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女犯心瘾戒断矫正项目研发报告与指导手册

封面

作者:吴晓风

页数:393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93949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循证矫正源自循证研究和实践,是一种基于实证的先进矫正理念,更是一套涵盖评估、分类、管理和教育的科学方法体系。  《循证矫正科研项目系列丛书》的出版为全国范围内开展循证矫正工作提供了工具和项目准备,必将对我国循证矫正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姜金兵,男,1964年12月生,江苏省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中国监狱工作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监狱工作协会教育改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高级经济师,南京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完成部级重点调研课题2项,出版个人专著《现代监狱创制——江苏模式详解》1部、主编《监狱评论》《中国监狱矫正论坛》等专著6部。    吴晓凤,女,1964年11月生,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行政管理研究生学历,现任江苏省南京女子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南京市雨花台区人大代表,江苏省监狱工作协会理事。从事监狱工作30余年,长期主管、分管基层监狱监管改造及主持全面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多年来,吴晓凤同志致力于基层女子监狱品牌打造,在深化现代监狱、智慧监狱建设,打造“一区一品”教改特色文化以及培育和完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女警文化体系中创出了特色,罪犯教育矫治质量不断提高,监狱始终保持安全稳定。南京女子监狱成为江苏监狱系统精细化治理、规范化建设以及智慧监狱建设示范窗口,探索出了现代女子监狱建设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出版编著有《循证矫正实证研究》,在《中国监狱学刊》《犯罪与改造研究》等期刊发表《略论把握监狱工作新常态》《从创新驱动视角看监狱民警队伍素质建设》《监狱女民警执行力现状分析与思考》等理论研究文章十余篇。

目录

女犯心瘾戒断矫正项目研发报告
摘要
第一章 女犯心瘾戒断矫正项目开发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女犯心瘾戒断矫正项目研究综述
第二节 女犯心瘾戒断矫正项目开发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节 女犯心瘾戒断矫正项目开发研究的可行性
第二章 女犯心瘾戒断矫正项目的开发依据
第一节 理论依据
第二节 方法依据
第三章 女犯心瘾戒断矫正项目的基本架构
第四章 女犯心瘾戒断矫正项目的实验过程
第一节 实验准备
第二节 实验过程与分析
第三节 项目总体评价
第五章 女犯心瘾戒断矫正项目的研究结论以及本研究项目的价值、局限和展望
第一节 女犯心瘾戒断矫正项目研究结论
第二节 女犯矫正实践探索的价值、局限和展望

女犯心瘾戒断矫正项目指导手册
第一部分 项目内容框架
第二部分 具体操作流程
单元1:循证矫正试点工作动员会
单元2:聚焦戒瘾问题
单元3:唤出戒瘾动机
单元4:计划改变方案
单元5:关于“成瘾”的非理性信念
单元6:澄清非理性信念
单元7:自我标签
单元8:独特的我
单元9:抑郁
单元10:焦虑
单元11:愤怒
单元12:情绪ABC
单元13:压力
单元14:危机幸存策略
单元15:接纳现实的指导
单元16:接纳现实的基本原则
单元17:应付渴求感
单元18:识别复吸的高危情境
……
附录
后记

节选

  《女犯心瘾戒断矫正项目研发报告与指导手册》:  二、现实基础  循证矫正理念与技术于2012年引人中国,具有落地生根的现实基础,循证矫正也成为监狱矫正的现实选择。  1.监狱本质职能回归,矫正的“主业”意识突出。降低罪犯重新犯罪率是国际公认的矫正目标,2008年监狱体制改革到位后,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制约矫正质量提高的体制机制问题,国家和社会对监狱降低重新犯罪率的期待也在逐步提高。  2.科学矫正实践加快推进。改造质量评估工作经过十余年发展,形成了一整套从入监到中期到出监的评估流程和方法,罪犯人身危险性量表、XRX(心理认知行为)等量表科学评估各阶段罪犯的重新犯罪可能。截至2013年,江苏监狱累计测试罪犯13.19万人次,发现有人身危险性的罪犯2.24万人,有重新犯罪可能的1.29万人。为对罪犯进行针对性矫正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定量评估、因人而异的矫正,与循证矫正的理念、原则与方法相一致。与此同时,罪犯心理矫治的方法及个案矫正技术在罪犯矫正中全面应用。  3.传统罪犯矫正中的不足和经验。如强制性的矫正关系、依靠矫正民警经验和魅力的矫正实践、单一的矫正手段、零散的矫正过程等以及监管安全的压力、经济指标的压力、民警素质的压力、社会支持匮乏等,以上问题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而循证矫正适应了监狱矫正工作科学化、法制化、社会化发展的大趋势,为罪犯矫正的发展与突破提供了指引。与此同时,诸多传统心瘾戒治成果可供借鉴,如近些年各地积极探索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等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的矫治方法,取得积极的实践结果。比如广东省强制隔离戒毒局出版的《戒毒脱瘾九训》就对本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循证矫正组织框架坚强有力。经过几年发展,江苏监狱已初步形成了监狱管理局、监狱、试点监区三级架构,各级各部门职能明确,建立集人财物于一体的保障机制,确保了循证矫正项目的良性运转。同时,在这一组织框架下,专家组把握研究方向,研究者集聚证据精华,实践者精诚合作,矫正对象密切配合,为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5.监狱民警的素质持续提高。一批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矫正专业背景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加入了监狱民警队伍。同时,监狱加大岗位练兵和教育培训力度,组织机构的设置趋于科学,分工明确,矫治队伍职业化分类初见成效。  6.监禁环境中无法接触毒品。国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戒毒人员“心瘾”未除,那些曾经使用过的吸毒用具、吸毒场所、放毒品的地点以及以前的“毒友”,都会成为暗示物,戒毒人员会通过这些联想到毒品,联想到毒品曾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甚至没有这些暗示物,依赖者也会整天沉溺于对毒品的思念之中,这种感受通常被他们形容为“心痒猫抓,蚁吸骨髓,难以自拔”。吸毒女犯在监狱服刑期间生理毒瘾已除,然而此时心瘾依然存在。在她们出狱后,由于这种强烈的心理渴求感,一旦遇到与毒品有关的人、事、物时,心瘾便会激发他们重投毒品的怀抱,走上再次复吸、再次犯罪的道路。在监禁环境中的矫正对象既不会接触与毒品有关的环境和物品,也不会遇到曾经与吸毒有关的朋友群体,这一特殊的环境条件本身就是一个脱瘾矫正手段。本研究中的矫正对象为吸毒女犯,一段时间的监禁状态已促使她们的生理依赖基本消除,这也使得我们可以暂时不用考虑生理脱瘾的问题,找准靶位,着力戒断心瘾。在监禁的现实基础之上,我们针对心瘾问题进行矫正,矫正的成效可能事半功倍,当然,还需要跟踪研究结果的证明。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女犯心瘾戒断矫正项目研发报告与指导手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4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