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晓雷
页数:349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41938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国家战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研究》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4ZDA079)主课题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或“试验区”)正式挂牌运作,中国产生了第1家与此前的经济特区、开发区、产业园区在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功能定位、任务措施等方面有所不同的改革开放载体。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功能是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它不是一个政策洼地,也不是不可复制推广的“盆景”,自贸试验区是一个制度创新高地,实践的是一种制度创新试验。试验区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战略需要。上海自贸试验区紧紧把住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以扩大开放一深化改革一促进发展为主线,从三条路径推进建设。 第1,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主线,遵循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逻辑,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场准入及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率先实现政府职能由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 第二,以主动对接国际贸易投资高标准、培育功能与政策创新为主线,遵循投资、贸易便利化及金融开放创新的改革要求,先行先试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航运等方面的开放措施及监管创新,形成一套适应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模式。 第三,以提高法制保障、优化法律环境为主线,根据行为规则和监管制度协调一致原则,推进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3周年总体评估之际,中共中央第一最、国家主席、中央军委第一最近平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3年来,上海市、商务部等不负重托和厚望,密切配合、攻坚克难。紧抓制度创新这个核心,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工作取得多方面重大进展,一批重要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总体上实现了初衷。望在深入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带领,把握基本定位,强化使命担当,继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当好标杆,对照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研究明确下一阶段的重点目标任务,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①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第一最作出批示:3年来,上海市、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扎实进取,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积累了宝贵经验。相关方面要按照习近平第一最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立足中国国情,拓展国际视野,围绕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继续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探索,更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培育发展新动能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发挥带领示范作用,为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上中高端水平作出新贡献。
作者简介
赵晓雷,经济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发展研究院/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赵晓雷工作室”首席专家、上海市教育系统“赵晓雷城市经济与管理工作室”首席专家。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
目录
第一节 全球贸易与投资规则“谈判圈”对中国形成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国家战略意义
第三节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二章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研究
第一节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第二节 与放宽市场准入相联系的现代商事登记制度
第三节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第三章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思路和举措
第一节 深化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
第二节 建设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
第三节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竞争中立操作方案
第四节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GPA制度可行性方案
第四章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投资管理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研究
第一节 以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国际投资管理制度
第二节 美韩FTA的保留条款比较分析
第三节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产业扩大开放措施
第四节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投资管理进一步创新研究
第五章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监管制度创新的实践探索与经验研究
第一节 贸易便利化监管制度创新
第二节 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监管制度创新
第三节 国际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创新
第四节 开放度更高的贸易便利化政策措施
第五节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政策建议
第六章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的实践探索与经验研究
第一节 金融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措施
第二节 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第三节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第四节 全球资本流动自由化及资本流动管理发展趋势
第七章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迸一步开放创新
第一节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服务业负面清单框架及要素设计
第二节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自主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第三节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中心
第八章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健全法制保障体系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研究
第一节 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建立完善司法保障及权益保护制度
第三节 国际人才流动及国际税收政策的制度保障
第九章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动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研究
第一节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
第二节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协同发展
第三节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持政策
第十章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研究
第一节 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
第二节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复制推广评估
第三节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3年制度创新基本体系集成方案
结束语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阶段、新起航
主要参考文献
节选
《国家战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研究》: 三、以市场主体首负责任为机制的综合监管制度 1.建立完善市场主体首负责任制 综合监管制度是政府监管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督制度。政府通过扶持引导、购买服务、制定标准等制度安排,支持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市场监督,推进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多元治理。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 综合监管制度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市场主体首负责任制。上海自贸试验区采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促使市场主体强化主体责任,鼓励支持市场主体通过互联网为交易当事人提供公平、公正的信用评价服务,客观公正记录、公开交易评价和消费评价信息。 发挥商业保险作用,创新市场化保险机制,在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建筑工程等领域推行责任保险制度,形成激励相容、约束有效、风险分担的市场监督和社会化救济机制。 制定并实行试验区内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评价与创建实施方案,为区内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鼓励企业自愿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对不选择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评价,通过第三方评价和企业自评价确认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成效。 2.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 (1)推进行业自律和业界自治。 通过扶持引导、购买服务、制定标准等制度安排,支持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市场监督。建立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间的信用信息互联共享机制,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委托行业协会商会开展信用评价、咨询服务、法律培训、监管效果评估。推动上海市进出口商会在试验区设立办事处,鼓励全国性、长三角区域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市级协会和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在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推动相关行业协会加快研究制定行业公约、市场准人标准和行业管理规范,形成一批行业公约和行业管理标准。在规模较大、交叉的行业以及新兴业态中试行“一业多会、适度竞争”。 (2)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市场监督。 支持在知识产权等领域引进行业组织和市场中介机构。为各类市场中介机构搭建参与市场监督的平台,在资产评估、鉴定咨询、认证等领域,创造条件将一些社会职能交由会计师事务所、信用服务机构等专业性服务机构承担。在专利、商标、版权等服务领域,支持专业机构在试验区开展相关业务。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管制度。推动自贸试验区社会参与委员会按照工作规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将一些适合社会参与委员会承接的政府外包服务项目交由社会参与委员会承担,形成广泛社会参与格局。 3.健全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综合执法体系 (1)建立综合审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体制机制。 由管委会集中行使上海市有关行政审批权和行政处罚权。试验区管委会与驻区机构、有关部门建立合作协调和联动执法工作机制。试验区建立《自贸试验区综合执法办法》制度,为试验区规范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提供执法依据支撑。对通用执法程序和文书不能覆盖的部分领域进行特殊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设计,进一步完善网上执法办案系统。 (2)深化浦东新区大部门制改革建设综合与专业相结合执法体系。 试验区先行先试与浦东新区自主改革相衔接,深化大部门制改革,推进一级地方政府监管体制创新。在产业经济、科技创新、规划建设等领域推行大部门制改革,整合政府部门间相同相近的执法职能,归并执法机构、统一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能。以市场监管、城市管理、治安管理领域和农林畜牧、文化市场、知识产权领域为重点完善综合执法。以建筑、劳动、安监、卫监领域和教育、民政、司法等领域为重点完善专业执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