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川
页数:434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90739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物流企业财务会计、物流企业管理会计、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三篇共二十三章。物流企业财务会计着重于具有物流行业特色的会计核算内容,特别是物流各个环节的具体会计核算方法。物流企业管理会计篇通过对物流成本的分类、物流企业的保本点分析,将物流企业的预算和成本控制、作业成本管理以及绩效评估和内部会计控制联系起来。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对物流企业的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租赁、财务风险、资本预算管理、收益分配管理等逐一剖析。理论和方法并重,穿插案例。适用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和财会专业,以及物流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培训。
作者简介
张川,上海海事大学会计学教授,博士,管理会计与企业风险控制研究所所长,全国会计学术类领军(后备)人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大财经委咨询专家,中国注册会计师。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会计评论》等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业绩评价指标的采用与后果一一基于我国企业的实证研究》。主编和参编《新编高级财务会计》等多本教材。主持《物流企业业绩评价》等十多项课题。主讲高级财务会计、国际会计、会计研究方法、财务报告分析、业绩管理等多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肖康元,上海海事大学会计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从事成本管理会计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近年来一直在物流领域有关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辛勤地耕耘着。已出版和参编《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导论》、《会计制度设计》、《电子商务概论》等多部教材。在《财会月刊》、《商业时代》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 金丽玉,上海海事大学会计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至今任教于上海海事大学。主讲财务理论与政策、公司理财、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水运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理论、经济法等课程。曾担任《水运企业财务管理学》副主编,参编《中外财务管理百科全书》、《管理会计》、《财务导论》等书籍。
本书特色
复旦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外贸大学、上海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等十几所在物流专业中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强的高校联合编写; 参编者均来自于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第一线的优秀教师和专家; 紧密结合当今物流领域的实践,从强化培养操作技能角度出发,体现本职业当前新的实用知识与操作技术; 既有西方的物流管理理论的阐述,又有国内物流管理的各个领域的实践与成功案例分析。
目录
第一章 物流企业会计概述
第一节 物流及物流企业
第二节 物流企业业务流程
第三节 物流企业会计核算及特点
复习思考题
附录1:物流企业常用会计科目表
附录2:物流企业财务报表(样表)
第二章 物流企业重点项目及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 物流企业存货的核算
第二节 物流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
第三节 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核算
第四节 物流企业相关税费及其会计核算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物流企业运输环节的核算
第一节 运输环节的成本核算
第二节 运输环节的收入核算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物流企业仓储与装卸环节的收入与成本核算
第一节 仓储业务的成本核算
第二节 仓储业务的收入核算
第三节 装卸搬运收入
第四节 装卸搬运成本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物流企业包装与流通加工环节的核算
第一节 物流企业包装业务的成本费用核算
第二节 物流企业包装业务的收入核算
第三节 物流企业流通加工业务的成本费用核算
第四节 物流企业流通加工业务的收入核算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物流企业配送环节的核算
第一节 配送环节的成本核算
第二节 配送环节的收入核算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货代业务核算
第一节 水运货代业务
第二节 航空货代业务
第三节 公路货代业务
第四节 铁路货代业务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物流企业其他相关内容会计的核算
第一节 物流企业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第二节 物流企业外币业务的核算
第三节 物流企业财务报告
复习思考题
第二篇 物流企业管理会计篇
第九章 物流管理会计概述
第一节 物流管理会计内容
第二节 物流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物流管理会计理论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物流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
第一节 成本与物流成本
第二节 物流成本的分类
第三节 物流企业的成本习性及保本分析
……
第三篇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篇
参考文献
节选
《复旦卓越·21世纪物流管理系列教材:物流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 由独立部件系统构成的大型固定资产,在能够对独立部件进行辨认与计价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按部件计价法进行计价。例如对于大型运输船舶,可以将船舶的船体、靠泊系统、主辅机系统、螺旋桨与轴系、空调系统、电气设备、电信设备、起货系统、救生系统等作为主要部件进行计价;对于飞机,可以将机身、机身替换件、发动机、发动机替换件等作为主要部件进行计价。 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按取得时的成本人账。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运输和保险等相关费用,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必要的支出。固定资产取得时的成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 (1)购置的不需要经过建造过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作为人账价值。如从国外购人的船舶,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加上进口关税及其他交纳的有关税金等记账。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人账价值。如向船厂订造船舶,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包括监造人员费用、试航费用等在内的支出均应计入船价。 (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人账价值。 (4)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人账价值。 (5)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换置的,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加部件以及其他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换置过程中拆除部件的折余价值,作为人账价值。扩建、增置的,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由于扩建、增置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如:船舶进行接长、更换主机等改建工程的支出,增加船舶原价,其替换拆下的部件的变价收入(或估计残值)冲减船舶原价。随同改建而进行的修理工程,其支出仍应作为修理费用记账,不作为改建工程支出。 (6)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人固定资产的,按受让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人账价值。 (7)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 ①按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具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支付补价的,换入固定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收到补价的,换入固定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②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固定资产成本(不具商业实质或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支付补价的和收到补价的,都不确认损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