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剑,胡俊睿等编著
页数:22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223257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介绍制造业安全管理的专著,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方针、目标、职责,安全教育与培训,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电气作业安全管理,危险作业安全技术与管理,现场目视安全管理,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事故防范,企业生产安全检查,共9章,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制造业安全管理的职责、方法和技巧。
本书主要特色是内容系统、全面、实用,实操性强。书中各章节还配备了大量的图片和管理表格,其流程图和管理表格可以直接运用于具体实际工作中。
本书是制造业进行内部安全培训和制造行业从业人员自我提升能力的常备读物,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安全相关专业的教材。
作者简介
杨剑,深圳市华新智源文化工作室,总编辑,职业经理人,企业安全培训师,畅销图书策划人,曾任国企副厂长,深圳市华新智源文化工作室总编辑,策划、编辑、出版《中国制造“2025”班组长培训标准教程》等图书近200种。由杨剑领衔编写的《班组长培训读本》图书,曾经评为“全行业畅销品种”、中国制造业企业班组长培训特别推荐用书,三次再版,印刷二十多次。他的新作《企业安全管理实用读本》,也已重印多次。
本书特色
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需要进行安全管理,当前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建筑业、物业、酒店、商场超市、制造业、采矿业、石油化工业、电力系统、物流运输业等部门。为此,本丛书将首先出版包括:《建筑业安全管理必读》《物业安全管理必读》《酒店安全管理必读》《商场超市安全管理必读》《制造业安全管理必读》《矿山安全管理必读》《石油与化工业安全管理必读》《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必读》《交通运输业安全管理必读》《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必读》《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标准·方法·流程·案例)》11种图书,以后还将根据情况继续推出其他图书。
《物业安全管理必读》将从实际操作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物业安全部门的管理与治安、交通、车辆、消防、应急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物业安全管理必读》的主要特色是内容系统、全面、实用,实操性强,不讲大道理,少讲理论,多讲实操性的内容。同时,书中将配备大量的图片和管理表格,许多流程图和管理表格都可以直接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目录
第一节安全管理方针1
一、安全与安全管理1
二、什么是安全管理方针5
三、怎么贯彻安全管理方针5
第二节安全管理目标6
一、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6
二、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步骤7
三、安全生产目标的实施8
四、安全生产目标的追踪10
第三节安全管理职责12
一、企业生产主体安全职责12
二、企业法人安全职责13
三、企业总工安全职责13
四、项目经理安全职责13
五、项目技术人员安全职责14
六、安全员安全职责14
七、班组长安全职责14
八、生产工人安全职责16
九、保卫消防人员安全职责18
第二章安全教育与培训
第一节安全为主,预防为先19
一、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就是预防19
二、不安全心理的产生20
三、物的不安全状态22
四、人的不安全行为22
第二节树立“四不伤害”安全理念23
一、什么是“四不伤害”23
二、“四不伤害”的重要性24
三、如何树立“四不伤害”安全理念25
第三节做到零伤害、零职业病和零事故27
一、如何做到零伤害27
二、如何做到零职业病31
三、如何做到零事故32
第四节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36
一、新员工安全训练要点36
二、新进人员安全培训方法36
三、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38
第五节安全培训实务40
一、如何辨识安全色与对比色40
二、如何进行工伤急救41
三、如何进行生产用电安全培训42
四、如何进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43
五、如何进行调岗与复工安全培训43
第三章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
第一节机械设备安全基础知识45
一、机械设备的危险点45
二、机械设备的危险类型47
三、机械设备的伤害类型48
四、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49
五、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50
六、机械设备的设计缺陷51
七、金属切割伤害类型52
八、运输机械伤害类型52
第二节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实务53
一、机械传动装置安全事项53
二、冲剪压机械安全事项53
三、金属切割加工安全事项54
四、冲压机械作业安全事项54
五、冲压机械操作规范55
六、起重运输机械安全事项55
七、生产性利器使用安全事项56
八、杜绝人为造成的安全风险58
第四章电气作业安全管理
第一节电气作业安全管理基础知识60
一、电气作业安全管理的内容60
二、电气安全作业工作制度61
三、电气安全标志的正确使用64
四、生产用电基本常识65
第二节电气操作安全规程66
一、安全用电的常规措施66
二、电气安全用具的管理67
三、绝缘工具的正确使用67
四、常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事项68
五、电气安全的检查70
第三节电气事故与火灾的紧急处置73
一、触电事故的紧急处置73
二、电气火灾的紧急处置75
第五章危险作业安全技术与管理
第一节危险作业范围及危害76
一、危险作业的范围76
二、危险作业的危害76
第二节起重吊装作业安全技术与管理77
一、起重机械的工作结构77
二、起重机械的类型77
三、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78
四、吊装作业安全技术78
五、吊装作业安全管理80
第三节动火作业安全技术与管理83
一、动火作业安全技术83
二、动火作业安全管理87
第四节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与管理93
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93
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96
第五节压力管道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97
一、压力管道的组成及结构97
二、工业管道的识别色98
三、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98
第六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与管理100
一、有限空间的类型100
二、有限空间的危险性100
三、有限空间作业规范及安全要求 100
