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西南医科大学)/王光西

封面

作者:王光西

页数:62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59182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医学课程,而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供临床医学、儿科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卫生检验检疫、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使用,各专业可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选择有关章节进行实验。  在继承传统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编入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书后编人彩图7幅,涵盖教学要求的主要寄生虫标本,包括:吸虫、绦虫、肠道线虫、组织内线虫、腔道原虫、组织内原虫、医学节肢动物形态,供学习者使用及临床实践参考。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是在全体编写人员的努力下完成的,我们的水平有限,若有错漏之处,敬请同仁和使用者提出宝贵意见。

目录

实验室规则
显微镜的使用

第一章 吸虫实验
第一节 华支睾吸虫
第二节 布氏姜片吸虫
第三节 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
第四节 日本血吸虫

第二章 绦虫实验
第一节 链状带绦虫与肥胖带绦虫
第二节 细粒棘球绦虫
第三节 曼氏迭宫绦虫
第四节 微小膜壳绦虫与缩小膜壳绦虫

第三章 线虫实验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第二节 毛首鞭形线虫
第三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第四节 蠕形住肠线虫
第五节 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第六节 旋毛形线虫
第七节 广州管圆线虫

第四章 医学原虫实验
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第二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第三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第四节 阴道毛滴虫
第五节 疟原虫
第六节 刚地弓形虫
第七节 隐孢子虫

第五章 医学节肢动物实验
第一节 蚊
第二节 蝇
第三节 白蛉
第四节 蚤、虱、臭虫、蜚蠊
第五节 蜱、螨

第六章 综合性实验
第一节 混合虫卵观察
第二节 鼠疟原虫接种实验

第七章 设计性实验
第一节 透明胶带法调查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
第二节 曼氏迭宫绦虫流行病学调查
第三节 暴发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分析
第四节 调查设计

参考文献
彩图

节选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  【目的要求】  1.掌握蛔虫卵(受精卵、未受精卵、脱蛋白质膜卵)的形态特征。  2.了解蛔虫成虫的外形特征及内部结构。  3.掌握粪便直接涂片检查法的操作步骤。  【实验内容】  1.示教标本  (1)蛔虫成虫(瓶装浸制标本):用肉眼观察,应注意其外形、大小、颜色、雌雄的区别等。在剖开的标本上,应注意观察其内部结构和雌雄生殖器官的不同。成虫为长圆柱形,活时呈淡黄红色,死后为灰白色。虫体的两端各有一条白色的侧线。前端有唇瓣三片,呈“品”字形排列。雄虫较小,尾端向腹面弯曲。雌虫较大,尾部直,阴门开口于体前中1/3交界处腹面。  (2)蛔虫头部玻片标本: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周围有3个唇瓣,排列呈“品”字形。这是蛔虫的特征之一,也是鉴别蛔虫的一个重要依据(彩图Ⅲ)。  (3)蛔虫感染期卵:卵内含有一条盘曲的幼虫,卵壳及蛋白质膜的形态特点同受精卵,是蛔虫的感染阶段(彩图Ⅲ)。  (4)脱蛋白质膜蛔虫卵:呈无色透明,卵壳光滑。受精蛔虫卵卵壳较厚,卵内为一未分裂的卵细胞,与卵壳间有新月状间隙,此为与钩虫卵的鉴别要点。未受精蛔虫卵脱去蛋白质膜后,注意与粪便内的植物细胞区别,未受精蛔虫卵卵壳薄,内含大小不等的屈光颗粒。  (5)蛔虫性阑尾炎(瓶装浸制标本):临床病理标本,可见阑尾内钻入一条蛔虫。  (6)蛔虫性肠梗阻(瓶装浸制标本):注意观察肠梗阻段内蛔虫影。  (7)蛔虫性肠穿孔(瓶装浸制标本):临床病理标本,注意观察肠穿孔的部位及蛔虫一端。  2.自看标本  取含蛔虫卵的粪便标本,用粪便直接涂片法制作标本,用低倍镜寻找蛔虫卵,将虫卵移到视野中心,然后换高倍镜仔细观察鉴别。  (1)受精蛔虫卵:宽椭圆形,棕黄色,约60μm×45μm,卵壳厚,外被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内含一个圆形的卵细胞,在新鲜标本内卵细胞的两端与卵壳之间各有一新月形空隙。虫卵为一立体结构,显微镜所见是借透过的光线,看到虫卵的某一个平面。若虫卵蛋白质膜很厚时,则不能透过卵壳看见内部结构,只看见厚薄不均的棕黄色蛋白质膜。有时虫卵可以竖立,顶面观呈圆形(彩图Ⅲ)。  (2)未受精蛔虫卵:长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和蛋白质膜均较薄,卵内含反光较强、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彩图Ⅲ)。  (3)脱蛋白质膜蛔虫卵:蛔虫卵有时由于物理或化学的因素,将外层蛋白质膜脱掉,成为脱蛋白质膜蛔虫卵,呈无色透明,卵壳光滑,易与钩虫卵相混淆,应注意鉴别,以免误诊。  【技术操作】  粪便直接涂片法:此法简单易行,临床常用,适于检查蛔虫卵、鞭虫卵等。步骤:滴一滴生理盐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用竹签或牙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便,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涂片的厚度以透过涂片可隐约辨认书上的字迹为宜)。一般在低倍镜下检查,如用高倍镜观察,需加盖片。【注意事项】  1.应注意虫卵与粪便中异物的鉴别。虫卵应从形状、大小、颜色、卵壳特征和内容物5个方面描述。  2.观察完毕,将涂片先用水冲去粪便,再投入甲酚溶液(苏来水)中浸泡消毒。【作业】  绘图:绘制蛔虫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并注明结构。【思考题】  1.粪便检查是否可以诊断所有的蛔虫感染?为什么?  2.蛔虫卵蛔苷层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3.人误食新鲜粪便污染的食物,能否感染上蛔虫,为什么?  4.病例分析:患者,男性,43岁,农民。因阵发性腹痛2年,伴有腹泻,呈糊状便,量多,曾多次按慢性肠炎治疗。于2003年11月6日,晚饭后3h,突然全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数次,腹泻1次。以急性胃肠炎入院。患者痛苦病容,体温38.1℃,脉搏94次/分,心肺正常,腹部稍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入院诊断为:急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回肠中下段有一穿孔,直径约1cm,从腹腔取出虫体28条。患者阵发性腹痛2年,一直按慢性肠炎治疗,临床医生忽视了什么实验室检查?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西南医科大学)/王光西》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