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海曼·P.明斯基著;石宝峰,张慧
页数:30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3024011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经济学家将历次金融危机的破坏性等同于世界大战,它们周而复始,肆无忌惮地吞噬着人类的财富。对于危机的成因,人们多将矛头指向诸如华尔街的鼓噪、格林斯潘长期积极货币政策造成的流动性泛滥以及风险意识逐渐淡漠等,然而这些都不足以令人信服。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对此早有鞭辟入里的分析和精准的预测。
作为一个在“黑板经济学”中鲜有耳闻的名字,明斯基在2008年“金融海啸”中以“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永载史册。在海曼?P.明斯基著石宝峰、张慧卉译的《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一种金融不稳定视角中文修订版)》中,借助于资产负债表的原理,明斯基以简明的逻辑揭示了周期性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之必然,而这种“金融脆弱性”也造成了宏观经济的内生不稳定性;“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之关键,事前在于控制杠杆率,事后则在于提供充足流动性。若以之对照2008年优选金融危机的事后反思和政策处方,其不啻为一部精准“预言”。而其关于杠杆和泡沫的剖析,对于当下之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政策含义!
作者简介
海曼·P. 明斯基(Hyman P. Minsky),美国经济学家,金融不稳定论的开创者,当代研究金融危机的开创性人物。他1941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54年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布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华盛顿大学,是巴德学院利维经济研究所的杰出学者。他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是金融领域的经典理论之一,不断被人们讨论和完善。
他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认为,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金融危机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危害难以避免。他是首先提出不确定性、风险及金融市场如何影响经济的经济学家。
从流动性泛滥到流动性瞬时枯竭,2008年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充分验证了“明斯基时刻”的爆发。明斯基的理论相当好地解析了当今经济体系的深层逻辑,他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经济周期的诠释和预测,应该有资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遗憾的是,明斯基已于1996年逝世。
本书特色
探究金融不稳定和经济周期波动的本源
透析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反复爆发的来龙去脉
希望能从阅读此书中获取更多智慧,为稳定世界经济寻找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吴晓灵
目录
第1章 经济进程、行为与政策
第Ⅱ部分 经济危机回顾
第2章 1975年一场并非“大萧条”的深度衰退:大政府的影响
1973—1975年的经济衰退年表
1974—1975年的经济事件
大政府的影响
收入和就业效应
大政府对现金流的影响
解读资产负债表
第3章 1975年一场并非“大萧条”的深度衰退:
最终贷款人干预的影响
最终贷款人操作的本质
详述融资关系
最终贷款人功能
银行业惯例
最终贷款人概念
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1973—1975年的银行破产:作为最终贷款人的“中央银行”机制
使用的技术
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的破产
房地产信托投资公司和作为最终贷款人的巨型商业银行
1974—1975年的典型情况
天还没有塌
第4章 战后金融不稳定的出现
题外话:一些组织原则
银行头寸融资工具的演变
战后时期的部门数据
1966年的信用危机
1970年的流动性紧缩
挤兑的教训
第Ⅲ部分 经 济 理 论
第5章 理论透视
理论的重要性
当前的标准理论:前凯恩斯主义的衣钵
协调性和政策
新古典综合理论的根源:作为参数的价格
新古典总需求理论:以前凯恩斯主义为基础
货币数量论
新古典总需求理论:总结
第6章 当代主流理论:后凯恩斯综合理论
凯恩斯理论的演变
劳动力市场:决定总需求还是由总需求决定
汉森-克莱因理论:初级教科书中的凯恩斯理论、
计量经济学预测和政策模拟
希克斯的观点
帕丁根的改革:劳动市场决定论的胜出
凯恩斯对古典思想改革的减少
第7章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价格和利润
宏观经济价格关系:最简单的案例
宏观经济价格关系:考虑政府因素
宏观经济价格关系:考虑对外贸易
宏观经济价格关系:来自利润的消费和来自工资的储蓄
用利润收入消费的意义
供给价格
税收和政府支出
企业支出的融资
资本密集度、多元化市场和多样化产品
结论
第8章 投资和融资
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两套价格体系和金融
与帕丁根方法的决裂
准租金和资本资产价格
投资
第9章 融资承诺与不稳定性
现金流的分类
运营现金流和债务
对冲性融资、投机性融资和庞氏融资
为投资而进行的融资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制
结论
第Ⅳ部分 制度动力学
第10章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银行业
银行业务
银行的利润等式:杠杆、资产收入、债务成本
银行的利润等式:作为成本的准备金和融资业务的演化
扩展到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利润等式
融资供给对融资需求做出的反应
银行业是一种内生的不稳定因素:作为最终贷款人的中央银行
第11章 通货膨胀
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货币工资
工资的融资
作为通货膨胀发动机的政府
加价的构成
工会和通货膨胀
作为福音和祸水的大政府
通货膨胀的控制
第Ⅴ部分 政 策
第12章 政策简述
议程的重要性
可采用的方法
第13章 改革议程
大政府
就业战略
金融改革
产业政策:大公司主导情况下的其他选择
结论
附录A 融资结构
对冲性融资
投机性融资
庞氏融资
附录B 消费价格和实际工资
再版后记