四、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101
第七节检修作业安全技术与管理102
一、检修作业安全技术102
二、检修作业安全管理107
第六章现场目视安全管理
第一节设置安全标志和标语110
一、安全标志110
二、作业场所安全标志及其使用120
三、作业场所安全标语的张贴123
第二节目视安全实操技巧124
一、安全标语和标准作业看板124
二、标准作业看板126
三、安全管理看板126
四、安全图画与标示126
五、画上老虎线127
六、限高标示127
七、易于辨识的急救箱128
八、紧急联络电话看板128
九、意外事件抢救顺序看板129
第七章企业消防安全管理
第一节消防基础知识131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131
二、灭火剂132
三、灭火器136
四、扑救初起火灾的简易方法144
第二节日常消防管理145
一、消防器材的定位与标识145
二、火灾的预防146
三、日常消防安全管理146
第三节消防供配电系统149
一、消防供配电系统的组成149
二、消防水泵房设备电源安全要求150
三、厂区消防负荷等级的安全选择150
四、消防主电源供电方式的安全选择151
五、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电源152
六、消防用电线路安全要求154
第四节消防给水与喷淋系统154
一、消防给水系统154
二、泡沫喷淋系统163
三、水喷淋系统164
第八章安全生产事故防范
第一节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169
一、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169
二、安全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171
第二节做好安全防护172
一、学会使用安全防护工具172
二、如何进行个人安全防护175
三、如何进行个人卫生保健175
第三节作业安全预防176
一、怎样进行作业危害分析176
二、如何开展危险预知训练180
三、建立安全生产确认制度182
四、进行危险信息的有效沟通184
第四节习惯性违章的防范186
一、习惯性违章的特点186
二、习惯性违章行为187
三、习惯性违章的原因189
四、习惯性违章发生的规律190
五、如何消除习惯性违章行为191
第九章企业生产安全检查
第一节安全检查的内容与形式195
一、安全检查的内容195
二、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200
第二节安全检查的有效实施202
一、如何制定安全检查表202
二、安全检查的准备及实施204
三、安全检查应注意的事项205
四、对安全隐患的整改205
五、企业安全检查表及范本207
参考文献
节选
第八章 安全生产事故防范
第一节 了解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企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由于机械设备的状态不安全和操作不当造成的。
一、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无防护。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设备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噪声大,无限位装置等。
(2)防护不当。防护罩没有安装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安全距离不够,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等。
(2)维修、调整不良。设备失修,保养不当,设备失灵,未加润滑油等。
(3)强度不够。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4)设计不当,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够,工件上有锋利毛剌、毛边,设备上有锋利倒棱等。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1)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2)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4.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1)通风不良。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等。
(2)照明光线不良。包括照度不足,作业场所烟雾灰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有眩光等。
(3)作业场地杂乱。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4)作业场所狭窄。
5.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交叉作业过多。
6.地面打滑。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有冰雪,地面有易滑物,如圆柱形管子、料头、滚珠等。
7.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8.储存方法不安全,堆放过高、不稳。
二、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
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是由于操作者的无意或过失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7)机械超速运转,
(8)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模,
(9)违章驾驶机动车,
(10)工件刀具紧固不牢,
(11)用压缩空气吹铁屑等。
2.使用不安全设备。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如工作梯,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拉临时线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3.机械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査、调整焊接或清扫,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失去作用,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5.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理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械加工等。
6.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等)。
7.物体存放不当。
8.不按要求进行着装。如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时穿着过于肥大、宽松的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穿高跟鞋、凉鞋或拖鞋进入车间等。
9.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场所中,没有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或未按要求使用防护用品。
10.无意或为排除故障而接近危险部位,如在无防护罩的两个相对运动零部件之间清理卡住物时,可能造成挤伤、夹断、切断、压碎或人的肢体被卷进而造成严重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