——佛教艺术

1 人间佛国的艺术宝库 116

2 数代开凿的石窟 119

3 充满特色的造像 122

4 被称为艺术瑰宝的壁画 125

前言

 经历过南北朝风烟的中华古国,进入了隋唐五代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展迅速,文化格外繁荣,对外交往频繁,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代,也是融入中国文化的佛教得到大力弘传的时代。

  581年,隋建国。589年,隋文帝杨坚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完成统一,经过唐朝、五代十国,到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前,这段被称作“隋唐五代”的将近400年的中国历史,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出现了许多的重大事件与人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打造了属于这一时期的辉煌。

  隋唐五代时期佛教的巨大发展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佛教经过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终于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获得了认同,并且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贡献着力量,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虽然也有隋末的农民起义和唐末的藩镇之乱,以及五代时政权的动荡与变更,对社会造成不小的影响,但总体上说,中国整个社会呈现出统一和稳定发展的趋势,社会经济包括人口、农业、手工业在内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更是中华历史上国力空前强盛的时期。

  那时的长安规模巨大,建筑宏伟,并且商业极度繁荣,居住着来自全国各民族和亚洲各国的人民,已成为一座国际性大都市。以长安为中心,不仅有中国僧人去印度取经,而且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影响也远达海外。

  这一时期,书画、建筑得到很大发展,其中绘画和雕塑艺术的最大发展就表现在佛教艺术上,尤其是敦煌与西域的艺术当中。佛教和佛教艺术从印度、阿富汗等地传入中国,印度的佛教艺术早已吸收了西方艺术的营养,因此其壁画中的人物,特别是菩萨,比例适度、姿态优美,弥补了汉晋绘画之不足,促成了我国绘画新的民族风格的成长。

  隋唐五代时期民族关系复杂,逐渐强大起来的契丹等少数民族建立了政权,汉地和少数民族的融合与交流变得十分频繁,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原文化也影响到了少数民族地区。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对外交往频繁,中国文化不断向外传播,与周边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扩大了国际影响。当然其中也不乏战争与冲突,但民间的文化交流却一直在进行当中。这个时期的对外交往主要是在唐代进行的,唐朝对日本和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非常巨大,其都曾经派遣多批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尤其是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造了日本文字,日本人的饮食、服装和日常生活,至今保留着唐朝的某些风尚。而中国著名僧人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对于佛教思想和唐代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太宗时,印度多次遣使来我国通好,唐太宗也派人出使印度,印度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等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术和文化典籍传入印度。唐代高僧玄奘、义净等人去印度研

  究佛法,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隋唐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发展都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土壤。政治上的稳定,大多数帝王对于佛教的支持政策,使得佛教地位上升,获得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各个社会阶层的认可;由于经济的发展,寺院的建设和塑像的建造才能有经济上的保证;文化的繁荣,带来了佛教艺术的极大发展;对外交往和交流的频繁,对外交通的发达,使得西行取经与对外弘法成为可能,高僧们将佛教经典从印度带到中国,并且翻译成中国文字,促进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的建立和传承。而中原地区的佛教发展也影响到了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和与中国相邻近的国家。

  基于这些,这一时代的佛教经历了隋唐时期八宗并弘、五代时期缓慢发展、佛教与儒道融合和三教共同发展的局面,这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阶段。

节选

627年,26岁的玄奘离开长安踏上取经之路。这一路上的跋涉并没有像小说《西游记》里写的那样,有武艺高强的徒弟来降魔除妖,而是完全凭借玄奘自己坚韧不拔、舍生忘死的执着精神和不惧险

  恶、不为诱惑所动的坚贞品格坚持到底。

  贞观元年(627),秦陇一带遭受霜雹灾害,玄奘混在逃荒要饭的灾民队伍里离开长安。朝廷得知后,敕令沿途官府严加把关,甚至张榜追捕捉拿玄奘。玄奘途经兰州到凉州,昼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在长达400多公里荒凉浩渺的莫贺延碛,玄奘一连走了四夜五日,滴水未进,备尝艰苦。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华夏文库 儒学书系 辉煌鼎盛 隋唐五代时期佛教》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