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国际金融/徐若瑜

封面

作者:徐若瑜,王恒主编

页数:183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42304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地进行补充和更新。《国际金融》旨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业务技术,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等的基本原理及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真正掌握国际、国内涉及国际金融活动的运行规律,以及根据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要求探讨我国面对国际金融风险、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金融政策的实践,并掌握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基本方法。《国际金融》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本科、大专层次各专业统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国际货币制度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第二节 典型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第三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货币制度
第四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五节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 外汇概述
第二节 汇率
第三节 汇率的决定基础、汇率政策与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第四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

第三章 外汇市场
第一节 外汇市场
第二节 传统的外汇业务
第三节 衍生的外汇业务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 购买力平价说
第二节 利率平价说
第三节 国际收支说
第四节 资产市场说

第五章 国际收支
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述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的分析
第四节 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

第六章 国际储备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第二节 国际储备管理

第七章 国际金融市场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
第三节 欧洲货币市场

第八章 国际金融机构
第一节 国际性金融机构
第二节 区域性金融机构

第九章 国际资金流动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宏观机制
第二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微观机理
第三节 国际资金流动
第四节 国际货币危机

第十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内外平衡与政策工具
第二节 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三节 浮动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一章 外汇保证金交易实务(上)
第一节 外汇交易的种类及与其他市场的区别
第二节 道氏理论
第三节 波浪理论
第四节 江恩法则

第十二章 外汇保证金交易实务(下)
第一节 技术分析的三个基本原则
第二节 K线技术分析
第三节 形态分析
第四节 技术指标分析

节选

  《国际金融》:  第五节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主要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有成员国的官方组织——“二十国委员会”,积极准备制订恢复国际货币秩序的新计划。该计划试图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对称,以建立新的固定汇率制。1974年7月,该委员会发布了最后的“改革纲要”。但是,石油危机的爆发使该计划搁浅了。石油危机使大多数国家内外经济严重失衡。发达国家不愿放弃灵活性很强的浮动汇率制,也不愿再用货币政策去维护固定汇率制。面对经济的日益衰退,各国政府自主地选择最有利于本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这些政策的作用下,1975年下半年,多数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开始回升,通货膨胀也在下降。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浮动汇率制的实施对于调整石油危机的冲击起到了较好的作用。1975年末,工业化国家先后宣布准备长期实行浮动汇率制,并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订原来协定的条款。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的金斯敦召开了理事会,签署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的第二次修订案,从此,国际货币体系步人一个新的阶段,又称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是:  (1)允许成员国自由选择汇率安排,即成员国可选择固定汇率制,也可选择浮动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权对成员国汇率政策进行监督,以防止成员国操纵汇率谋取不公平竞争利益,确保汇率秩序稳定。  (2)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与作用将降低,最终取消黄金的官方价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出售其持有黄金的1/3(5000万盎司),并将其中的部分收益用于发展中国家。  (3)特别提款权(SDR)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SDR将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成为各国的主要储备资产,各成员国间也可不征得IMF的同意,自由交易SDR。  (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数量。用出售黄金的收入建立信托基金,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条件,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信用贷款总额扩大,由成员国份额的100%提高到145%;并放宽出口波动补偿贷款的份额,由50%扩大到75%,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发展需要。  牙买加体系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改革集中于汇率、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事实的一种法律追认。它没有建立新的稳定货币体系的机构,也没有制定硬性的规则或自动的制裁方法,各国可以根据自身的考虑和责任来履行其义务。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  (一)关于国际本位货币问题  首先,黄金非货币化使各国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视黄金,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下降。但是,黄金因其稀缺和高昂的内在价值而成为一切货币的物质基础,各国都认为在战争或重大动荡情况下黄金仍是最稳定的价值手段和最终的国际清偿手段。因此,世界储备中黄金仍约占25%,而发达国家的黄金储备比重更高,黄金市场依然是最富活力的国际金融市场之一。  其次,美元、马克(欧元)、日元三元货币趋势。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后,许多可自由兑换的法偿货币,包括篮子货币(BasketCurrency)都发挥着国际本位货币的职能。但是,美元的地位与作用仍然不可取代。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不断增长的外贸逆差和庞大的外债,使美元地位日益下降,不稳定性日益增加。到1993年底美国为财政赤字融资发行的国债约为44104.75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5%,到1995年5月已达4770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累计高达4260亿美元,这意味着那几年有4260亿美元从美国流向世界各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目前外国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总数约为5000亿美元,而且还在不断增加。1982年以来,美国累计的外债额高达1.25万亿美元,外国公司和个人在美国设厂,购买美国公司的股票、美国政府发行的公债和美国银行的定期存单。这样的美国经济必将导致美元在国际上的信誉下降,美元对日元和马克的比价也就一跌再跌。从1973年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美元对曰元和马克的比价下降了50%以上。1994年和1995年1~4月,美元对马克的比价就下降了i1%左右,对日元的比价下降了16%左右。1995年4月19日,美元对日元的比价下跌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1美元兑78日元。据1989年12月31日的统计,盯住美元的货币有33个,而到1994年9月30日,盯住美元的货币只有23个。这明显地暗示美元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走遍天下,到处受人青睐了。面对美元的这一趋势,美国中央银行却竭力逃避维护美元的责任,没有很好地发挥美元这一世界货币的购买力保护所的作用,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的另一方面是:第一,美元仍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流通手段和储备货币。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说,60%的美元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流通。各国外汇储备中美元仍约占60%,国际贸易的2/3仍然使用美元计价和结算,私人部门依旧把美元作为融资工具中最重要的价值储藏手段。第二,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主要货币,必须具备经济、政治和军事三个条件的优势。历史上,英镑随着三个条件的衰落而被美元所取代。虽然说美元地位衰弱,但它只是相对于过去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只是相对于日元、马克或欧元的崛起而言的。目前,美国依然拥有雄厚的政治、经济、军事能量,这支撑着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尤其是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进口国和出口国,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主要地位,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因此,美元仍然是21世纪的主要货币,不管在哪儿都可以流通使用。  欧元是世界第二大货币。欧元的出现打破了世界经济中美元独霸的局面。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已成为全球经济力量的中心之一。在欧元发行之前,欧洲一些国家认为,德国马克是欧洲最主要的交换媒介。在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马克已取代了美元,成为事实上欧洲货币体系的本位货币。因此马克的稳定与否关系到欧洲货币体系的稳定与否。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的危机就起因于东、西德合并而引起的德国经济的不稳定,导致马克的不稳定,最终引发平价网制度的连锁危机反应。马克又是欧洲的“避风港”。欧洲货币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人们无不购人马克保值,因此德国联邦银行事实上成为欧洲联盟各国中央银行的中央银行。它的金融政策影响着欧洲各国的金融政策。此外,德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也使马克成为具有较高价值的储备货币。欧元取代欧元区国家货币后,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主要货币。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国际金融/徐若瑜》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