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冯玉奇
页数:327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5004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千紫万红歌舞春江/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冯玉奇卷》讲述了主人公紫玉的人生经历。从一个单纯善良的姑娘在社会的染缸里渐渐迷失自己,虽然最后红极一时,却失去了爱的人。该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时作者本意是弘扬真、善、美,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作者简介
冯玉奇,生于1918年,浙江慈溪人,民国时期著名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因其素有眼疾,故又自号左明生。一生高产。行文风格哀感顽艳,悱恻缠绵,其书每出版一部,辄引市面疯狂抢购,风行一时。与当时天津著名社会言情小说家刘云若并称为“南冯北刘”。
本书特色
《千紫万红歌舞春江/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冯玉奇卷》是冯玉奇的一部社会情感小说。冯玉奇与当时天津著名社会言情小说家刘云若并称为“南冯北刘”。该书对于研究民国时期文学经典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第一回
第二回
第三回
第四回
第五回
第六回
第七回
第八回
第九回
第十回
第十一回
第十二回
歌舞春江
第一回 忧心郁郁味觉甘酸苦喜气洋洋语多谑傻狂
第二回 装痴作骏洞房春虚度带愁饮恨好事不到头
第三回 商妇孤男暗室前缘结呆儿怨女回门笑话传
第四回 屏后偷瞧一翻双元宝筵前赌酒大闹满堂红
第五回 拍桌掷杯无非争宠意涂脂抹粉引起误会心
第六回 公子情深舞场评心事秋娘意蜜午夜拾旧欢
第七回 怀疑反目提出离婚案改嫁易夫慰来婿女心
第八回 姐妹恍然憨痴原是假妾心妒煞爱极故进谗
第九回 因风凑火睹影香巢捣走电烧衣可怜玉体焦
第十回 鸾凤待换巢欢腾杏佛高唐原是梦心醉菱仙
第十一回 尺书诉寸衷两心相印三月留冤孽一意打胎
第十二回 铲去情根红丝虚代系飞来噩耗鸟雀喜填桥
附录 从鸳鸯蝴蝶派谈到冯玉奇小说裴效维
节选
《千紫万红歌舞春江/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冯玉奇卷》: 第一回 秋天的夜里,四周是更显得分外的凄凉,一阵阵的秋风,吹送到人们的身上,都会感到有些寒意。不过,在龙翔大戏院的大门口,却是显得分外热闹,电灯泡编结成红角儿的名字,开得锃亮,耀人眼目。远远驶来的三轮车和人力车的观众们,源源不绝,都是争先恐后鱼惯似的向戏院门口进去,而且几位太太小姐们还高声地叫着按目的名字,要排几只近一点的位置。从这一点子情形看起来,就可以知道,这是一家近年来最风行的越剧场子了。 这时舞台上已经在闹头场了,锣鼓之声震耳欲聋,观众们嘈杂之声也是充满了整个的戏院。按目们排座位领票,忙得一个不亦乐乎。前台固然是这样忙碌,后台的化妆室中却也忙得十分,演员们都在对了镜子化妆。在每个镜子面里映显出不同的脸谱,有老生,有小生,有花衫,有小丑,有大面,倒是十分有趣。 这是另一间的化妆室中,里面的陈设比外面一问要整齐得多,一望而知是个名角儿的化妆室。果然,见一个年约二十三四岁的姑娘,正在对镜化妆,后面还服侍着两三个学生子。那个姑娘因为晚饭是过房娘请客的,所以回来迟了一点,怕误了场,所以急得一面化妆,一面还骂着嵊县口音的山门,是怪学生子们不早预备好的意思。大角儿发脾气,小学生子只好受气,所以大家都不响地忙碌着。 正在这时候,外面走进一个四十左右的乡下妇人来,身旁还跟着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小姑娘,那妇人一面还喊玉英的名字。玉英回头一看那妇人,便“哟”了一声,叫道: “姑妈,你是几时出来的?”一面说,一面已化妆完毕,由大衣师父给她穿上了衣服。 那妇人说: “我是昨天出来的,紫玉,你快上去见过了表姊。”说时,又推着身旁那个小姑娘。紫玉上前叫了一声“表姊”,玉英笑道: “表妹长得这么大了,倒是生得好模样儿。姑妈,你们快坐一会儿……” 刚说到这里,只见那位编导吴老先生到门口一闪,叫了一声“李小姐,你快上戏了”,玉英这才“哦”了一声,立刻向门外直跑。待她跑出门口时,大衣师父方记得还有一把鹅毛扇忘记交给她,她的脾气自己知道,下台后免不得又吃一顿排头,因此,他就拿了扇子,急急追了上去。 紫玉见玉英迫不及待地走出化妆室外去,因为她在这一种环境之下,还是第一次看到,所以对于室内的四壁,自不免细细地打量了一回。只见一张一张的镜框子里全都是表姊的照片,有时装,也有戏装的,姿势都相当妙美。记得四年前在故乡时所见的表姊,和现在相较,自然是大不相同的了。那时这一个美玉小姑娘,已倒了两杯香茗,送到两个人的手里。紫玉娘是连声不迭地道谢,并且还同她说道: “这位姑娘贵姓?不知芳名叫什么?” 美玉含笑道: “我叫蒋美玉。” 紫玉娘一听,拉了拉紫玉,说道: “这可巧了,你叫紫玉,她叫美玉,你应该叫她一声姊姊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