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曹锦清
页数:48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2081515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曹锦清先生继《黄河边的中国》后,持续对中国观察、研究与思考的文章选编。
作者简介
曹锦清,著名社会学家。1949年生,浙江兰溪人,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社会学教授、博导。主要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中国单位现象研究》《平等论》《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等。其中《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成为观察研究中国当下农村社会的最权威、最流行的作品,并荣获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2O04年其英译本出版。
本书特色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斐然。在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第二位之后,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在吸引世界的目光。然而在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与预测中国未来的走势上,国外专家学者的结论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其原因就在于,以西方的学说、概念,来套裁中国的具体实践,是不适用的。无论是中国崩溃论,还是中国威胁论,都是站在西方的立场上看问题,所以其结论都不能解释目前中国的状态。那么如何才能客观理性地理解中国、研究中国,进而相对准确地把握中国的走向呢?
曹锦清教授认为,必须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相对客观准确地认识中国,这不仅对西方人研究中国大有裨益,对中国人认识中国目前的社会状态也非常有帮助。
目录
增订本代前言——中华民族与中国版图001
序013
如何理解传统中国001
宋以来乡村组织重建——历史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003
民权与国族——孙中山对东西文化的思考与论述01
中国的和平传统:一个历史的考察021
和谐社会:传统思想资源及其当代启示066
论国学的可能意义100
儒学复兴之路——梁漱溟论东西文化特质128
如何研究当代中国133
论中国研究的方法135
从后发国家工业化的视角重看中国百年思潮151
当代中国国家战略176
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农民工与工业化、城市化188
四个历史观与近六十年的历史202
从“以西方为中心”到“以中国为中心”208
印度归来话中印比较212
理解中国——曹锦清教授访谈录226
如何研究中国的农村与城市235
“三农”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237
“三农”研究的基本框架256
“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出路266
从和谐社会看“三农”问题283
社会转型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298
承包制小农与国家325
坚持土地家庭承包制,还是土地私有化353
三十年来的农村中国358
保卫我们的土地372
当代中国城市化与社会转型381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城乡关系388
扩大内需,没有简单药方407
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417
代跋一回归传统:新中国的“更化”425
代跋二中国的“天命”436
附录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