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封面

作者:王璐,王微著

页数:165页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47436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要研究了在全球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面对当前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如何推动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从而缓解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改变中国经济“南快北慢”的局面,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区域经济概念的界定
二、“一体化”及“经济一体化”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二、平衡增长理论
三、不平衡增长理论
第三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一、梯度转移理论
二、中心-外围理论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二、城市群理论
第五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一、关税同盟理论
二、大市场理论
三、协议性第一分工原理
四、第一需要理论

第二章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节 广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综述
第二节 我国区域联合的发展
第三节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节 京津冀一体化理论研究综述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分析
第一节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分析
一、北京市产业结构分析
二、天津市产业结构分析
三、河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 京津冀三次产业梯度分析
第三节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梯度分析
一、产业梯度模型概述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梯度综合分析
第四节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选择
一、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方向
二、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路径
三、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

第四章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京津冀区域概况
第二节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三、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
四、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
五、科研教育状况
第三节 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第四节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
二、京津冀三地经济落差较大

节选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一个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首先解决投资决策机制问题,才有可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  1.优先发展引致投资决策最大化项目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所谓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就是通过自身的发展能够诱导其他项目或部门最快发展的项目。赫尔希曼把经济投资活动区分为“社会预摊资本”和“直接生产性活动”两类。  “社会预摊资本”是指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不可分性、高资本产出比和投资效益低等特点。“直接生产性活动”是指直接投资于工业、农业等生产部门中的投资行为,具有直接增加产出和收益的特点。这两类投资活动都是经济增长所必需的,但在资源不足的限制下,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资源同时投资于两类部门,因而必须要在两者中做出选择,决定发展的先后顺序。  如果优先发展“社会预摊资本”投资活动,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通讯设施、供电供水、学校等基础设施,就为“直接生产性活动”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外部经济环境,降低私人投资的直接成本,对私人投资产生某种引诱力量,从而起到引致投资的作用。这是一种“超能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如果优先发展“直接生产性活动”,即优先发展制造业、加工业、农业等生产部门,就会出现社会基础设施不足,如交通堵塞、电力、水利供应不足等,私人工业可能要为应付社会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问题增加额外的投资,或者要忍受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损失。这是一种“短缺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赫尔希曼认为,两种不平衡发展顺序的根本区别在于引致投资的方式,优先发展“直接生产性活动”的诱导方式带有强迫性,对整个投资决定形成更大的刺激和压力,促使政府和公众做出投资决策。因此,优先发展“直接生产性活动”的发展战略不仅能促使一个经济更有效的利用稀缺的资源,而且能够培育短缺的投资决策机制,充分动员社会现有的和潜在的储蓄,把他们转变为投资,达到引致投资最大化。  2.“关联效应”原理(PrincipleofLinkageeffects)  在解释如何选择最为有效的不平衡发展具体格局的时候,赫尔希曼提出了“关联效应”原理。  所谓“关联效应”,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关联效应区分为“前相关联”和“后相关联”。一个产业的“后相关联”是指该产业与它提供各种中间投入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的关系,如建筑产业的后相关联产业是钢铁、水泥等产业;一个产业的“前相关联”是指该产业与吸收它的产业作为中间投入的产业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关系,如建筑产业的前关联产业是室内装修、旅馆服务等产业。由于产业之间内在关联的存在,一个产业的一次投资会通过关联效应机制传递到其他产业,引起这些产业的连锁投资。  赫尔希曼认为,根据“引致投资最大化”原则,发展中国家应该精心选择和优先发展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他认为,一个产业的关联效应应该用该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来测量。一个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越大,表明该产业的关联效应越大,反之亦然。  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时期具有最大关联效应的产业不同,应该借助于各种统计工具,对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才能选择出哪个部门的关联效应最大,从而应优先发展。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从实践和操作的意义上看,如何选择最合适的部门和产业进行投资决策,创造一个适度的不平衡状态,是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的一个不容易解决的基本问题。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